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西汉时期平板范竖式浇注铸钱工艺中有不同的钱币腔设置和内浇道的形状,本研究通过计算机的流动模拟和凝固模拟技术,研究了钱币腔和内浇道对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钱币腔的不同设置埘允时间影响不大。2)钱币腔的不同设置对充过程产生影响,内郭正置的腔产生气孔等铸造缺陷的可能性增大。3)内浇道的形状对钱币腔的液流充时间和液流在腔中的流动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对凝周特征虽略有影响,但远小于钱币本身几何特征对凝固特征的影响。西汉中期起至晚期已基本采用内郭斜置的腔设置,表明古代工匠在西汉中期始已明了钱币腔的设置对充过程将产生影响,已能通过选择更好的钱币腔的设置来提高钱币的铸造质量。铸钱时,对缩短充时间的要求高于对充状态的要求,西汉中期以后多采用缩短充时间的内浇道形状以提高平板范竖式浇铸工艺的充满率,从而提高成品率。

  • 标签: 西汉 铸钱工艺 竖式浇铸 内浇道 计算机模拟
  • 简介:9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库木吐喇千佛洞及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第阶段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分别代表双方签字。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公使井出敬出席了签字仪式。

  • 标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签字仪式 合作协议 第二阶段 修复工程 石窟保护
  • 简介: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在任辅仁大学校长期间,曾经倾注巨大的热情访求金石书画,收集了包括陶瓷、青铜器、玉石、书画、拓片、造像、甲骨、纺织品等在内的文物数万件,这批珍贵的文物成了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博馆收藏的主体。在陈垣先生收集的文物中,历代官窑瓷器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一件黄釉红彩龙万寿盘,是伪满洲国时期的“官窑”瓷器。

  • 标签: 官窑瓷器 伪满洲国 双龙 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校长 历史学家
  • 简介: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县河镇基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清理了一批年代为秦至两汉时期的墓葬。其中M3年代为西汉晚期,为一座积石积炭墓.出土了陶器、铜器、铅器、铁器和石器等遗物。

  • 标签: 浙川县 双河镇基地 积石积炭基 西汉晚期
  • 简介: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浙川县河镇两汉基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共清理基葬72座,其中M51为一座字形土坑竖穴砖室墓,出土陶器、铜镜、五铢铜钱及铁剑等随葬器物103件,其中铜镜为纪年铭文镜,年代为东汉晚期。

  • 标签: 淅川县 双河镇基地 砖室基 东汉晚期
  • 简介:众所周知,铅同位分析在考古领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它的原理是,用铅同位的比值,如^207Pb/206Pb,208Pb/^206Pb等等,来分析和比较含铅的各种物质,以确定材料的来源等。有学者用此方法来分析后青铜时代埃及的铅矿、眼脸粉、铅金属、铜金属和铜合金、颜料(包括埃及蓝和绿釉料)、玻璃和彩陶等,取得了好结果。

  • 标签: 铅同位素 青铜时代 埃及 材料 铜合金 金属
  • 简介:铅同位研究显示,叶家山曾国铜器(有曾国族属铭文者)铅料可能有两种来源,其中大多数铅锡合金的铅同位特征与东秦岭地区铅矿有较高重合度;铜料来源尚难以确认,但与大冶铜绿山古矿区铜矿的铅同位素数据更为接近;其他族属铜器中,有使用与曾国铜器相同原料的情况,其他器物的数据则与之存在差异;商代风格器物中,多数为先周时期制作,个别器物的成器年代则已进入西周时期。本文通过与周邻地区青铜文化的比较,探讨了西周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青铜技术与文化联系及相互影响。论文指出,周王室对青铜物料资源进行了集中管控和配置,在周王室统筹下开展青铜冶铸生产并分配给各诸侯国,是这一时期青铜工业生产体系的主要形式。本文研究结果,还为深入认识曾国与其他族群或方国间关系、商末周初铸铜产业发展、西周青铜工业生产组织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冶金考古 叶家山墓地 西周铜器技术 曾国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青铜工业
  • 简介:~(87)Sr/~(86)Sr比值用来测定第6-11世纪,在东地中海地区的4个产地的玻璃。而其样品取自BetEliezer,BetShe'an,TelelAshmunein和Banias。样品分为两种:低氧化镁或泡碱玻璃和高氧化镁或植物灰玻璃。样品原件均为容器,或大块的未经处理的玻璃。样品经用金刚石丝处理表面后,取约100mg玻璃碎片,经仔细的清洁处理以除污染,在硝酸和氢氟酸中蒸煮,至于,再用级酸HNO_3及HCl改变氯化物,在2.5mol/LHCl中的溶液通过适当的阳离子交换柱,含微量的锶被收集,并在脱气单钽丝珠

  • 标签: 锶同位素 玻璃生产 拜占庭 测量分析
  • 简介: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博物馆的数量发展迅猛,其中县市级新增博物馆占了较大部分,是我国文博事业的生力军。目前亟待加强征集力度,强化基础科研工作。

