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南宁地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南宁地区省级妇幼医院2017-2019年诊断为BM且脑脊液病原菌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外周炎症指标及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与抗生素药敏试验等。结果:诊断为BM且脑脊液培养阳性患儿共66例,检出排名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链球菌15例(22.73%)、大肠埃希菌13例(19.7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例(19.70%)、无乳链球菌5例(7.58%)、屎肠球菌4例(6.06%)。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的敏感性高(10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3.33%。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均为92.31%。结论:儿童BM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不同病原菌其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临床医生可参考药敏实验选择抗菌药物以早期治疗儿童BM。

  • 标签: 细菌性脑膜炎 儿童 病原菌分布 抗生素药物敏感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短疗程方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均采取四联抗结核治疗,观察组采取2疗程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采取4疗程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左氧氟沙星 短疗程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脏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4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并利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2000—4500 米之间 高海拔地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用利伐沙班治疗后对抗凝治疗的效果 。 方法 : 2 01 8 年 4 月 -201 9 年 10 月 ,在本院抽取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70 例开展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用 利伐沙班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 。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无意义 ( P>0.05 );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 P<0.05 )。 结论:高海拔地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用利伐沙班治疗,疗效显著,且还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值得临床借鉴 。

  • 标签: 非瓣膜性房颤 利伐沙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改善心脏瓣膜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9月我院心脏瓣膜体外循环术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各方面生存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有意义,结果P<0.05。结论:心脏瓣膜体外循环术后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改善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正确指导患者积极治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心脏瓣膜体外循环术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肠道感染所引起的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肾脏病科特定时段内接收的30例因肠道感染导致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详细询问患者感染前病史从而分析肠道感染原因,后期给予相关护理措施。结果便秘、腹泻等因素均会引起肠道感染。结论认真并详细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致病因素,而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患者腹膜炎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道感染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常见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这些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治疗,随机抽取50例对其展开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而另外50例患者也对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整体护理效果以及调查所得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的,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症状,具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合用于结核性腹膜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本科接诊结核性腹膜炎病患7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左氧氟沙星和抗结核药物,对照组单用抗结核药物。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7.22%,比对照组80.56%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以肌骨超声检查为核心指标,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三周共10次,对照组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三周共3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取肌骨超声技术观察膝关节滑膜厚度及关节腔积液深度的变化,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变化情况,并根据局部症状及体征的好转程度,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滑膜厚度、积液深度、VAS评分均降低,经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膝关节滑膜炎 肌骨超声 视觉模拟评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核实南川区1起中学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开展病例对照调查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此次疫情共报告临床诊断病例30例,罹患率1.15%(30/2617),临床特征以眼红、眼刺痛为主,疫情持续时间为10天;与类似病例接触、共用体育用具、共用学习用具、无良好洗手习惯、不知晓防病知识、揉眼习惯为此次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此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考虑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可能性较大;早期病例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学习用具/体育用具等公共用具未及时规范消毒、学生健康知识匮乏、无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洗手习惯是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暴发调查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提升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56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组,实施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针对性护理者纳入研究组,各28例。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与对照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膜炎 症状性癫痫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满足条件的有76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应用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切口减压+VSD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01-2022.12,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30例。对照组多切口减压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VSD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指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6%,对照组为3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切口减压+VSD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效果确切,可加速患者好转,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行。

  • 标签: 多切口减压 VSD持续负压吸引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青霉素和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对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脑膜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其中一组采用头孢曲松钠单一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脑脊液相关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蛋白含量和乳酸水平也有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霉素+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在脑膜炎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脊液相关指标,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膜炎 青霉素 头孢曲松钠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非瓣膜病阵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联合组,各55例,2组都服用胺碘酮,第1周600mg/d,第2周减为400mg/d,第3周减为200mg/d,然后200mg/d维持,联合组加用螺内酯20mg/d,观察2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安全性。结果治疗期间有3例退出研究,治疗6个月后2组左心房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2个月后联合组的左心房内径为(35.61±1.78)mm,小于胺碘酮组[(37.23±1.58)mm](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94.32%、87.65%,低于联合组93.86%、84.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85.32%显著大于胺碘酮组72.18%(P〈0.05)。结论胺碘酮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 标签: 心房颤动 非瓣膜病 胺碘酮 螺内酯 窦性心律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感染性心内膜炎药物治疗,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缺陷乏养菌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药物治疗特点和药物监护上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感染症状明显好转,为快速控制病情及后期手术治疗提供有利条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协助医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临床药师 感染性心内膜炎 缺陷乏养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患者对应 病原菌 情况和 其耐药性。 方法: 这次数据内容来自于 2018 年 04 月 --2020 年 06 月 本医院 诊断及治疗的 132 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 对应分析指标资料,为全部患者都予以病原菌检测和耐药性检测,统计病原菌培养结果、病原菌具体分布状况、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具体检测状况、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具体检测状况 。 结果: 132 例患者中,病原菌培养结果阳性 59.85% ; 检测存在病原菌菌株 84 株,检测存在革兰氏阳性菌占据百分数 ( 58.33% )对比 检测存在革兰氏阴性菌占据百分数( 26.19% )、检测存在真菌占据百分数( 15.48% ) 提升 ( P<0.05 ) ; 革兰氏阳性菌 对 呋喃妥因的耐药百分率 小于 10% ,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非常敏感 ; 革兰氏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百分率 小于 10% ,对阿米卡星、厄它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非常敏感。 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对应病原菌 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需选用较为敏感、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品予以治疗 。

  • 标签: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病原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