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探析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

张红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化学药品的药效、适用性、禁忌事项等信息关乎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故化学药品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检查成品的外观性状、包装的严密程度以及不同批次产品的合格情况,以此来确定其是否合乎业界内及法律法规规定的规范和标准。检验中有一个关键环节是质量控制,它需要运用化学药物分析方法对产品的相关参数进行验证。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决定其是否能用于药品的质量控制。因此,化学药品的检测对分析方法提出了高要求,只有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认证且确定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才能用于化学药品的质量控制。本文结合化学药品的检验实践,对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字: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内容与评价

一、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一般原则

通常情况下,每采用一个新的分析检测方法,都需要通过方法验证检验其合理性、科学性及有效性。方法验证选择什么样的检测内容取决于该化学药品检测的项目要求以及实际实验条件的限制,并充分考虑每一个分析方法的特点、优劣及适配性。

二、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一)专属性

专属性是指方法验证实验在试样含有多种物质如杂质、降解物、辅料的情况下,能够针对某一物质进行检测的特性。化学药物的分析检验中,经常涉及到干扰排除问题,此时就需要方法的专属性发挥作用。通常情况下,物质的鉴别、杂质含量的检测、药品中各元素的含量测定等实验都要对方法的专属性进行验证。其检测方法通常有三种:第一、采用粗制的原料药进行检测;第二进行强制破坏性实验;第三、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实验仪器分析其结构。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化学药物的结构以及实际的实验条件进行选择。

(二)线性

方法验证实验的线性通俗地来说,就是指在一定的检验范围内,检测结果的参数与被测物浓度之间呈线性相关的程度。在杂质定量测定和含量测定的实验中,首先要考量的就是试验方法的线性关系如何,以此判定该方法是否可靠。

(三)范围

检验方法的指的是检测方法相关参数的数值范围,该检测项目测定的是试样中被测物最高浓度与最低浓度区间。范围通常用和测定结果一致的单位进行表达。方法范围的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为测试浓度的80%至100%,特殊情况下该范围会更宽。

(四)准确度

准确度主要检验的是方法验证实验中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距。验证试验首先要保证数值的准确度,其他参数才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言。准确度是有一定范围的:对于精细程度较高的验证试验,其与真值之间的正负误差一般不超过0.5;而对结果要求较低的验证实验,其误差范围通常在1左右。通常情况下,含量测定实验、杂质测定实验等涉及定量测定的实验,都需要对检测数值的准确度进行报告。

(五)精密度

精密度的定义是在相同条件下各个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统计学上称其为离散程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以及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其结果。实验精密度的优劣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第一、数据的重复性,即同一实验条件下同一检测人员测定数值的精密度。第二、数据的中间精密度,其主要考量的是相同实验室条件下,不同的检测人员及不同的仪器使用给结果造成的偏差。第三、数据的重现性,其主要是针对不同实验室、不同实验人员分析结果的差异性进行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存在法定标准或业界标准的化学药品,在进行分析方法验证时,需要对其数据的重现性做一个全面地考量,以确保该方法切实可行。

(六)检测限

检出限指的是验证方法能够检测到式样中被测物含量的最小值。检出限一般有一定的范围,而不一定是某个确定的数值。检验方法的检出限是为了考察该方法的灵敏度,是对其检测能力的一种考量。化学药品检验方法必须保证一定的检出限,确保药物中的杂质能够被定量测定,从而才能实现对其的质量控制。

(七)定量限

定量限针对的是检测方法中的定量检测,它考察的是试样中被测物能够被定量测定的最小值,体现的是检测方法定量检测的灵敏性。定量限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较高,通常用于杂质含量很小的杂质定量试验中。

(八)耐用性

耐用性的检测结果体现的是分析方法在实验条件发生微小变动时受影响的程度,其目的是考察化学药物分析方法的抗干扰能力。实验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验参数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以液相色谱实验为例,其中流动相的组成、液体的流速、溶液的PH值、色谱柱的柱温等对实验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性。

(九)系统适应性

系统适应性主要是针对实验仪器而言的。在进行方法验证时,有必要考察分析设备、电子仪器的系统对于分析检测的适配性,将其与实验操作和测试样品当做一个完整的流程来进行系统性评价,以便确定仪器用于该实验时的最佳参数设置,这都需要根据化学药品检测所采用的方法类型进行测试。像色谱法、原子分光光度法这些对于仪器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实验,都应该进行系统适用性验证,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三、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评价

(一)方法验证的评价要点

化学药物方法验证的评价要点有以下5个:第一、明确方法验证的目的性;第二、评价验证内容的全面性;第三、检测方案的系统性及其可行性;第四、评估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及其合理性;第五、严格落实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二)方法验证需要注意的问题

1、杂质的定量方法检验

杂质的定量检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外标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已知杂质进行质量控制,便捷且准确度高。第二、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该方法也适用于已知杂质的质量控制,其相应响应因子的范围应该落在0.5-1.5这个区间。可以采用杂质对照品法或者通过调整检测波长对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实验的参数要求。第三、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该方法相对于前面两个有比较严格的使用条件限制,即须假定杂质的响应因子与主要成分的响应因子相同,同时响应因子的数值范围要落在0.9-1.1这个区间内。第四、峰面积归一法。这个方法现在已经很少应用于化学药品的杂质定量测定中,主要原因是该方法在进行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得出的结果准确性较差。

2、检测方法的再验证

当化学药品的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发生改变,或者药物的制剂处方发生了变化,又或是药品的分析检测方法发生改变时,都需要对检测方法进行再次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方法验证要根据化学药品的检测要求及实验室条件确定合理的检测内容,并在药品的成分或是分析方法改变时做出及时地调整,进行方法的再验证,以保证试验的严谨性。
四、结语

化学药品的检测马虎不得,而药品的质量检测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方法验证有效保证了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及其结果的准确性,故要将方法验证贯穿于药品研发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水鑫.试论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J].经验交流,2016:146

[2]霍秀敏.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10):883-886

[3]陈震,张培培.化学药物药学审评策略的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10):81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