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提高准确度、降低检验风险,建立一种较为方便、快速、准确、安全的碘含量测定前处理方法,对GB5413.2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碘的测定前处理方法》进行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吸取滤液体积2mL,加入硫酸体积0.14mL,正己烷加入体积为10mL。本前处理方法在0~1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9,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3%,RSD为1.30%;改进后前处理方法响应较原方法提高3.6倍。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较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简化了前处理步骤,减少了有机试剂用量,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检验时间,降低了检验成本及前处理过程对检验员的危害,同时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准确度,使整个检验过程更加稳定。

  • 标签: 前处理 检测
  • 简介:添加益生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贮藏于常温及30,40,50,60℃高温培养条件下,以益生菌最佳贮存温度-18℃作对照,分别不同时间测定奶粉益生菌活菌数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在(-18±2)℃低温保存下、在常温下30,40,50℃存放,其活菌数均大于1.0×106CFU/g,均符合国标要求。益生菌奶粉在60℃条件下保存菌数很快由存放开始的2.4×107CFU/g下降为第3天的3.1×105CFU/g,第5天后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常温试验结果显示,含有益生菌的婴幼儿奶粉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良好储存。

  • 标签: 婴幼儿奶粉 益生菌 常温 活菌数 变化
  • 简介:通过把更多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身边的食品微生物以及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学3个方面,对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恰如其分地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学生兴趣
  • 简介:本文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s)对于由青霉菌均引起的枣果青霉病以及枣果采后衰老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5μm的油菜素内酯即可抑制青霉病的发展,并可提高几种抗性酶的活性,如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然而,油莱素内酯对于离体青霉菌并没有直接的抑制活性,油莱素内酯可通过减少乙烯生成及提高枣果品质来显著延缓其采后衰老。

  • 标签: 油菜素内酯 采后衰老 枣果 贮藏过程 苯丙氨酸解氨酶 病害
  • 简介:综述了二氧化氯的性质、作用机理、安全性及近年来国内外二氧化氯在蔬菜保鲜的应用研究状况,展望了二氧化氯在蔬菜保鲜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二氧化氯 蔬菜 保鲜 应用
  • 简介: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项目教学法已逐渐成为实验教学的主导方向。在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对"发酵食品生产技术"的实验教学实行项目教学法,引入项目任务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去解决某个项目任务,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项目教学法 发酵食品生产技术 实验教学
  • 简介:考察了不同冷凝温度对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法测定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冷凝温度对冷凝速度和冷凝后的液体温度都有影响,进而对测定烟叶致香物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持相同的冷凝温度,在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技术测定烟叶致香物质时是很必要的。

  • 标签: 同时蒸馏萃取 致香物质 冷凝温度 烟叶
  • 简介:苹果汁是大众喜爱的一种饮品,然而在传统苹果汁的加工过程,高温浓缩工序往往会对其中的营养成分造成很大的破坏。以苹果汁的抗氧化成分包括V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不同温度下浓缩果汁过程各物质含量及酶活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将苹果汁的总干物从12%浓缩至40%的过程,采用40℃进行真空浓缩,VC,SOD和CAT损失率仅为8.4%,5.6%和7.7%;随着浓缩温度的升高,3种抗氧化成分的损失率也快速增加,在60℃条件下,其损失率分别高达95.2%,56.8%和75.1%;而当浓缩温度超过80℃时,果汁的抗氧化能力几乎消失殆尽。该研究结果为采用真空浓缩技术进行浓缩苹果汁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膜分离技术浓缩苹果汁提供了技术依据。

  • 标签: 苹果汁 真空浓缩 抗氧化
  • 简介:“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服务模式也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迎来新的变革。但是每一本学术期刊都有相应的专业领域,期刊的用户也是专业人群,“内容为王”依然是影响期刊是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学术领域,

