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静态混合器的型号有很多种,我公司使用的是SV型。静态混合器的工作原理是让流体在管线中流动冲击混合器的波纹片,增加流体层流运动的速度梯度或形成湍流,层流时是“分割-位置移动-重新汇合”,湍流时,流体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会在断面方向产生剧烈的涡流,有很强的剪切力作用于流体,使流体进一步分割混合,最终形成所需要的混合液。之所以称之为“静态”混合器,是指管道内没有运动部件,只有静止元件(如图1)。

  • 标签: 静态混合器 发酵液 试验 应用 层流运动 工作原理
  • 简介:利用DSC的热分析法探讨了蔗渣浆黑液在蒸发浓缩中的相转变过程.当蔗渣黑液中固形物含量接近40%时,黑液聚合物由水的连续相转变为聚合物(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连续相.此时,黑液由凝固点(冰点)温度过渡到玻璃化转变点温度,相应地,黑液的物化性能如粘度等变化很大.

  • 标签: 蔗渣浆黑液 示差扫描量热法 蒸发浓缩 相转变 聚合物 造纸
  • 简介:文章在探讨国内外高等设计教育以及设计背景变化的基础上,从更广阔的视野分析了设计学专业创新思维的构成,明确了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课程训练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创新思维 思维主体 设计表现 课程教学
  • 简介:一般认为,高质量加工肉的结合特性来自于可溶性肌原纤维蛋白质的变性和蛋白质凝胶网络形成。这种凝胶网络在决定肉制品的黏性特点和质地,及对水、脂肪及其它组分的保持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肌原纤维中主要的收缩蛋白质是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加热会形成凝胶,这种凝胶展示了与肌肉食品系统有关的许多流变学特性。

  • 标签: 肌球蛋白分子 凝胶 热诱导 肉制品 负染观察
  • 简介:番茄红素和其它类胡萝卜素是番茄果实中的主要色素,其含量对果实颜色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采用C18-HPLC—PDA方法.对番茄果实在采后成熟过程中番茄红素等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室温、避光、通风条件下.采后的番茄果实中总类胡萝卜素(TCA)的含量在“白果”阶段后迅速增加。其中,番茄红素在TCA中的比例也随之增长。

  • 标签: 类胡萝卜素 番茄红素 番茄
  • 简介:将实时专家系统应用于造纸机的灰份控制中,针对专家控制系统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了渐近推理的方法,采用相平面区分的策略,保证系统在给定的时间内得到可接受的控制结果。并且通过知识的分层使直接的控制和间接的监控很好地结合起来,根据谈方法构造的实时专家控制系统显示了良好的仿真结果。

  • 标签: 造纸机 纸灰 灰份 过程控制 区分 分层
  • 简介: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黑茶品种——广东陈香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群系演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其优势种群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灰绿曲霉(A.gloucus)、产黄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parapsilosis)、根霉(Rhizopussp.)和木霉(Trichodermasp.)。开潮渥堆开始发酵时,以产黄青霉为主,占47.9%~91.9%。黑曲霉繁殖迅速,在发酵中、后期其占绝对优势(83.1%~97.9%)。开潮渥堆时茶堆的含水量对微生物种群演化有显著影响,当其含水量30%~35%时,黑曲霉和酵母的生长繁殖较含水量20%~25%时快。通过水分调控微生物群系,可以达到提高陈香茶品质的目的。

  • 标签: 广东陈香茶 微生物群系 渥堆发酵 含水量
  • 简介:我们研究的是在以葡萄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为主要可同化糖的低氨基氮麦汁中,添加碳源和氮源对酵母的糖利用能力和生成乙醇速度的影响。外观浸出物浓度,也就是基于测量麦汁比重来衡量麦汁中全部干物质数量的浓度值,以此表示发酵程度(DF)的变化。当葡萄糖与麦芽糖的比例变化时。外观浸出物的减少速率无明显变化。高葡萄糖浓度会明显抑制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的吸收。氮源的添加,特别是天门冬氨酸(Asp)的添加,最有效地增强浸出物的利用能力。通过间歇添加天门冬氨酸的方法,使外观浸出物浓度从14%(最初的外观浸出物浓度)降低至3.5%,即当DF达到75%时的发酵时间可缩短至对照试验的72%。Asp的添加也可增进细胞增殖和麦芽糖的吸收能力。

  • 标签: 啤酒酿造 碳源 氮源 酵母 外观浸出物 天门冬氨陵
  • 简介: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酶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酶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内的传质影响很小。软化过程中,由于表皮和毛去除彻底、胶原纤维分散良好,蛋白酶较易渗入裸皮,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的渗透速率明显更快,故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对均匀软化具有重要意义。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尽管削匀蓝湿革薄且胶原纤维分散好,蛋白酶却不能完全渗透蓝湿革,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基本不会影响蛋白酶在革内的传质。这可能是因为酸性蛋白酶的用量少、在浴液(pH3.5,铬含量27mg/L)中溶解不完全,且易与蓝湿革表层的铬结合。

