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美陆军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说,他们将在一年或两年后实现复合材料的突破性进展,从而大大地减轻装甲车辆的重量。用于装甲板的复合材料结合了金属基础的材料和陶瓷,它提高了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减轻了重量与成本。复合材料并不是新的概念,陆军每年都花费数百万美元研制大量的下一代材料,这是陆军建立一支更小型的、更机动的、更有杀伤力的部队的一部分工作。

  • 标签: 复合材料 装甲车辆 研究实验室 装甲板 杀伤力 耐久性
  • 简介:针对共晶复合陶瓷的微观结构特征,建立了含强约束界面相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包含片状夹杂共晶复合陶瓷材料的外载应力场分布规律;应用ANSYS的APDL语言进行编程,对材料的损伤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破裂由基体损伤决定,随着外载荷的增加,损伤破坏沿界面延伸,并逐渐向基体内部扩展,最终造成基体的断裂。

  • 标签: 强约束界面 片状夹杂 共晶复合陶瓷 ANSYS模拟 损伤过程
  • 简介:以二氯甲烷(CH2Cl2)及甲基膦酸二甲酯(DMAP)为模拟剂,13X分子筛为吸附剂,分别对二氯甲烷及甲基膦酸二甲酯在13X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透过曲线及解吸曲线进行试验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得到透过曲线及解吸曲线的解析解,对模型中各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二氯甲烷及甲基膦酸二甲酯的透过曲线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但对二者的解吸曲线模拟则不理想;由二氯甲烷及甲基膦酸二甲酯的透过曲线及解吸曲线数据可见,甲基膦酸二甲酯比二氯甲烷易于透过也易于解吸.

  • 标签: 军用变压吸附装置 床层动力学 数学模型 实验研究 13X分子筛 防护器材
  • 简介:研究了活性炭纤维吸附水溶液中碘和有机溶剂蒸气。随着碘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纤维的吸附量降低。与颗粒状活性炭相比,活性炭纤维吸附碘的速度很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达到吸附平衡。这种活性炭纤维经20次吸附与解吸实验,吸附性能没有明显降低。对多种有机溶剂蒸气也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其热稳定性良好。

  • 标签: 活性炭纤维 水溶液 有机蒸气 吸附性能
  • 简介:在YC6A220C柴油机上分别试验柴油-甲醇-水试验液、柴油-甲醇试验液和纯柴油,比较这3种试验液的能量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总结柴油掺烧甲醇和甲醇-水的节能环保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掺烧甲醇和甲醇-水的节油率均达到6%-14%,碳烟排放减少.柴油掺烧甲醇-水能减少NO排放,而掺烧甲醇会导致NO排放量增加,两者的HC和CO排量都略有增加.

  • 标签: 柴油机 柴油-甲醇 乳化柴油 柴油掺水 排放
  • 简介: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然后浸渍到活性炭(AC)上制得负载型TiO2/AC复合光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TiO2/AC复合光催化剂对CNCl和Freon-22的吸附光催化具有较高的能力。AC为TiO2提供了高浓度环境从而促进了反应速率。

  • 标签: 光催化 光降解 活性炭 纳米TIO2 纳米二氧化钛 制备
  • 简介:开创先河的BMP-1在20世纪60年代前的冷战时期,华约及北约各国陆军都是以装甲人员输送车部署部队,而装甲输送车拥有封闭式乘员舱,其防护性能和越野性能比早期的半履带式装甲车尚好,但其任务仍以输送步兵为主,该车重量轻,机动性较好,车内可容纳一个步兵班的载员。但该车的装甲防护和火力相对较薄弱。

  • 标签: 俄罗斯 步兵战车 作战性能 设计思路 武器装备
  • 简介:针对一种两段式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在换段过程中呈现的混杂特性,采用切换系统建模方法对换段过程进行了研究.考虑前传动联轴器的柔性特性,建立了等效刚度-阻尼模型;分析了功率分流机构中构件的作用关系,建立了两段式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换段过程的切换型动力学模型;制定了基于规则的升降段策略,并设计了基于事件的切换律.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切换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切实有效的,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切换律是合理的;换段过程驱动转矩变化平稳.

  • 标签: 车辆工程 机电复合传动 换段过程 切换系统 切换律
  • 简介:在通过三相胞元方法求解出的复合材料有效刚度基础上,将三相胞元置于有效介质氛围中,且有效介质与复合材料具有相同弹性常数;根据有效自洽理论对受单轴拉应力作用的复合材料进行局部应力场分析,理论结果表明:只有考虑存在脱粘界面时,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局部应力场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其应力值还与脱粘界面含量有关;基体承载的应力要小于外载应力,颗粒内纵向应力要大于外载荷,对基体材料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 标签: 四相模型 有效自洽方法 应力场 尺度效应
  • 简介:为了对复合材料层压板损伤扩展进行分析研究,基于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及二次开发模块USDFLD,采用Hashin准则和最大应力准则,对复合材料层压板损伤扩展进行数值仿真.通过比较仿真结果和已有的实验结果,发现基于二次开发的复合材料层压板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材料的损伤扩展过程.在验证仿真结果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分析了铺顺序和铺角度对层压板损伤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层压板损伤扩展的方向与铺角度和铺顺序密切相关,铺角度对层压板的拉压性能有较大影响;但是铺顺序和铺角度对单元发生损伤的时间几乎没有影响.

  • 标签: 复合材料 Hashin准则 最大应力准则 有限元模拟 二次开发 损伤分析
  • 简介:通过对原位生长ZrO2纳微米纤维自增韧Al2O3基陶瓷的三点弯曲、单边切口梁与Vickers压痕测试,发现陶瓷硬度、弯曲强度与断裂韧性在ZrO2质量分数为35%时出现极大值.经SEM观察与XRD分析,发现裂纹扩展主要受含ZrO2纳微米纤维的α-Al2O3基棒晶控制,诱发裂纹偏转增韧机制,并伴随着相变增韧机制.

  • 标签: Al2O3/ZrO2陶瓷 纳料微米纤维 原位生长 裂纹 增韧
  • 简介:针对底排-火箭串联式复合增程弹火箭发动机点火时间进行外弹道优化研究,分析底排装置对火箭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影响,研究火箭发动机不同点火时间对全弹射程的影响,确定火箭发动机的最佳点火时间。

  • 标签: 复合增程 火箭发动机 最佳点火时间
  • 简介:通过燃烧合成技术制备出了氧化铝棒晶为基的Al2O3/ZrO2复合陶瓷棒材,研究了大体积Al2O3/ZrO2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经对其性能测试发现,陶瓷的硬度和断裂韧性最高可达22.1GPa和9.16MPa·m^0.5;通过对裂纹扩展路径观察,发现材料增韧是通过以氧化铝棒晶桥接与拔出增韧为主并伴有α-Al2O3片品桥接多重增韧机制予以实现;经实验分析,可进一步认为以增大燃烧放热量来提高实际熔体温度,并在离心力作用下,进行材料高温高压合成,可显著提升材料的强韧性。

  • 标签: Al2O3/ZrO2 复合陶瓷 共晶生长 氧化铝棒晶 致密化 增韧
  • 简介:Peapods是指将富勒烯(Fullerene)或内嵌富勒烯(EndohedralFullerene)填充进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Nanotube,SWNT)而成的一类新型碳材料。对Peapods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做了较详细的介绍与评述,并制备了Sc2@C84@SWCNTs的豆荚结构。

  • 标签: 碳纳米复合材料 PEAPODS 制备 性质 豆荚结构 Sc2@C84@SWC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