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亲肾移植过程中引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开展亲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中选出6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则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率、术后各项恢复时间、腹胀程度和精神状态。结果研究组无腹胀患者比率为35.48%(11/31),明显高于对比组9.68%(3/31);研究组精神状态良好患者比率为41.94%(13/31),明显高于对比组6.45%(2/31)。同时研究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比组,各项术后恢复时间也短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利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有效提升亲肾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缩短其术后住院和恢复时间,并能降低患者术后不适反应。

  • 标签: 亲体肾移植 快速康复外科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牙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改善作用及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口腔修复患者共9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实施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口腔修复前牙体制备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48例(常规制备)、观察组46例(优化制备)。比较患者口腔修复效果差异。结果:口腔修复治疗3月、6月复诊时,观察组口腔修复有效率、口腔修复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月时,口腔功能评分(语言:16.85±2.09分、咀嚼:16.75±1.22分)均升高,观察组口腔修复治疗用时(28.02±4.52min)降低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现今,医共模式下双向转诊是医疗改革的一个重点工作,且我国双向转诊计划还在发展中,需不断进步。为此,本文将综述医共模式下双向转诊的现状、双向转诊条件、全程跟踪管理等内容,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 标签: 全程跟踪管理 双向转诊 医共体模式
  • 简介:摘要根管预备实验教学是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前教学中的重点几年点内容之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缺少直观的感觉和认识,面对操作时,仍然感到无从下手,无法将理论课学到的知识在真实的牙齿上体现出来。所以针对学生的迷茫,需要教给他们一种简便易行多操作的教学方法。准确地进行根管预备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否则会给随后的根管充填带来许多障碍,增加额外的操作难度和出现意外的几率。如何安全顺利地进行根管预备教学,保持根管原始形态与锥度,同时又不磨除过多的牙组织与器械的分离是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将我们总结的教学经验对牙牙髓病课教学工作有帮助,较好地完成了根管制备的临床前教学工作。

  • 标签: 牙体牙髓病学 根管制备 实验教学 口腔医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06-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婴幼儿急性扁桃炎的治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儿科治疗急性扁桃炎的婴幼儿共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另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记录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在治疗急性扁桃炎时可以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率。这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奥硝唑合剂在牙牙髓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 2019年4月-2020年11月本院70例牙牙髓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填充治疗与奥硝唑合剂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是94.29%,对照组是74.29%,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牙体牙髓病变 奥硝唑合剂 常规充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苏诊治措施在产科运转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以及其在失血性休克诊治中所产生的诊治效用。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择的探索时间区间为2019年2月-2021年1月,通过区间法完成在我院产科接受诊治的失血性休克病患样本共126例,根据其所接受的诊治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共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充分组和限制组,充分组失血性休克病患所接受的诊治方案为传统诊治方案,限制组失血性休克病患所接受的诊治方案为限制性液体复苏诊治方案,完成两组病患诊治数据的收录工作并对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限制组病患的复苏诊治效用显著优于充分组病患,诊治过程中,限制组病患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充分组病患。结论:在产科运转的过程中,对复苏诊治措施展开有效的应用,失血性休克的诊治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有利于产科诊治工作整体安全性的提升,建议在产科运转过程中展开进一步应用。

  • 标签: 液体复苏 产科 失血性休克 效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长蛇灸法与常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临床收治的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长蛇灸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0.5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abilityindex,OD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均有好转。两组组间对照,试验组短期内临床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长蛇灸在短期内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状况,减少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 标签: 长蛇灸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法医上经常需要鉴定胸腰椎骨折的原因,进而确认胸腰椎骨折是否和对应案件具有一定联系。胸腰椎骨折和年龄具有密切联系,我国处于老龄化严重时代,老年人群的胸腰椎骨折原因判断难度高,法医就需要和影像学诊断技术以及骨密度测量技术相结合,将骨质疏松对胸腰椎骨折的影响进行排除,这样方可确认外伤是否是胸腰椎骨折导致双下肢瘫痪的直接原因。本文,通过提出胸腰椎骨折的法医鉴定的真实案例,分析法医对胸腰椎骨折导致双下肢瘫痪的鉴定,为相关案件人员的损伤评估提出理论基础。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双下肢瘫痪 法医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分别应用椎成型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我科室的60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展开研究,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单侧穿刺经皮椎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n=30),双侧穿刺经皮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展开分析。结果 手术用时、骨水泥用量情况对比,指标值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PKP)的应用效果。方法: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取样65例,双盲信封法分组,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02月给予PKP治疗(n=34,试验组)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n=31,参照组),对比中线高度、伤椎前缘、ODI评分、Barthel 指数。结果:治疗1年,试验组中线高度(25.87±1.43)mm,伤椎前缘(24.89±0.87)mm,Barthel 指数(81.89±4.77),比参照组高,ODI(34.47±4.83)分,比参照组(42.18±4.70)分低,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应用PKP术可优化疗效,减轻伤椎功能障碍,促进伤椎高度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功能障碍 压缩性骨折 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