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加味清眩降压汤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9年2月--2020年12月的高血压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加味清眩降压汤治疗和使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治疗后舒张压指标、收缩压指标对照中,一组分别是76.35±8.24(mmhg)、119.51±12.64(mmhg),二组分别是87.16±9.53(mmhg)、132.09±14.87(mmhg),(t=7.616,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中医症候治疗有效率、眩晕症候治疗有效率对照中,一组分别是91.89%、94.59%,二组分别是75.67%、78.37%,(x2=18.619,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加味清眩降压汤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眩晕症 中医症候 加味清眩降压汤
  • 简介:【摘要】总结周玉祥教授医治痔病(湿热下注)的经验。周玉祥教授系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内知名痔科专家。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病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常州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1996至1998年曾赴阿联酋中国医疗中心、中国协和医疗中心工作。四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中医各科临床、科研和教学经验,尤其擅长中医肛肠科。周玉祥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各种肛周疾病,通过多年临床总结,结合微观辨证,认为瘀热搏结是痔病发生及发展缠绵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重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提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痔病(湿热下注),并善于结合微观辨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特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 标签: 龙胆泻肝汤 湿热下注证 痔病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温脾养胃活血通络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2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基础组与观察组,每组66例。基础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温脾养胃活血通络汤,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基础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6.36%,观察组是96.9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温脾养胃活血通络汤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切实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温脾养胃活血通络汤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急性期后风痰上扰引起的眩晕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后风痰上扰眩晕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干预。评估患者的眩晕症状、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治疗组在眩晕控制、生活质量提升及对中医护理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不仅减轻了眩晕症状,并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脑梗死 风痰上扰 眩晕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信号特征识别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电信号对于心血管疾病诊断具有较大作用。结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近年最有发展前景的一项新兴技术,随着社会的需求,研究技术不断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享受生物识别技术的快捷与便利是现代科学的体现,心电图自动分类方法的准确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运行时间仅用几秒到十几秒。研究提高了心电图分类的速度和准确率,可针对心脏疾病进行快速和准确地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和实用价值。

  • 标签: 心电信号 特征识别 心血管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验证持续右容量监测参数准确性研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45例心脏手术患者,对患者采取两种方法分别监测右容量参数,对照方法为采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实验方法为采取容量性肺动脉导管监测右容量参数,对比两组的右射血分数、右室舒张末期容量、右室收缩末期容量等数据。结果在基础值的基础上对患者增加容量负荷,观察两个方法监测的数据变化,与基础值相比,两组数据变化,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方法与对照方法相比,两组数据的变化,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种监测方法的相符程度,两种方法监测数据的相符性较高。结论持续右容量监测参数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监测的参数变化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一致,准确性较高,参考价值较高,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的容量变化,数据准确性较高。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持续右心容量监测 参数 准确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双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6例临床观察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共计46例,偶数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式,各组均占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治疗了患者的躯体疾病,还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情绪显著缓解,总的来说,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

  • 标签: 双心疗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参芪益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8.3-2019.12内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63例,常规西药)和观察组(67例,西药+参芪益汤加减);观察临床疗效、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较对照组高(97.01%vs85.7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LVEDD 较低,LVEF较高,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建议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联合参芪益汤开展加减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并改善其心功能。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参芪益心汤 加减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十年推拿治疗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服务平台所收录的,推拿或以推拿为主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观察期刊文献,对地点、病例数、治疗方法、操作部位、经络、腧穴等进行整理、挖掘,总结。结果:检索符合要求期刊文献28篇,脾两虚型不寐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推拿联合针刺、艾灸、中药,操作部位以头面、腰背为主,推拿手法多以按揉、推法、揉法等为主,督脉、任脉、足太阳经脉是治疗脾两虚型不寐的重点经脉。结论:原发性脾两虚型不寐临床治疗多以推拿结合其他疗法干预,头面、腰背部为重点操作部位,手法多采用按揉法,督脉、膀胱经是治疗首选经脉。

  • 标签: 推拿 心脾两虚 不寐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应用麝香保丸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21年8月开展,至2023年7月结束,选取研究期间于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50例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和麝香保丸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明显较高,P<0.05。经治疗,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胸闷胸痛和呼吸不畅发作次数较少,P<0.05。用药后不良反应对比中,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麝香保丸,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胸闷胸痛呼吸不畅等症状改善明显,同时相比单一西药治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并进行推广。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西药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选针灸治疗脾两虚失眠症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方法:选择58例来我院就诊的脾两虚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分别采取西药治疗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针灸治疗 心脾两虚失眠症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四个一”服务融入暖护理在TKA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19年7月接受TKA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2021年3月~2021年6月接受TKA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手术室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四个一”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麻醉医师对患者苏醒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疲乏量表(BFI)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P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四个一”服务融入暖护理在TKA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19年7月接受TKA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2021年3月~2021年6月接受TKA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手术室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四个一”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麻醉医师对患者苏醒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疲乏量表(BFI)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P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颈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颈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针刀整体松解术和针灸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VAS)、颈综合征症状评分、比较两组腰椎生理曲度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颈综合征症状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腰椎生理曲度治疗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综合征疗效显著。

  • 标签: 针刀整体松解术 针灸治疗 颈心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和讨论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梗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梗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进门球囊扩张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进门球囊的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梗患者的抢救护理中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有利于优化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继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 急诊心梗患者 抢救护理效果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新产程标准联合胎监护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分娩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以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为标准联合使用三级胎心率模式监护产程;对照组采用旧产程标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助产情况、产妇的母婴结局、剖宫产原因。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和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产后尿潴留率、新生儿肺炎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母体产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剖宫产原因中,观察组潜伏期延长率、活跃期停滞率、第二产程延长率均低于对照组,因胎儿窘迫而剖宫产的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初次分娩产妇,给予新产程标准联合胎监护可改善其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胎心监护 初产妇 分娩结局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查雷火灸联合针灸辅助小建中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的疗效。方法:将1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小建中汤治疗,治疗组1为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治疗组2为中药联合雷火灸治疗,治疗组3为中药联合针灸辅以雷火灸治疗。治疗14天后,分析对比4组实验中医候积分变化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14天后,4组患者治疗后中医候积分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小建中汤,雷火灸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肾实施艾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对中医症候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的中医候积分,治疗前的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对比结果显示(p0.05),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显示(p

  • 标签: 艾灸 康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运动功能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17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AECOPD患者纳入研究,经中医辨证均为痰热壅肺型,并以在本院建档单双日均分成AB两组。两组患者均展开常规对症治疗,B组添加定喘汤治疗,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