  • 标签: 学术期刊 加工 保鲜 质量 互联网 服务模式
  • 简介:研究了提取试剂、液料比、时间、温度和提取次数对芝麻饼芝麻木脂素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液料比为8-1,温度为55℃,时间为7h,提取试剂为体积分数90%的乙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芝麻饼芝麻木脂素的得率为1.52%。采用Rancimat法测定芝麻木脂素的抗氧化性能,结果为在猪油体系芝麻木脂素的抗氧化能力较弱。

  • 标签: 芝麻饼 芝麻木脂素 抗氧化性
  • 简介:综述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结构、性质、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旨在进一步开发CMC新产品和推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 标签: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结构 功能特性 应用
  • 简介:试验主要研究脂肪对黑米色素的影响、提取方案的优化以及色素在乳酸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脂肪对色素的提取影响较大.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以pH值为3的醋酸-乙醇为浸提剂,物料配比为1:5(g/mL),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0min.色素在乳酸pH值越小越稳定,pH值小于3稳定性最好,温度小于80℃无明显变化,随光照时间延长其稳定性下降.

  • 标签: 黑米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传统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授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通过对"食品微生物学"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综述,并重点论述翻转课堂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的优势,旨在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更好地培养食品微生物学方面人才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为翻转课堂在其他课程的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食品微生物学 翻转课堂 应用
  • 简介:为了防治胡萝卜贮藏过程由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引起的软腐病,通常在采收后入贮前,经清洗、水冷却至4~6℃,再用化学杀菌剂处理。此外,通过表面高温热处理技术可代替化学杀菌剂达到上述目的.但在该技术的使用存在以下难点:过度加热就会导致表面伤害;相反,热量不足将导致杀菌效果不好.

  • 标签: 胡萝卜 采后病害 蒸汽 水冷却 热成像
  • 简介:通过BHA,BHT,TBHQ三种抗氧化剂的单独和两两复配实验,同时考虑柠檬酸的协同增效作用,寻求最佳的抗氧化方案,从达到延长葵花子货架期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抗氧化效果最好的是单加TBHQ,随着TBHQ添加量的不断增大,抗氧化的效果差异不明显,添加量为0.04%(按水质量计)较适宜;其次是TBHQ与BHT的复配组合,随着TBHQ添加比例的增加,抗氧化效果增强;在葵花子,柠檬酸对TBHQ抗氧化效果的增效作用不显著。

  • 标签: 葵花子 过氧化值 抗氧化剂
  • 简介:简述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板栗品质及安全性检测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

  • 标签: 板栗 无损检测技术 品质及安全性检测
  • 简介:以湛江市售的5种食用菌(新鲜黑木耳、香菇、茶树菇、金针菇和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食用菌锌、镍、铜、铁、锰、砷、铅、镉、钙和镁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消解液选择、消解条件、分析谱线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结合ICP-AES测定食用菌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8%~8.7%之间,检出限在0.37~2.55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1.0%~108.5%。该方法快速、稳定、试剂用量少、精确度高,适合食用菌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 标签: 加热回流消解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食用菌 微量元素 检测
  • 简介:近年来,食源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重大危害,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最近膨化食品的铝超标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有关学者的重点关注。然而采用国标方法检验膨化食品的铝含量还有一定的不足。对铝含量的国际检验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铝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容易控制,结果精确。

  • 标签: 膨化食品 检测方法
  • 简介:建立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动植物油脂苯并(a)芘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环己烷-乙酸乙酯提取,凝胶色谱(GPC)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RSD小于1%,回收率为92.0%-95.8%。该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操作简便,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凝胶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并(A)芘 动植物油脂
  • 简介:研究了苹果浆的欧姆加热规律及VC的降解动力学,考察了温度和果浆含量对电导率的影响以及电场强度、果浆含量对加热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浆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呈线性关系;随着果浆含量的增加,电导率和加热速率都在增加;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加热速率增加。苹果浆VC对热不稳定,苹果浆VC降解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得到的苹果浆VC的预测模型,经验证与实测值拟合较好,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

  • 标签: 苹果浆 欧姆加热 电导率 VC 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