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利用膜式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尽可能多的涵盖了GB3838-2002饮用地表水80项分析中各种不同性质的半挥发有机,建立了地表水中半挥发有机的检测方法。优化的固相萃取条件为选用8270专用盘,在中性条件(pH6-7)下,二氯甲烷淋洗2次,丙酮淋洗1次。方法检出限为0.02-0.17μg/L,各物质回收率均在EPA8270方法中所推荐的回收率范围内。

  • 标签: 固相萃取 GC-MS 半挥发性有机物
  • 简介:目的:对采用结香剂涂抹法和输液法结香1年的沉香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乙醚超声法提取两批结香剂涂抹法和一批输液法所产沉香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42个化合,3批样品均以色酮和倍半萜类为主要成分,品质较好。结论:沉香中化合物类型受树种的影响较大,与结香方法关系不明显。白木香植物经人工结香一年后所产的沉香中色酮类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大于倍半萜类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 标签: 人工沉香 化学成分 结香剂涂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肝脏脂代谢的改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并用同周龄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4周后,取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TRIB1、TRL3、AHSG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各组病变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缬沙坦组未见明显异常;TRIB1、TRL3、AHSG蛋白在模型组,当归挥发油中、高剂量组表达上调,且呈差异性表达,在当归不同剂量组之间亦呈差异性上调表达。结论当归挥发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脂代谢有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上调TRIB1、TRL3、AHSG等蛋白的表达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脂代谢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 标签: 当归挥发油 脂代谢 TRIB1蛋白 AHSG蛋白 TRL3蛋白
  • 简介:为适应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要求,培养符合药学领域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就有机化合波谱解析课程在药学领域的实训教学进行探索。以课程的实际特点和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实训教学与关联课程有机融合,强化实践应用教学,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

  • 标签: 药学 波谱解析 教学探索 应用型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和解毒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叶提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HSP70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HSP7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于第1天后均有所升高,第7、10d血清HSP70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在治疗3d时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高于观察组,第7d时,两组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可促进HSP70的表达,降低CK-MB水平,具有保护心肌作用。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肌损害 HSP70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几种血清肿瘤标志(GP73)、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在原发生的肝癌(PHC)治疗中的诊断价值。关于PHC手机方法,我们对25例病人,在慢性肝硬化和肝癌,或者在消化系统中存在恶性肿瘤的病人及健康的车选取10例。我们采用常规的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定检测每组中血清GPC-3、GP73、DCP,其中我们采用了微量离心柱和电化学发光法并计算。结果肝癌组GP73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而肝癌组的GPC-3和DCP浓度也显然高于其他组(P<0.05),除了肝硬化组除外。在单项测算中我们发现GP73的灵活度(71.0%)、精准度(85.2%)一及在ROC曲线之下的占有面积(0.813)都是最高的,关于GPC-3的特异性,它的最高值(95.3%)。在实验过程里GP73他几项指标在联合上的特异性达到99.9%,在相对平行的检测里3种血清标志在联合的检测中,它的灵敏度达至(98.0%)。结论肿瘤标志GP73和AFP-L3独立诊断PHC的灵活性以及特异性都比独自用AFP要好,要是一起联合别的标志便可大大提升对PHC诊断的安全性和稳妥性。

  • 标签: 肿瘤 酶联免疫测定 肿瘤标志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注射液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心肌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生脉饮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叶提取注射液,观察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CK-MB)、肌钙蛋白(cTn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在治疗3d时显著升高第7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P<0.05);第1d、3d两组cTnT水平升高,治疗7d后,两组cTnT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第7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银杏叶提取注射液能快速减低CK-MB、肌钙蛋白cTnT水平,有效保护心肌,避免损伤。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肌损害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心痛宁滴丸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方法采取正交试验的方法,以药材提取混合挥发油的总量为考察指标,以药材提取混合挥发油的总量为考察指标,对药材的粉碎粒度、浸泡时间、加溶剂量、提取时间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心痛宁滴丸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粒度为10目粗粉,浸泡时间为0.5h,8倍的药材加水量,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8h。结论对心痛宁滴丸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为药材加溶剂量,其次为药材粉碎粒度和浸泡时间,药材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小。本实验通过对心痛宁滴丸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的研究获得了最佳提取方案,为心痛宁滴丸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心痛宁滴丸 挥发油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注射用丹参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周围性神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周围性神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周围性神经病的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迟发性周围性神经病 丹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花椒挥发油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讨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旷野法、斜板法、阈下戊巴比妥催眠法、观察花椒挥发油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麻醉大鼠(呼吸频率)、ECG(心电图)和BP(血压)的影响。结果花椒挥发油各剂量组对小鼠自主活动,大鼠(呼吸频率)、ECG(心电图)和BP(血压)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剂量下花椒挥发油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花椒 挥发油 一般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银杏叶提取治疗50例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50例。两组其他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银杏叶提取组治疗耳聋总有效率为90%,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胃漂浮微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挥发法制备,从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比例、温度、增塑剂的使用量等方面考察了其浮率及含量释放。结果最终采用106的油相比例。外水相40℃,增塑剂0.2g,所得微球浮率良好,24h后,仍有90%以上的微球上浮,12h后,释药达到全部药量80%。结论该微球重现性好,浮率高,释药性能等符合实验设计目的。

  • 标签: 胃漂浮 微球 质量评价
  • 简介:目的建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灭草松、莠去津、2,4-滴、呋喃丹、五氯酚、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RR残留量的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水样经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7种有机污染。结果灭草松、莠去津、呋喃丹、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RR在0.5~10μg/L范围内;2,4-滴、五氯酚在5~10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在85.3%~103.9%,所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98%~4.78%之间。结论此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7种有机污染残留检测。

  • 标签: 食品 真菌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反应监测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气时机对原发性发性气胸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施行早期排气和同期行延迟排气的56例原发性发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住院时间。结果早期排气组平均住院天数(11.2±4.7)d,治愈28例(90.3%);延迟排气组平均住院天数(7.9±2.6)d,治愈23例(92.0%)。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迟胸腔穿刺排气可影响原发性发性气胸的预后,并尽早促肺复张,缩短住院时间,是临床治疗原发性发性气胸的重要策略,尤其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值得选用。

  • 标签: 气胸 胸腔穿刺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脑科接受救治的98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其中有10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10.12%,男性脑出血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10.39%,女性脑出血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9.77%;继发性癫痫患者最为常见的出血部位为脑叶,而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的出血部位基底节;脑电图检测的阳性检测率为82.00%;脑电图表现为双侧不对称性慢波增多,部分可有棘慢波、尖慢波、尖波或者棘波等癫痫样放电。结论对于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治疗前,可采用脑电图进行检查,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临床特征 继发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发性气胸术后再次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原发性发性气胸患者20例,全部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2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3.85±36.37)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180.75±136.49)ml;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9例患者为肺大疱,1例患者没有发现肺大疱及肺气肿样改变。结论原发性发性气胸术后再次手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复发症状。

  • 标签: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再次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天名精全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通过4个不同的SPME萃取头(DVB/PDMS、CAR/PDMS、PDMS和PA),在最佳条件下,对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总共检测出135个挥发油化学成分,DVB/PDMS、CAR/PDMS、PDMS和PA4种萃取头分别检测出88、77、56和42个挥发成分。其中,酯类和倍半萜类化合是天名精挥发油中主要的化学成分类型。结论:SPME-GC/MS技术可快速分析天名精全草挥发油化合的类型以及相对含量,对天名精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天名精 挥发油 SPME G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