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作者: 刘军祺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17-06-16
  • 出处:《中国蒙医药》 2017年第6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坦索罗辛联合热淋清在ESWL术后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5例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与联合组(42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促进排石,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淋清颗粒,观察两组排石疗效。结果:联合组排石时间平均为(3.8±1.6)d,对照组排石时间平均为(5.3±1.9)d,两组平均排石时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联合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更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采用坦索罗辛联合热淋清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促进输尿管结石患者排石,提高结石排净率,同时肾绞痛发生率更低,应予以推广和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多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期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早期周围期小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实施多螺旋CT检查。分析60例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60例早期周围期小肺癌患者均可见典型影像学征象。结论 多螺旋CT技术可以在早期周围期小肺癌的诊断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技术 早期周围期小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0CT检查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过程中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2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在320CT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配合及检查后的护理要点。结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完成检查,其获取图像质量好,诊断准确率高,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完善检查前准备、严密检查中和检查后的护理工作,是320CT检查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取得成功和获取优质影像的关键因素之一。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67%,据统计每年在我国约10~15%[1]的增加率。目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辅助诊断包括心脏的Χ线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以及心血管造影等诊断方法。特别是心血管造影仍是诊断复杂心脏畸形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但心血管造影创伤大、患儿长时间平卧、耐受力及检查的时间长,检查后肢体活动受限且需长时间卧床,致不能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今年来,随着320CT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使得一种崭新的检查方法应用于婴幼儿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中。其创伤小、方法简单、时间短、痛苦小、诊断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在检查中的良好的护理干预,是保障检查的成功率,获取得高质量的图像的重要条件。

  • 标签: CT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检查过程中 护理干预
  • 作者: 刘军祺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17-07-17
  • 出处:《中国蒙医药》 2017年第7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坦索罗辛联合热淋清在ESWL术后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5例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与联合组(42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促进排石,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淋清颗粒,观察两组排石疗效。结果:联合组排石时间平均为(3.8±1.6)d,对照组排石时间平均为(5.3±1.9)d,两组平均排石时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联合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更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采用坦索罗辛联合热淋清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促进输尿管结石患者排石,提高结石排净率,同时肾绞痛发生率更低,应予以推广和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痰手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舒适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COPD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两组均予以对症处理,辅以振动痰机痰处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特色手法干预,检测两组干预前后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1秒用力呼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观察两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比较两组痰效果,观察患者鼻腔舒适度。结果干预后,两组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均上升,观察组各指标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气短、咳痰、胸闷、咳嗽各症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痰难度、痰性状、痰黏度、昼夜痰量各维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腔舒适度0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Ⅰ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痰手法可改善COPD急性期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提高舒适度,优化呼吸功能,提高痰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期 排痰 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