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肠道感染所引起的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肾脏病科特定时段内接收的30例因肠道感染导致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详细询问患者感染前病史从而分析肠道感染原因,后期给予相关护理措施。结果便秘、腹泻等因素均会引起肠道感染。结论认真并详细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致病因素,而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患者腹膜炎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道感染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常见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这些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治疗,随机抽取50例对其展开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而另外50例患者也对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整体护理效果以及调查所得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的,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症状,具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感染性心内膜炎药物治疗,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缺陷乏养菌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药物治疗特点和药物监护上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感染症状明显好转,为快速控制病情及后期手术治疗提供有利条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协助医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临床药师 感染性心内膜炎 缺陷乏养菌
  • 简介: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引流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84例行胸腔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置管引流后,观察组的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值均为P〈0.05,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5.24%,与对照组的80.95%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行胸腔引流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引流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醒脑静辅助抗结核药物联用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左氧氟沙星)标准化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斟础上加用纳洛酮及醒脑静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脑脊液各指标(蛋白质、氯化物、葡萄糖)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恶心呕吐、体温、头痛、抽搐等)复常时间早于治疗前(P〈0.05),脑脊液各指标(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水平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为76.67%(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果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脑脊液各指标水平,加快了症状的恢复。

  • 标签: 纳洛酮 醒脑静 抗结核药物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自拟清热解毒明目方治疗带状疱疹合并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合并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明目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视力水平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IL-8以及TNF-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F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水平均明显提高,其中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6.67%,明显高于治疗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将清热解毒明目方应用于带状疱疹合并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清热解毒明目 带状疱疹 病毒性角膜炎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对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在治疗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我院的130例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然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使用一代头孢类抗生素(五水头孢唑啉)加三代头孢(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白细胞数以及具体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白细胞数等指标与A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的治愈率87.69%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7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病死率0.00%明显小于A组患者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在治疗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疗效非常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白细胞数等指标,并十分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万古霉素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利奈唑胺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患者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其对脑脊液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2例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CRP、NSE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CRP、NSE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奈唑胺与抗结核药物联用于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脑脊液CRP和NSE水平。

  • 标签: 利奈唑胺 抗结核药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反应蛋白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目的:评价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用对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儿92例资料(118只眼),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复常时间及复发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角膜愈合、眼痛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其复发率为0.00%(0/0)低于对照组为13.04%(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用于治疗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其角膜愈合和视力的恢复。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小儿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