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煤层气的组分、形成原因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吸附的因素,为下一步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有效增加洁净能源供给、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提供了技术指导。

  • 标签: 吸附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 通过对煤层气的组分、形成原因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吸附的 因素,为下一步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有效增加洁净能源供给、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提供了技术指导。

  • 标签: 吸附态 影响因素
  • 简介:自制的ACS是一种带有支链的改性天然高分子物质,其羧基取代度为0.57,阳离子取代度为0.02。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ACS对Ca^2+的吸附速率快,两者之间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力,且吸附动力学曲线只出现一个“平台”。等温吸附研究表明,ACS对Ca^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式和Freundlich模式,为单分子化学吸附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当pH值〉6.5,并基本保持不变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吸附量随着Ca^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Ca^2+加入量为3.93mmol/L,ACS用量为2.0g/L,pH值为6.5±0.1时,25℃、45℃、65℃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687、0.743和0.826mmol/g;当Ca^2+初始浓度为0.983mmol/L时,ACS的用量为2.0g/L达到最佳效果,用量继续增加,吸附量反而下降。

  • 标签: ACS 钙离子 吸附
  • 简介:氟是人体所必须的元素之一,但是氟污染却会对人体、动植物造成很大的危害。而由于现在对一些氟矿石的开采及氟化盐的生产而导致全球的氟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主要对膨润土在改性前后对水中氟离子吸附进行研究。

  • 标签: 膨润土 改性 氟污染
  • 简介:为了了解柚子皮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利用柚皮制作金属离子吸附剂.对影响吸附吸附剂粒度、投料比、吸附时间、pH值、流动状态等因素进行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柚皮吸附剂粒度为60目。投料比为0.2g/100mL溶液,pH=7,吸附时间为6h,流速为0.21mL/s时,吸附重金属铅的能力最强,吸附率达到76.54%,其吸附容量为38.27mg/g。

  • 标签: 金属离子吸附剂 含铅废水 柚子皮 吸附性能
  • 简介:以福建省清流县的天然软锰矿经草酸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改性锰矿对水中Zn^2+离子的吸附能力。实验表明,改性条件为:草酸用量2.0mmol·g^-1(锰矿粉)、高锰酸钾用量1.5mmol·g^-1(锰矿粉)、硫酸浓度1mol.L^-1,室温反应45min后,改性的软锰矿在25℃,溶液pH=5.0,吸附时间40min,对Zn^2+的饱和吸附量达63mg·g^-1(锰矿粉)。而天然软锰矿在相同条件下对Zn^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只有12mg·g^-1(锰矿粉)。表明经本实验条件得到的改性锰矿对Zn^2+离子的吸附能力比天然锰矿有显著提高。

  • 标签: 草酸法 锰矿 Zn2+ 吸附
  • 简介: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冷冻一乙醇置换法制备多孔淀粉,并进行了表面形貌分析,考察了不同制备工艺对多孔淀粉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对甲基蓝水溶液的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和甲基蓝初始浓度对多孔淀粉的甲基蓝吸附量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当淀粉与水的质量配比为10:100时,制得的多孔淀粉表面成孔情况以及吸附达到最优;多孔淀粉对甲基蓝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在60min左右逐渐趋向平衡;在15-35℃的吸附温度范围内。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0-300mg/L的甲基蓝初始浓度范围内,吸附量经历先增大,后接近饱和的变化过程;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更能描述多孔淀粉对甲基蓝的吸附过程。

  • 标签: 多孔淀粉 吸附 甲基蓝 动力学
  • 简介:研究了竹炭对水溶液中乙酰甲胺磷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时间、竹炭用量、粒径、溶液pH值和乙酰甲胺磷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竹炭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主要受竹炭用量、粒径、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酸性条件有利于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动态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粒径为0.3~0.15mm的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主要发生在50min之内,此后吸附率变化很小.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后的竹炭进行碱法再生后,其吸附率可达原来的93.6%.

  • 标签: 竹炭 乙酰甲胺磷 吸附
  • 简介:摘要:我国木质活性炭、煤质活性炭国家标准目前也都没有腐殖酸吸附的指标及测试方法, 近年国内自来水行业根据水质污染情况已提出了活性炭对腐殖酸的吸附需求。某水务集团,在进行活性炭深度处理饮用水的工程项目中, 注意了腐殖酸吸附并将性能指标列入采购活性炭的技术要求中。对各类活性炭尚未开展过系统的检测研究,选取不同工艺生产的柱状炭、原煤破碎炭、柱破炭、压块破碎炭等煤质活性炭样品, 检验了活性炭对腐殖酸动态柱子吸附法的吸附和静态吸附法的吸附

  • 标签: 活性炭 腐殖酸 吸附性能
  • 简介:初步研究了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的一种复合型吸附剂的制备,并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结果表明,此吸附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为活性炭的3~7倍,炭漏现象也大为减少,且生产成本低于活性炭。

