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自行接受胰岛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品管圈活动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掌握胰岛注射技术情况以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胰岛注射技术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规范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自行注射胰岛技术掌握率,以达到更好控制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10gs,观察对其围术期胰岛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4-2020.4在我院择期手术的患者总计70例,根据患者术前是否给予葡萄糖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术前给予10%葡萄糖,研究组未给予葡萄糖,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对胰岛抵抗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3小时、术后1天及术后3天胰岛浓度优于对照组患者,胰岛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给予10%葡萄糖可缓解麻醉前饥饿感与口渴感,减轻患者术后胰岛抵抗指数,对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择期手术 葡萄糖 胰岛素抵抗 围手术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注射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内科收治并接受胰岛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胰岛注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实施多模式健康教育。要求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结束后独立进行胰岛注射操作,由护士对两组患者的注射技术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实施多模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注射操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通过口头、书面、图片、视频宣教及模型模拟练习,有效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注射操作的掌握,对保证患者胰岛用药安全、维持血糖平稳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多模式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注射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门诊初始胰岛治疗患者在观察首诊当时采用并发症体验联合延续护理慢病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初始胰岛门诊患者,根据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门诊糖尿病及胰岛治疗的基础宣教,对照组患者在首诊当日施行并发症体验的干预方法,实验组施行并发症体验联合延续护理慢病管理的干预方法,三个月为期限,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的评分结果。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组采用并发症体验联合延续护理慢病管理方法干预三个月后的C-DM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并发症体验联合延续护理慢病管理方法对门诊初始胰岛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 标签: 并发症体验 延续护理 慢病管理 门诊初始 胰岛素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规范化胰岛注射培训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使用胰岛笔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0例,通过调查问卷记录患者在胰岛注射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患者随机分为培训组与对照组各35例,培训组根据所反映的问题采取规范化胰岛注射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2组均在培训后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后培训组在胰岛注射知识掌握及注射技巧方面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χ2=4.644,P=0.031)。结论通过规范化胰岛注射培训可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注射知识及注射技巧掌握情况,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

  • 标签: 规范化胰岛素注射 培训 血糖达标率 糖尿病 社区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使用访谈工具在2型糖尿病胰岛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胰岛使用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入院当天及出院前1d对患者进行我对胰岛的看法自评量表调查,出院前1d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出院3个月后门诊检查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我对胰岛看法评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使用访谈工具的应用既可以提高患者对注射胰岛治疗的认知,增强患者对使用胰岛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良好的控制了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在对糖尿病患者规范胰岛注射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3月~2022年7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B组(30例)和A组(30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协同护理,观察2组患者协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较以及观察对比2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协同护理前2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护理后B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协同护理 糖尿病 规范胰岛素注射 血糖控制 生活质量
  • 作者: 张仁君1,王英2*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9-13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1.重庆市綦江区石角镇中心卫生院,重庆401420;2.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重庆401420
  • 简介:胰岛的种类、注射方法对胰岛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维持时间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常用的胰岛给药途径以及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同时以应做好相应的护理要点。

  • 标签: 胰岛素;给药途径;护理要点
  • 简介:[目的]探讨体验式学习在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注射技能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既往未注射过胰岛的2型糖尿病病人4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式进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糖尿病及胰岛注射技能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验式学习。比较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胰岛笔注射技能得分、病人胰岛注射部位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HbA1c、胰岛注射技能得分、胰岛注射部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体验式学习能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注射技能、降低胰岛注射的疼痛感,有效降低HbA1c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体验式学习 胰岛素 注射技能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医疗卫生问题之一,且呈持续上升趋势。其治疗多采用胰岛治疗,研究表明,我国胰岛使用规范性不容乐观。本文就胰岛注射的应用现状,回授法、微信平台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归纳总结,结合临床经验,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建议采取联合教育模式。【关键词】健康教育;胰岛;微信;回授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维码视频的健康教模式,对规范糖尿病患者胰岛笔注射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拣选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糖尿病患者106例。观察组(56例)和常规组(50例)。患者入院后常规组每周一次教育示范和出院前3天由护士讲解胰岛笔注射过程,观察组病人在常规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辅以扫描二维码获得注射宣教视频学习胰岛注射笔的规范使用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学习视频健康教育后使用胰岛笔注射更加规范 (P

