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基础知识、服药情况、日常运动情况、饮食情况以及自我监测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小组 实施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受治疗的86例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分组治疗,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病例43人。其中对照组43例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43例接受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67%)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9%)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指标表现胜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6.98%)低于对照组(25.58%),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肺栓塞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肺栓塞 呼吸内科疾病 临床观察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变为消化系统症状及体征,系统研究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使用抗生素时间较长,导致药效降低,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现象。主要是医师在临床中对药品的药动学、药理学、药物理化性质等方面不熟悉,导致不合理用药。所以应搜集相关的检查结果,全面的分析与综合,得到正确的诊断。为了提高消化内科的临床诊断水平,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消化内科的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开展临床诊断方法和合理用药方式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取得明显的临床研究成果。

  • 标签: 消化内科 临床诊断 用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儿科接收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参照组,每组30例。为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为研究组患儿应用细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效果极为显著,不仅能够为患儿提供精细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还能够加速患儿病情的康复,同时还能够提升护患之间的和谐度。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惊厥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1一组样本资料若来自正态总体,可用t检验;若来自非正态总体或总体分布无法确定,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2配对设计资料二分类变量,可用McNemar检验;有序多分类变量,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连续型变量,若来自正态总体,可用配对t检验,否则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 标签: 分类变量 正态总体 秩和检验 配对设计 Wilcoxon 连续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CR实验室的污染原因及排除方法方法 通过TMA技术与PCR技术实施实验分析;通过物理及化学方法针对实验室的相关物品、空气与设备实施消毒处理;结合实验室的空间规划布局与核酸扩增实验室可能会产生污染的区域执行布点操作,消毒后试验开始前针对核酸实验室通过表面擦拭方法与空气沉降方法实施取样和消毒有效性的确认。结果 确定污染之后针对实验室实施彻底的消毒,消毒有效性确认都呈现阴性,说明实验室污染源获取了较为有效地防治,之后实验室中的假阳性率显著降低。结论 PCR实验室存在比较容易污染的特点,然而污染源能够采用相关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获取较为有效地防治。

  • 标签: PCR 污染原因 排除方法
  • 简介:摘要:化学药品的药效、适用性、禁忌事项等信息关乎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故化学药品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检查成品的外观性状、包装的严密程度以及不同批次产品的合格情况,以此来确定其是否合乎业界内及法律法规规定的规范和标准。检验中有一个关键环节是质量控制,它需要运用化学药物分析方法对产品的相关参数进行验证。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决定其是否能用于药品的质量控制。因此,化学药品的检测对分析方法提出了高要求,只有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认证且确定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才能用于化学药品的质量控制。本文结合化学药品的检验实践,对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实验室检测梅毒感染的血清学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对阳性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方法采用TP-ELISA法对7256例标本进行筛查,用胶体金层析法及RPR法对阳性结果进行复查。对7134例住院病人所在的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7256例住院及门诊标本,TP-ELISA法检测阳性164例,阳性率为2.26%;胶体金层析法对164例标本进行复查,结果阳性156例,RPR法复查结果阳性24例。梅毒患者在临床各科分布不同,其中妇产科及ICU室比率较高。结论TP-ELISA法,胶体金层析法及化学发光法一致性较高,RPR法阳性率较低,不宜用于筛查。梅毒患者在临床各科都有分布。

  • 标签: 梅毒 TP-ELISA 胶体金层析试验 RPR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远期并发症,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异位妊娠。治疗CSP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样性,迄今为止尚无统一治疗方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来收治的13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CSP治疗的最佳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精症睾丸穿刺护理的方法和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10月诊治的无精症患者96例进行治疗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研究组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共有42例手术成功,对照组患者有34例手术成功,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更高,从术后伤口情况上看,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渗血、敷料脱落等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精症睾丸穿刺的治疗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术后不易出现伤口渗血等不良情况,选择BD敷贴进行术后伤口覆盖可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有着积极的护理价值。

  • 标签: 无精症 睾丸穿刺 护理方法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方法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7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的患者行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行传统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而言,采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更加安全有效,可大大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甲状腺肿瘤 小切口 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 简介:1一组样本资料若来自正态总体,可用t检验;若来自非正态总体或总体分布无法确定,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2配对设计资料二分类变量,可用McNemar检验;有序多分类变量,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连续型变量,若来自正态总体,可用配对t检验,否则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 标签: 统计分析 MCNEMAR检验 配对T检验 验方 秩和检验 配对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