  • 标签: 基层博物馆 馆藏 文物征集 科研工作
  • 简介:1973年5月,山东苍山城前村发现一座画像石墓,因墓内出土长篇题记,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题记中的诸字提出新解,并把现存墓葬和原题记所言墓葬进行了比较,认为后人对原墓进行了较大改动。

  • 标签: 山东 苍山县 画像石墓 题记 汉代
  • 简介:关于《山经》所反映的时代,地域及其成书时代,任乃强先生认为《山经》是采用了夏、商、周、秦、汉大约1500年中巫师、方士的记述;蒙文通先生认为《山经》以巴蜀荆楚为天下之中,且详记岷江中上游,应是接纳了巴蜀文化的楚国作品;谭其骧先生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根据不同地区记述详尽准确程度,“肯定顾颉刚的《山经》作者为周秦河汉问人说,否定蒙文通、袁珂的《山经》系楚人作品说”;常征先生则认为《山经》是“周官书”。

  • 标签: 方士 历史地理学 顾颉刚 蒙文通 楚国 记述
  • 简介:江苏省明清时期的建筑彩画是研究古代建筑彩画艺术发展、演变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其制作工艺继承和发展了宋代建筑彩画的官式作法,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作为江苏地区传统建筑彩画中彩画色彩重要组成的“色”,普遍存在有严重的褪变色现象,轻则影响了彩画的艺术效果,重则危及彩画的长期保存。为明确了解彩画中“色”发生褪变色的主要原因,在实地调查、传统工艺调查和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采集样品的科学分析检测,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色”颜料层褪变色最为明显是由于光照、高温高湿、氧化硫协同作用,其中颜料和胶料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所致。本文利用实验结果比对,分析了实际情况下“色”的褪变色病害,得出了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 标签: 彩画 二色 颜料 褪变色
  • 简介:正宗日遗址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团结村内,东距同德县城40余公里,遗址分布在黄河北岸的第级台地上,面积5万多平方米,涵盖了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等多个考古学文化,是目前黄河上游地区发现的

  • 标签: 宗日遗址 马家窑文化 彩陶盆 黄河上游地区 同德县 彩陶纹饰
  • 简介: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清水河南岸的阶地和缓坡上,是渭水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期,第一期为老官台文化,第期至第五期为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共发现240座房屋。房屋是史前聚落最重要的基本构成要素,对房屋进行分类是进一步探讨聚落形态的前提。

  • 标签: 大地湾 房址分类 仰韶文化 渭水流域
  • 简介:钱剑夫先生在《秦汉货币史稿》中说:“秦自商鞅变法,民富国强,其币制亦必有所更新。”①黄锡全先生在《先秦货币通论》中指出:商鞅第次改革中“统一度、量、衡制,‘平斗桶(斛)权衡丈尺’,其中当包括有统一货币之内容”圆。我们结合史料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探讨,初步认为:“调轻重”作为次变法中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可能是调整货币等级、开始发行一两圜钱的标志。

  • 标签: “商鞅变法” 货币等级 两型圜钱 秦朝时期 流通体制
  • 简介:巴林左旗道梁红山文化遗址细石器张景明一、前言道梁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敖包乡友好村西土梁上,东距乌力吉沐沦河公里,西北距林东镇约10公里(图一)。梁上地势平缓,地表散布有大量红山文化陶片和细石器。1990年10月,为配合集通铁...

  • 标签: 红山文化 白音敖包乡 石核 石镞 赤峰市巴林左旗 刮削器
  • 简介:本文通过对敦煌石窟壁画进行系统的调查,揭示出壁画图像所反映的古代伦理亲情下的儿童生活,指出在传统"好孩子"的观念下,传世文献中对母子天性及儿童在父母慈爱之下所享受的快乐和成长过程表现不足。

  • 标签: 敦煌石窟 壁画 儿童生活
  • 简介:四川西部兼及青海、甘肃,古称为蜀。蜀字意为大眼、独眼人。蜀与民通,民亦刺眼于额上,故蜀山亦称岷山。岷又写作汶,犹“大禹”字“文命”。禹即禺,亦即蜀(独)。蜀山即崇山、蒙山、钟山,取独(天柱)、崇高(嵩或音写为钟)、原始(鸿蒙)之意。实即五千年前的昆仑(崆峒、开明),二千多年前的“须弥”(其山如柱以通天界)。昆仑神宫可能是中亚(巴比仑)、印度(塞种文化)、

  • 标签: 蜀山 中国 婚姻制度 四川 历史发展
  • 简介:2011年8月29日,博州钱币学会届三次理事会暨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在人民银行博州中心支行召开。参加本次理事会的共17位理事,人民银行博州中心支行工会主任、博州钱币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平主持会议。

  • 标签: 常务理事会 钱币学会 博州 中心支行 人民银行 副会长
  • 简介:据1994年第2期《安徽钱币》载,河南汤阴刘屹华光生“收藏(有)两枚银币样铜币”。一枚为“北洋造库平七钱分光绪元宝”,一枚为1911年英国一元站洋。由于“此两钱与同期的银币对照形制绝同”,刘先生甚为不解:“(它们)是试铸币?还是充当大面额铜元参与流通?”

  • 标签: 铜币 银元 1994年 1911年 光绪元宝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