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葡萄胎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加强对葡萄胎的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定期随访,减少恶变机会,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科住院治疗的11例(部分性葡萄胎9例,完全性葡萄胎2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清宫、二次刮宫,11例患者均治愈,随访1~3年均健在,无一例死亡。结论葡萄胎患者宜早诊断,早治疗,定期随访非常重要。

  • 标签: 葡萄胎 清宫 治疗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虎门镇虎门医院和太平人民医院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房葡萄球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ICU病房2009年1月-2013年12月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葡萄球菌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ICU病房共检出葡萄球菌70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74株(占67.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9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3株(占33.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96.1%。居前三的标本来源为呼吸道、血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85.4%,7.8%和4.1%。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全敏感,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ICU病房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MRSA、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趋势,应依据药敏结果来选择用药。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葡萄球菌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葡萄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葡萄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然后得出结论。结果患者在治疗以及护理之后,全部患者都为HCG(人绒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正常,并且全部患者治疗成功,治愈率达到100%。结论对于葡萄胎患者来说,应该早诊断并及时治疗,患者稳定的情绪对治疗和护理有非常大的帮助。患者住院期间未有感染现象,并且可以掌握自我护理技能以及正确的避孕措施。

  • 标签: 葡萄胎 临床护理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夫西地酸对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9月葡萄球菌感染病人73例(男性5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5岁(18—60岁),单用或联合应用夫西地酸静脉滴注,每天3次,疗程7-21天。结果应用夫西地酸的总有效率为90%。结论夫西地酸是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 标签: 夫西地酸 葡萄球菌感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侵蚀性葡萄胎又称恶性葡萄胎,能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并发子宫外转移者。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行为,恶性程度一般不高,大多数造成局部侵犯,仅4%患者并发远处转移,预后较好。侵入肌层的绒毛继续发展可穿破子宫肌壁及其血管,造成腹腔内大出血或阔韧带血肿,并可随血流转移到阴道、肺及其它器官,形成局部组织的破坏与出血。多发生于葡萄胎排除后1年内,1年以上可发展为绒癌。

  • 标签: 侵蚀性葡萄胎治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意大利锡耶纳诺华疫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发现了针对流行病相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非常有效的疫苗,这个疫苗结合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病机制中已知的发挥不同的作用的5个保守抗原。这篇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临床医学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便是耐多种药并导致疾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日益盛行。之前已有研究表明有些抗原具有表面因子和分泌因子,能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因子。这次研究人员使用了分泌因子——α溶血素(Hla)、essextracellularA(EsxA)、essextracellularB(EsxB);两个表面因子铁氧肟酸盐摄取D2和保守葡萄球菌抗原1A。这些抗原被修改利用成疫苗组分,因此研究者命名此疫苗为4组分-葡萄球菌联合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侵蚀性葡萄胎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以病人为中心,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按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实施系统地整体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化疗期间地护理,转移灶地护理。结果使患者能够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获得身心各方面的康复。

  • 标签: 侵蚀性葡萄胎 循证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照护对葡萄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葡萄膜炎患者1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理照护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期间,观察组复发6例6眼,比率为6.31%,对照组复发19例20眼,比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照护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复发比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行采纳应用。

  • 标签: 护理照护 葡萄膜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葡萄胎采用预防性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清宫治疗,化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预防性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化疗组患者发生病变率11.8%低于对照组14.7%,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恢复正常,血HCG值降至正常。化疗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但停药两周后副作用症状全部消失。结论葡萄胎采用预防性化疗,在防止恶性的突变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存在风险,不推荐常规应用,住院应用后应给予密切的随访观察。

  • 标签: 预防性化疗 葡萄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提供指导。方法收集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药敏率、科室分布、标本分布特点。结果14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患者,(MRSA)76株(53.5%)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66株(46.5%);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未发现对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MRSA表现为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应按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烧伤科、神经外科严格无菌换药,换药后污物立刻装入专用污物袋。有专人运输、灭菌。

  • 标签: MRSA MSSA 药敏率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胎术后化疗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将本科2012年2月—2012年7月收治的葡萄胎术后化疗患者10例,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引进循证护理理念,制定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实践。结果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葡萄胎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以调整患者异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结论对葡萄胎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患者能坚持化疗,可提高化疗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葡萄胎 化疗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科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近况和10年药敏变迁,为临床控制该类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92例表皮葡萄球菌(SE)药敏结果(A组),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60例SE药敏结果(B组)进行总结和对比。结果近几年小儿感染SE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并发现1例对万古霉素中敏SE菌株,但所有SE对利奈唑胺、奎努普汀/达福普汀敏感。A组SE对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西丁、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等常用针对球菌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B组有显著增高(P<0.05),对利福平、氯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等耐药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近年儿科感染SE对多种常用抗革兰阳性球菌的药物耐药率逐步升高,应及早做细菌培养并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对重症感染和对苯唑西林耐药者及时选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治疗。

  • 标签: 表皮葡萄球菌 细菌学技术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07年7月-2012年3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1例葡萄膜炎患者,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41只眼),对照组34例(38只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37例患者中,治愈22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1.9%,对照组34例患者中,治愈17例,好转7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0.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显著优于西医治疗,P<0.05。

  • 标签: 葡萄膜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及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K一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结果所有156株葡萄球菌中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cMLS)为88株(56.4%);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iMLS)为37株(23.7%);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阴性(MS)为31株(19.9%)。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进行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以免出现错误的药敏结果,而误导临床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链阳霉素B类(MLS)抗生素。

  • 标签: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D 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β-溶血素基因以及α-溶血素基因分布情况。方法分离生牛乳、人体化脓组织以及生鲜肉等5种不同来源的3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溶血素基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有3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被检出含有溶血素基因,总检出率达97.5%(321/320),其中β-溶血素基因检出率72.5%,α-溶血素基因检出率为94.2%。结论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检查几率不同,且针对β-溶血素基因以及α-溶血素基因的检查几率也不相同,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溶血素分布会因来源的不同存在差异性。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素基因 分布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分析。结果MRSA的检出率为34.13%(43/126),多数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较为敏感。结论MRSA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

  • 标签: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探讨大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以大蒜素和罗红霉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拉定对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大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很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素提取物的耐药率较低。大蒜素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有强力抑制作用。

  • 标签: 大蒜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女性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Idiopathicuvealeffusionsyndrome,IUE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青年女性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IUES)的临床病案。结果3例IUES患者均为青年女性,并对这3例患者进行组织学检查巩膜增厚,巩膜组成纤维增粗,并且排列疏松紊乱。病案2右眼实施巩膜瓣下巩膜切除手术3周以后,其矫正视力至0.25,并且隆起的脉络膜以及视网膜均恢复至平伏状。结论IUES亦可发生在青年女性中,该病的发病原因与巩膜异常病变有关系,而巩膜瓣下巩膜切除手术是有效治疗IUES的一种方法。

  • 标签: 青年女性 葡萄膜渗漏综合征(IUES) 脉络膜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