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开引流术配合脓生肌中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切开引流(挂线)术配合脓生肌中药和单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创面红肿评级、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术后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VAS评分4.7±0.8分,创面红肿评级1.2±0.3分,创面腐肉脱落时间3.2±0.7d,术后愈合时间15.4±1.8d;对照组患者平均VAS评分5.6±0.4分,创面红肿评级2.8±0.7分,创面腐肉脱落时间3.9±0.5d,术后愈合时间20.8±2.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引流(挂线)术配合脓生肌中药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疗效显著,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创面愈合更快,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切开引流 排脓生肌中药 高位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诊断时,德国西门子64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20例的病例资料,对其进行德国西门子64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检查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德国西门子64螺旋CT血管造影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5.0%、100%、95.0%。结论应用德国西门子64螺旋CT检查脑动静脉畸形的检查效果好,可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首选方法,该检查的缺点在于不能显示供血动脉的细小分支。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 脑血管造影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螺旋CT联合X线平片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多螺旋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单一诊断价值和聯合诊断价值,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结果CT检查可知,12例为腰间盘L3~4,46例为腰间盘L4~5,28例为腰间盘L5~S1;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CT诊断为极外侧型、椎间孔型、旁侧型以及中央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88.9%、96.6%、100.0%;X线检查可知,7例为腰间盘L3~4,19例为腰间盘L4~5,11例为腰间盘L5~S1;与术后结果比较,多螺旋CT联合X线平片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CT检查为96.5%,X线平片检查为43.0%,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螺旋CT联合X线平片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排螺旋CT X线平片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在窦口-鼻窦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接诊的2017年5月接诊的鼻炎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使用16螺旋CT进行扫描,使用多平面重建法,观察钩突、鼻中隔、鼻中甲的形态、结构和变异情况,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58例,预期CT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就MPR重建法能够获得患者清晰的冠状面图像,清晰的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解剖和变异情况。病变组患者的OMC解剖变异发生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鼻中甲气化的出现率最高,钩突气化的出现率最低。结论使用16螺旋CT检测能够获得清晰的OMC图像和解剖变异,慢性鼻窦炎与OMC解剖变异有一定关系。

  • 标签: 窦口-鼻窦复合体解剖变异 慢性鼻窦炎 16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脉冲法对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管道堵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00例患者治疗过程,所有患者均采用VSD负压吸引术治疗。根据冲洗方式的差异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新型脉冲法,B组采用传统直冲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管道堵塞情况、VSD维持时间、VSD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及人均住院费用支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SD期间发生管道堵塞概率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VSD持续时间比较,A组明显长于B组(P<0.05);VSD更换次数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创口愈合时间比较,A组明显短于B组;人均住院费支出情况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使用新型脉冲法对预防管道堵塞效果显著,明显提升了持续引流时间,降低了更换率,加快了患者创面愈合速率,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脉冲法 负压封闭 管道堵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多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与双气囊小肠镜(DBS)在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例既往接受DBS和MDCT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采用DBS方式,20例患者均被诊断为不典型小肠梗阻患者;安全性方面,1例经口进镜患者诉咽部疼痛轻度,1例经肛进镜患者出现便血。采用MDCTE方式,20例患者中16例患者被检测出有阳性表现。未出现不良事件。对于采用MDCTE检测未出现阳性表现的4例患者,进一步采用DBE检查,发现,其中2例小肠梗阻并黏膜水肿,2例为小肠瘢痕狭窄。结论针对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MDCTE是良好的筛查手段,DBE是良好的确诊手段。

  • 标签: 小肠梗阻 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 双气囊小肠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针对性气道护理的痰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气道护理,并比较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的痰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死亡率及ICU入住时间。结果观察组重症颅脑患者经护理干预的痰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ICU入住时间亦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针对性气道护理的痰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气道护理 排痰 肺炎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续心血量监测技术血液流动力学监测与床旁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多参数无创监测,观察组患者应用床旁超声与续心血量监测技术血液动力学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检测指标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超声图像特征差异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AP、PaO2/FiO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HR与EVLW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续心血量监测技术血液流动力学监测与床旁超声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续心排血量监测 血液流动力学监测 床旁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