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正>今年是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进入关键性的年,各单位要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95年广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安排》切实抓好今年的任务、确实保质保量完成(穗卫文[95]46号)。抓好"结控化疗药品"的管理,是完成项目病人的治疗管理

  • 标签: 药品管理 世界银行贷款 结核病控制项目 化疗药 治疗管理 发现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成人费城染色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VDP(长春新碱、蒽环类、糖皮质激素)±C(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L(左旋门冬酰胺酶或培门冬酶)方案诱导化学治疗(化疗)的12例Ph+ALL患者。初始诱导缓解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间进行巩固化疗.并加用伊马替尼(400-800mg/d),与化疗同步或交替应用。初始诱导失败患者及巩固治疗期间复发患者应用Hyper-CVAD/LALA(大剂量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方案联合伊马替尼或达沙替尼进行再次诱导。所有患者缓解后经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Bu—Cv)或改良Bu—Cv方案预处理后进行allo—HSCT。部分患者干细胞回输后2~3个月始继续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果:12例患者移植前均获得血液学缓解、7例获得分子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CR)1期9例、CR2期2例、初发难治性1例。移植前11例患者应用伊马替尼;移植后5例患者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4例应用伊马替尼、1例应用达沙替尼。中位随访时间12.7(3-54)个月,7例患者生存.3例患者死于疾病复发.2例患者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植入,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66.7%±13.6%;2年累计复发率40.6%±16.0%;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率16.7%±10.8%。首次缓解(CRl)后移植治疗的2年总生存率70.0%±14.5%;2年累计复发率40.0%±18.2%;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率20.0%±12.6%。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能会使更多患者获得缓解.从而有机会进行allo—HSCT。CR1的生存获益更大。allo—HSCT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Ph+ALL患者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费城染色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在许多来稿中,我们发现对急性胰腺炎的命名比较混乱。为统起见,我们认为对临床患者,急性胰腺炎可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acutepancreatitis,MAP);对实验动物,急性胰腺炎必须按病理变化区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cuteedemetouspancreatitis,AEP)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轻症急性胰腺炎 实验动物 病理变化
  • 简介:目前认为胰腺纤维的形成是个由复杂的信号网络通路所介导的、以胰腺星状细胞(PSC)活化为中心、多种细胞因子与炎性介质参与的、最终以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为特征的复杂的病理发展过程,因此近年来抗胰腺纤维的研究就集中在干预上述的病理过程。下面将目前的研究现状做综述。

  • 标签: 胰腺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增生 胰腺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炎性介质 细胞因子
  • 简介:<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种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V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本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片示双中下肺野网状阴影,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障碍,致病原因不明,病情持续进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确诊后平均存活期为2~4年,5年生存率30%~50%。随着对介导本病的炎症和