  • 标签: 二维码视频 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规范胰岛素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性激素和胰岛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预测价值。方法:2021年4月-2022年6月,选择我院治疗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和胰岛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血清PRL、E2、T、INS水平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运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RL、E2、T和INS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5、0.695、0.802、0.752,联合检测AUC为0.824,联合测定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单个指标(P<0.05),联合检测的结果与临床相符。结论:血清性激素和胰岛水平的检测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具有重要作用,其准确度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性激素 胰岛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
  • 简介:[目的]探讨诊治初期规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学习胰岛注射知识、技术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我院糖尿病俱乐部成员中,选取诊治初期(确诊时间≤12个月)接受规范化教育的老年糖尿病病人5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诊治初期未接受规范化教育的老年糖尿病病人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同时实施为期9个月的胰岛规范化注射干预。干预后,采用胰岛规范注射的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病人胰岛注射技术、知识掌握情况及糖代谢水平。[结果]观察组胰岛注射技术掌握情况和糖代谢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相关知识正确掌握、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除"注射前洗手""针头一针一更换"外,其他条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治初期规范化教育提高了老年糖尿病病人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使其对胰岛规范注射的依从性增强,改善了糖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诊治初期 规范化教育 胰岛素注射 知识 信念
  • 简介:依托基础胰岛患者管理软件系统,建立“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由医生、护士、患者共同参与,对3194例使用基础胰岛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共随访12周,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嘱使用胰岛情况。随访期间患者空腹血糖值较入组时均有所改善,且随着患者参与项目时间的延长,空腹血糖值逐渐接近正常值,患者胰岛使用剂量未出现明显波动。“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的实施能够优化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每日胰岛使用剂量。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使用二甲双弧基础上,结合胰岛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过程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希望为提升临床治疗质量提供一些思考。方法:此次研究时间跨度为2021年10月-2022年8月,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样本内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胰岛常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通过跟踪调查,将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模式之后的糖脂代谢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相同疗程,依据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数据差别存在显著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胰岛,结合二甲双弧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对于提升患者恢复质量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具有研究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 糖脂代谢水平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据统计,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全世界每3~4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例来自中国,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跃居世界第一[1-3]。目前,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治疗,且其中老年患者占多数[4]。而老年患者由于各项生理机能退化,记忆力、计算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5]。由于胰岛开启后有效期为27天,使用公式计算时常有记错公式、记错月份天数,或加减计算错误等情况发生,对于住家老年患者计算胰岛有效期显得更加困难。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有效期 转盘 制作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运用五指关节法进行胰岛腹部注射定位,提高胰岛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和规范轮换率,降低胰岛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抽取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我院我科需要注射胰岛的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9—11月5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试验组,接受五指关节法指导。评价两组患者胰岛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及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胰岛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胰岛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胰岛注射部位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胰岛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五指关节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腹部注射轮换,可降低胰岛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和胰岛注射部位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

  • 标签: 五指关节法 胰岛素注射 注射部位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抵抗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80例IVF-ET治疗的PCOS伴胰岛抵抗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胚胎种植率、妊娠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妊娠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IVF-ET治疗的PCOS伴胰岛抵抗不孕症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可显著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胚胎种植率、妊娠率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集束化护理 负性情绪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减少家庭注射胰岛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在我院糖尿病门诊就诊的初次选用胰岛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干预组30例采用系统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认知和行为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注射胰岛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且血糖控制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家庭注射胰岛的不良反应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不良反应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患者护理期间双注射更换去甲肾上腺操作的重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临床换药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换药护理,患者采取针对性换药护理,评估双注射更换去甲肾上腺的安全性及换药质量(态度严谨、操作精细)。结果:观察组换药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换药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的换药护理中,针对双注射更换去甲肾上腺应把握换药技术要点,实施针对性的换药护理模式,确保换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重症护理 双注射泵 去甲肾上腺素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