  • 标签: 制革 蛋白酶 传质 相对分子质量 荧光双标记技术
  • 简介:CO2是啤酒风味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CO2含量的高低对啤酒口感及灌装生产有较大影响,控制过低影响杀口和起泡性,过高造成灌装冒酒,影响酒损和激沫。啤酒生产过程中的CO2含量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 标签: 生产过程 二氧化碳含量 啤酒 控制 CO2含量 组成部分
  • 简介:原料大麦中含有的p-葡萄糖苷酶和内β-1—4葡聚糖酶的数量是很重要的。这些酶在浸麦和发芽过程中逐渐增加,包括内β-1—3、1-4葡聚糖酶、内β-1—3葡聚糖酶和外β-1-3葡聚糖酶。外β-1-3葡聚糖酶在发芽过程中很晚才形成,在未完全溶解的麦芽中它可能是-种限制性的酶。三种外葡聚糖酶彼此分离的存在于麦芽中,每-种都表现出对β-1—3键的分解作用。由于内β-1-3、1—4葡聚糖酶是从非还原性末端分解β-1-4键联结的寡糖,这可能是为什么这种寡糖会在麦汁中残留-定数量的第二个原因。金属离子可能是促进外葡聚糖酶敏感性的三个因素之一,如钾离子、钠离子和镁离子。

  • 标签: 大麦内 外葡聚糖酶
  • 简介:大量研究发现,花色苷等多酚物质在体外往往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然而动物学实验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与多酚类物质经胃肠消化后结构遭到破坏,生物活性降低有关。本文以富含花色苷的蓝莓多酚为原料,采用体外消化模型模拟人体胃肠对蓝莓多酚的消化,通过检测蓝莓多酚特征光谱、总酚及总花色苷含量变化,观察蓝莓多酚经胃肠消化后的成分变化;采用ORAC法评价蓝莓多酚的抗氧化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结构花色苷的稳定差异性,探讨花色苷的消化稳定性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蓝莓多酚在胃消化过程中较稳定;经小肠消化后,蓝莓多酚的特征光谱明显减弱,总酚、总花色苷及抗氧化活性分别降低了42%,67%和28%;花色苷糖基配体上的甲氧基越多越稳定,羟基越多越不稳定。该结果证实了花色苷等多酚物质在消化过程中易发生降解,从而导致生物活性降低。

  • 标签: 蓝莓 多酚 花色苷 抗氧化
  • 简介:谷物感染玉米镰刀霉对麦芽和啤酒都有严重影响。镰刀霉真菌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在浸渍过程中能够部分去除,而镰刀霉在浸渍、发芽和干燥过程中会又继续生长,产生真菌毒素,因此谷粒发芽过程脱毒作用不大。如何控制发芽期间真菌的生长。本文对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综述。辐射是防止谷物发芽过程中镰刀霉生长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对残余真菌产生真菌毒素及对麦芽质量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化学方法如臭氧在啤酒中将不会残留,也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但对麦芽和啤酒质量的影响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将解毒基因插入发酵用酵母,麦汁得到解毒,真菌就不再是个问题。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例如用镰刀霉感染的谷物酿造啤酒。

  • 标签: 麦芽 啤酒 制麦 酿酒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真菌毒素
  • 简介:对光叶楮杆芯APMP制浆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表明:用光叶楮杆芯制APMP浆料,在热水预处理后得率下降高达5个百分点,这与光叶楮杆芯水溶液抽出物含量高有关.热水预处理阶段得率的降低是由于部分苯-醇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水抽出物及少量低分子戊聚糖的溶出造成的;在化学处理阶段和磨浆过程中得率的降低主要是碱性条件下,1%NaOH抽出物、戊聚糖和木素部分溶出的结果.含量高的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戊聚糖以及洗涤过程中薄壁细胞和细小纤维的流失,是导致光叶楮杆芯APMP浆料得率偏低的原因.

  • 标签: 光叶楮 APMP 化学成分
  • 简介:在实验室通过纸页成形、压榨、干燥模拟造纸过程,研究了CEH和DQP两种漂白蔗渣浆循环回用过程中纸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DQP漂白浆比CEH漂白浆有较好的循环回用特性。

  • 标签: CEH DQP 漂白浆 循环回用
  • 简介:加快高校核心价值培育工作的全融入是提升其实效性的重要着力点。调研显示,受传统思想桎梏和动力机制欠缺的影响,核心价值的全融入实效尚未充分显现,基于此提出四川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在推进核心价值培育全融入方面的工作探索和具体实践。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轻化工程 大学生
  • 简介:在不同的水解温度和时间下对相思木进行水预水解处理,采用离子色谱分析了水解液中单糖和低聚糖含量以及水解物料中葡萄糖和木糖保留率,以研究水预水解温度和时间对相思木半纤维素水解溶出和解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预水解温度170℃、水解60min时,水解液中总低聚糖含量达到最大值17.29g/L,其中低聚木糖含量为12.45g/L;水预水解温度170℃、水解80min时,水解液中总糖含量达到最大值25.86g/L。水解液中总低聚糖和总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后,再提高水解温度和延长水解时间,虽然可提高原料中半纤维素溶出量,但水解液中总低聚糖和总糖含量降低。

  • 标签: 水预水解 相思木 半纤维素 低聚糖
  • 简介:概述了制浆造纸过程中溶解物质与胶体物质(DCS)的生物控制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论述了真菌和不同生物酶在控制DCS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DCS生物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溶解与胶体物质 白水 果胶酶 脂肪酶 漆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