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构性心理干预对于胃癌术后营养不良病患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胃癌术后营养不良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患给予结构心理干预,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抑郁评分为1.60±0.38,焦虑评分为1.46±0.27,恐惧评分为1.26±0.28,恶心呕吐评分为1.17±0.33,疼痛评分为1.88±0.69,食欲丧失评分为1.44±0.55。结论结构性心理干预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法能够改善胃癌术后营养不良病患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构性心理干预 胃癌 营养不良
  • 简介:目的:形脏、神脏、"器"的概念和解剖。方法:研究《内经》中三者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比体内类似"器"的解剖结构。结论:形脏(四),就是指心、肺、肝、肾四脏的实体;《内经》里有一个被命名为"器"的人体解剖的概念,其结构就是以经肝门静脉回流静脉血的器官为主体,合并尿液的排出通道而构成的器官组合体。在四形脏和"器"内,各存在着一个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微观结构,这种结构就是神脏(五)。据此认为,《内经》对脏腑,在实体认识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基于微循环的微观认识:神脏(腑)。

  • 标签: 中医基础 内经 形脏 神脏 解剖学
  • 简介:20世纪中期,远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即被运用于临床乳腺肿瘤的早期筛查,经过60多年临床研究,该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通过科技文献检索,有关报道不下百余篇,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诊断乳腺疾病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上优势已凸显。以往的检测注重观察乳房局部的热态或局部淋巴结的反应,而中医认为乳腺疾病的发病与全身脏腑功能活动紊乱,特别是肝脾胃等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 标签: 乳腺肿瘤 经络穴位 红外成像
  • 简介: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医药卫生领域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及构成要素。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能力、医药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别是医药院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能力结构的4个维度模块,每个维度又有具体的构成项目。据此提出合理设置培养方案的能力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建议,以期完善医药类院校公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医药类院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复合型人才 能力结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针刺法病灶治疗颈源性痛疼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天麻素片及芬必得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解剖结构行针刺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自评分数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经相应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VSA(2.1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0.71)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0,P=0.003)。结论:于颈部解剖结构基础之上行针刺病灶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疼疗效较为理想,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于颈源性头痛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颈部解剖 针刺 颈源性头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针刺法病灶治疗颈源性痛疼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天麻素片及芬必得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解剖结构行针刺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自评分数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经相应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VSA(2.1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0.71)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0,P=0.003)。结论:于颈部解剖结构基础之上行针刺病灶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疼疗效较为理想,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于颈源性头痛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颈部解剖 针刺 颈源性头痛 应用效果
  • 简介:通过学习《针灸临床技能实训》下篇"针灸临床诊治思维",体会到该书有以下主要特点:突出针灸四诊特点,强调经络腧穴诊察;注重中西医结合,适应现代临床需求;旨在探讨建立针灸特色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学生形成具有针灸特色的临床诊疗思维模式。该教材突出了以实践技能为主线,以临床思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临证分析能力有较大帮助。

  • 标签: 针灸 临床 技能实训 诊治思维 辨证论治
  • 简介: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实践教学面临重重困难,模拟实践的方法无疑是《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尝试。本文在分析了实施模拟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索了有效实施《概论》课模拟实践教学保障措施。

  • 标签: 模拟实践教学 保障机制 实效性
  • 简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国高校公共必修课程,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创新,增强特色,发挥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能够突破自身局限,实现外在发展,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与思路、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能为新形势下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供一些探索的路径和发展的经验。

  • 标签: 思政课 基础课 创新
  • 简介:目的:探讨军蛭煎剂对小鼠胸腺、脾脏重量指数及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6月龄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VE胶丸组(20mg/kg)、军蛭煎剂大剂量组(56.8mg/kg)、军蛭煎剂中剂量组(28.4mg/kg)、军蛭煎剂小剂量组(14.2mv,/kg)。模型组和给药组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125mg/kg,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5W.5W后取材,称重,制备光镜标本。用电子天平称胸腺、脾脏湿重,以每10g体重中胸腺或脾脏所占重量(mg/10g)表示胸腺、脾脏重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军蛭煎剂各剂量组和VE胶丸组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增加,脾脏显微结构改善。结论:军蛭煎剂具有改善D-半乳糖致衰小鼠免疫器官结构的形态学损坏,提高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的作用。

  • 标签: 军蛭煎剂 实验研究 延缓衰老 免疫器官
  • 简介: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是国内医务工作者以及在校医学生论文写作中的一大难点。目前,有关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时态用法角度探讨结构式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教学,为医学论文摘要写作教学提供新视角和尝试。

  • 标签: 时态 医学论文 英文摘要 教学法
  • 简介:《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11月20日讯: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相关要求、加快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建设、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要求逐步构建体现中医药特点规律、符合中医药发展要求的政策体系,不断适应和引领中医药发展新常态,促进中医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

  • 标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政策 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发展 治理能力 现代化
  • 简介:通过回顾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提出该体系从形成至今只经历了一次革命,在近现代科学(含医学)为世界主流科学的背景下,近百年来中医学虽然经历了3次大的浪潮,但并没有形成科学革命意义上的二次革命。目前中医的处境是,一方面,处于前现代化期,与现代科学相对表现为另类性、异质性、封闭性、排异性;另一方面,与新起的后现代科学之间又表现出某种超越时空的高度契合性与一致性。中医学二次革命的外部条件已届成熟,时代要求中医学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循环。由于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结构性缺陷,必须先行对其体系框架进行一次大的重整建构。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重构3个体系,即“原创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Ⅰ)、“传统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2)”与“现代中医学体系”(全称“现代中医人体生命大科学体系”,简称中医学体系3)。体系1、2先行进行解构与重构,体系3是在传承体系1、2学术主体基础上的扬弃,是一种创新建构。第3体系分为中国人体生命暂聋部娄、理论中医学部娄、基础中医学部娄、应用中医举部娄、中医工程技术举部娄5大部类。

  • 标签: 中医学理论体系 重新定位 体系重构 必要性 框架结构模式 建构方法
  • 简介:2011年3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召开全国中医院校管理学院院长座谈会,讨论建构中医药政策体系框架研究问题。此次研讨会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申俊龙院长主持,校党委黄成惠书记、黄桂成副校长、

  • 标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政策体系 南京中医药大学 管理学院 中医院校 座谈会
  • 简介:建立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训练等四大模块的临床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提高中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运用计算机模拟训练系统、标准化病人、技能操作模型、高级综合技能训练系统、诊疗器械设备、中医临床研究项目等六大临床实验教学载体进行临床实验教学,从而全面培养学生"五大临床能力",使临床实验教学真正成为临床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教学过渡的桥梁。

  • 标签: 教学改革 临床技能 实验教学
  • 简介: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外围是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市场的需要,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设置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卫生事业建设及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的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这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的问题。三者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面向21世纪,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确定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必须融入新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成果,同时必须谨慎对待中医学这一超稳态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部课题“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我校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了13所有代表性的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到招生就业、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等各个方面,调研对象有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医师与医务管理人员、高年级学生。其次,我们研究了50年来教学计划的调整情况及其存在的利弊,从中分析对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

  • 标签: 中医药教育 教学改革 政策法规 影响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