  • 标签: 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疾病 肺泡炎 限制性通气障碍 炎症细胞 呼吸衰竭
  • 简介:在许多来稿中,我们发现对急性胰腺炎的命名比较混乱。为统起见,我们认为对临床患者,急性胰腺炎可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acutepancreatitis,MAP);对实验动物,急性胰腺炎必须按病理变化区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cuteedemetouspancreatitis,AEP)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轻症急性胰腺炎 实验动物 病理变化
  • 简介:双时相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SPECT/CT融合显像是有效的探测甲状旁腺病变的影像学方法,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然而甲状腺腺瘤致甲状旁腺99Tcm-MIBI显像假阳性的病例报道较少,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 简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1%~3%[1]。发生于颈廓清术后的乳糜胸极少,尤其是双侧乳糜瘘胸更为罕见[2],个案报道也很少,国外1907年由Stuart首次报道,共报道30余例;国内1992年王利利首次报道1例因舌癌行颈清扫后双侧乳糜胸,至今报道约20余例。本文报道吉林大学第医院甲状腺外科颈廓清术后双侧乳糜胸1例,进步探讨该罕见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颈部淋巴结清扫 乳糜胸
  • 简介:患者男,44岁。于2002年2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夜间明显,腹痛发作时呈间歇性,每4d左右发作1次,无放射痛,与体位无关,与进食无关。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不伴有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外院B超提示胰头占位伴肝转移,1周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广泛淋巴结及右肝转移性肿瘤,行胰头淋巴结活检+右肝转移瘤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胰腺恶性肿瘤,性质未定。术后未行放化疗。此后患者仍然时有腹痛。2008年3月患者因右上腹痛加重,且发作频率加剧而入我院。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可,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 标签: 胰腺恶性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无功能性 肝转移性肿瘤 淋巴结活检 右上腹痛
  • 简介:直接参与选题、设计、研究、观察、资料分析与解释或撰写文稿关键内容,能对文稿内容负责,并同意文稿发表者,才可作为作者署名。来稿决定录用后,应请全体作者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上逐签名并加盖公章,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作者署名 内分泌外科 杂志 文稿 介绍信
  • 简介:直接参与选题、设计、研究、观察、资料分析与解释或撰写文稿关键内容,能对文稿内容负责,并同意文稿发表者,才可作为作者署名。来稿决定录用后,应请全体作者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上逐签名并加盖公章,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作者署名 内分泌外科 杂志 文稿 介绍信
  • 简介:高血压既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主要病因.也是CKD最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危险因素。持续性高血压不仅加重肾脏损害.也是CK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CKD合并的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应积极治疗.并力争达到靶目标水平。目前,对CKD患者高血压的防治.国内外虽有不少指南和专家共识指导,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有些困惑和不确定之处,本文拟提出以下几点供商讨,以期能辩明是与非。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治疗
  • 简介:患者女,37岁。因上腹痛21h急诊入院。入院前21h,患者饭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放射至后背,伴恶心,无呕吐、腹泻、呕血、便血。5年前,患者曾罹患“急性胰腺炎”。体检:急性病容,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未黄染;头颈正常,心肺正常;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及,中上腹压痛,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Murphy氏征阴性,腹部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痛,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胀痛 移动性浊音 急诊入院 上腹压痛
  • 简介:“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牵牵手就像旅游。”这是陈奕迅《十年》中的句歌词。对于个正在花季的、又身患重症的少女来说,“明天”意味着什么,“十年”又代表着什么,只有她自己明白。

  • 标签: 肺结核病 女孩 重症 旅游
  • 简介:记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退。最初的记忆恶化是因为突触功能的改变而不是因为神经元的丢失。由于神经退行性变,些个体继而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作者使用了Tg2576小鼠研究在没有神经退行性变或淀粉样蛋白变性时记忆减退的原因。这种小鼠表达与AD有关的淀粉洋前蛋白变异体。

  • 标签: 淀粉样蛋白变性 记忆受损 蛋白聚集 神经退行性变 特异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目的探讨胆石性胰腺炎合理的临床分型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方法依据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胆管有无梗阻,将273例胆石性胰腺炎分成4个临床类型:非梗阻性轻型(Ⅰ型)、梗阻性轻型(Ⅱ型)、梗阻性重型(Ⅲ)、非梗阻性重型(Ⅳ型);再依据胆总管内是否存在结石,将每类型分成a、b两个亚型。然后对临床分型结果、治疗方法、预后进行分析。结果Ia型34例,Ⅰb型112例;Ⅱa型59例,Ⅱb型11例;Ⅲa型6例,Ⅲb型4例;Ⅳa型3例,Ⅳb型44例。全组总病死率为3.3%(9/273),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0、0、10%(1/10)、17.0%(8/47),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以及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30.8%(4/13)、25%(3/12)、4.5%(1/22),区域动脉灌注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4型2分法是种较为合理的胆石性胰腺炎临床分型法。以临床分型为依据细化胆石性胰腺炎治疗原则,可提高临床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重视临床类型的转变。

  • 标签: 胰腺炎 胆石 临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