  • 标签: 复合型吸附剂 金属离子 吸附性能 壳聚糖 分光光度法 活性炭
  • 简介:摘要以某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制备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ZnCl2为活化剂),制备污泥基吸附剂。以铅离子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去除实验,考察了活化剂浓度、固液比、热解温度、热解时间等对制备污泥基吸附的影响。通过spss第三类平方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其对制备产物污泥基吸附性能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热解温度>热解时间>氯化锌浓度>固液比。由spss估计平均值可得污泥基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ZnCl2的浓度3.5mol/L、热解温度为500℃、热解时间为60min、固液比为12。

  • 标签: 剩余污泥,化学活化,ZnCl2,污泥基吸附剂,Pb2+去除率
  • 简介: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结果表明,在298K时,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具有较好的吸附,其静态饱和附容量可达到115.48mg/g.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且属优惠型吸附吸附过程的△G〈0,△H〈0,表明此反应过程是放热自发进行的,温度低于298K时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反应的发生.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β-萘磺酸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方程.

  • 标签: 活性炭 吸附 Β-萘磺酸
  • 简介:摘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填料饱和吸附后磷素解吸实验考察了炉渣对总磷的吸附。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吸附方式能很好地拟合炉渣对磷的吸附特征,炉渣对总磷的最大吸附量为2000mg•kg-1。当吸附时间为420min时,吸附基本平衡。炉渣的解吸率为1.34%,吸附饱和后释磷风险较小,炉渣可以作为人工湿地填料投入实际应用。

  • 标签: 炉渣 吸附剂 吸附作用 人工湿地 除磷
  • 简介:本文以生物黄酮配基槲皮素为分散染料,对苎麻分别在77℃乙醇染浴中和在93℃水染浴中进行了染色实验,并与合成纤维涤纶进行对比,为苎麻和涤纶用天然染料进行染色的工艺选择提出了初步方案。结果表明槲皮素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天然分散染料。

  • 标签: 槲皮素 苎麻 涤纶织物 染色 吸附性能
  • 简介: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聚乙烯吡啶树脂(WH-08).研究了WH-08树脂在不同温度、pH及盐浓度下对苯甲酸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WH-08树脂吸附苯甲酸的等温线;WH-08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行为是氢键所致,吸附是一放热过程且能够自发进行.在无机盐存在下,与大孔弱碱树脂D304和强碱性树脂D206相比,WH-08树脂吸附苯甲酸的性能几乎不受无机盐的影响.

  • 标签: 聚乙烯吡啶树脂 苯甲酸 吸附 热力学 无机盐
  • 简介:为改善水质,研究了活性炭—陶粒复合吸附工艺。陶粒对有机物中极性分子和不饱和分子有较高的选择吸附优势,对饮用水中常见的污染物NH3-N的吸附能力也很强。陶粒与活性炭的吸附有很好的互补性能,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污染物。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剂最佳配比为70%活性炭+30%陶粒,通过吸附特性比较得出,活性炭—陶粒组合工艺对水中CODMn的吸附优于单独使用活性炭。在最佳条件下,对CODMn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28.6%和34%。

  • 标签: 活性炭 陶粒 CODMN NH3-N 吸附
  • 简介:以桐壳为原料,采用以氯化锌为活化剂的化学活化法制备桐壳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物料比(氯化锌/桐壳质量比)等条件对活性炭吸附的影响,通过SA3100型表面积和细孔分析仪、亚甲基蓝和苯酚吸附值等对活性炭进行表征,确定了制备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氯化锌/桐壳比为3/1.在400℃下活化Ih时所制备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和苯酚吸附吸附值分别为373和450mg/g;对染料废水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 标签: 桐壳 活性炭 制备 吸附性能
  • 简介:利用壳聚糖负载MnO2制备一种复合吸附剂.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温度对As(Ⅲ)吸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H值为5~8,吸附时间为60min,温度为60℃,复合吸附剂对As(Ⅲ)的吸附率达98%以上,吸附能力明显优于壳聚糖.对试验数据运用相关数学模型拟合表明,复合吸附剂对As(Ⅲ)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最大吸附量qmax为19.798mg/g,特性常数n为4.334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75、0.9804.吸附过程动力学适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吸附 壳聚糖 吸附等温 性能 动力学
  • 简介:摘要:为寻求酿造废弃物新型高效再利用方式,本研究以酱渣为原料,分别在300℃和500℃热解得到两种生物炭(JZ300和JZ500),并且通过不同pH、生物炭投加量、Cr(VI)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试验,探讨其对水中Cr(VI)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热解温度条件下得到的酱渣生物炭对水中Cr(VI)吸附差异明显,JZ500的吸附强于JZ300。在室温25℃、pH=1.0、以10 g·L-1的JZ500投加量吸附240 min条件下,JZ500对于Cr(VI)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9.9%。此外,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的拟合JZ500对Cr(VI)的吸附行为(R2=0.99),在298 K时最大吸附量为22.99 mg·g-1。Freundlich模型则更好的反映JZ300的吸附过程特征;两种生物炭对Cr(VI)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因此,JZ500对Cr(VI)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可用于处理含Cr(VI)废水,实现酱渣的高效再利用。

  • 标签: 酱渣 生物炭 Cr(VI) 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