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制临百司纠绳不法'——唐代的监察机关唐承隋制仍置御史台为监察机关,掌按宪章肃正朝廷,纠弹百官,所谓'正朝廷纲纪,举百司紊失'。在隋朝及唐初,御史台只管揭发,并且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不需要举出什么证据,更不受理诉讼,所谓'但风闻弹事,提纲而已'。自

  • 标签: 监察机关 掌按 唐五代 官制 卿监 太府寺
  • 简介:唐五时期雕塑与绘制真容形成了广泛的社会风气,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僧人道士,甚至在平民百姓中亦颇流行此风。其中雕塑真容多限于帝王。由于此风甚盛,在朝廷中出现了专门的机构与职官,有画直、写真官、画真官、写貌待诏、画院祗候等不同职级,民间亦有专门从事写真的画工。绘制真容的目的有四:即追思与纪念、表彰、供奉与祭祀以及些其他用途。这种风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受佛、道偶像崇拜的影响,因此帝王与将相公卿之像多安置在佛寺、道观之中,希望能像神佛样长期得到供奉祭祀。至于民间,则是将其父祖之像供于堂屋,四时祭奠。这风气对后世影响甚大,甚至在少数民族中亦有影响,实为我国流传至今的画像风气之滥觞。

  • 标签: 唐五代时期 真容 写真 写貌 画院 偶像崇拜
  • 简介:30年徐要办《天地人》杂志,给朱光潜先后写了两封约稿信。朱光潜便于1936年1月7日夜里给徐写了封长信,约4000字。因信中谈论了不少问题而颇有价值。朱光潜说:“我常觉得文章只有3种,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语,其次是向个人说话,再次是向许多人说话。第种包含诗和大部分纯文学,它自然也有听众,但是作者的用意第是要发泄自己心中所不能不发泄的,这就是劳伦斯所说的‘为我自己而艺术’。这类的文章永远是真诚朴素的。第二种包含书信和对话,这是向知心朋友说的……这类文章的好处是家常而亲切。第三种包含切公文讲义宣言以至于《治安策》《贾谊论》之类,作者的用意第是劝

  • 标签: 朱光潜 《人间世》 30年代 小品文 徐訏 通信
  • 简介: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保存着几幅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绘制的、反映鸦片战争前后至民国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侵犯中国主权、蚕食中国领土、欺凌中国人民的卑劣行径以及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英勇事迹的地图。这类地图被称为“国耻地图”或“爱国地图”,是种“时事地图”。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写满民族自豪感的古今文献典籍中,在十几万种描绘中国大统山河的古今地图中,这几幅地图显得非同寻常。因为它们记录了近现代史上中国历经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践踏的耻辱和痛苦。武昌亚新地学社绘制、印刷并出版发行的《中华国耻地图》便是其中之。这幅《中华国耻地图》采用分省设色法绘制,几十年来依然保持着十分清晰的图案、文字和鲜明的

  • 标签: 30年代 地图 《塘沽协定》 中国领土 国家图书馆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 简介:部分我们谈到的东干族著名学者穆罕默德·亚斯佐维奇·苏尚洛、尤素卜·杨哈叶维奇·杨善新、老姐儿·塔伊洛夫娜·沈洛、哈桑·尤素洛维奇·尤素洛夫开创了东干本民族学者研究东干文化的先河。(《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他们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在东干族历史学、民族学及语言学方面。此外,他们还积极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东干族学校编写教科书,培训东干语教师。在他们的努力和带动下,从50年后期开始,东干学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50年末东干文报纸《十月的旗》的发行及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出版社系列东干文书籍的出版(既包括东干族著名诗人、……

  • 标签: 伊里亚斯·优苏波夫 法蒂玛·马凯耶娃 穆罕默德·哈桑诺夫 东干族 学者
  • 简介:二十世纪三十年初期,由于国际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与日本侵华的步步紧逼,大量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意识到发展中国航空事业不仅可以发展国民经济而且还可以巩固国防,这些看法逐渐汇集成了股“航空救国”思潮。学者、政府要人们普遍认为要使中国航空强大,需要统行政机关、多方筹集航空建设经费、培养航空人才、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尽管“航空救国”思潮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发展中国航空事业、培养人才和巩固国防等方面发挥了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受中国经济落后和政局动荡等因素的制约,“航空救国”思潮并未使中国走向富强。

  • 标签: 航空救国 民族危机 航空建设
  • 简介:感生神话在我国古籍中记载颇丰,有着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子羔》篇就有相关内容,将其和传世文献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究异说较多的禹、契、后稷三始祖感生神话的原始面貌和内在意义,本文从感生物和感生地点两方面切入,对此进行尝试研究。

  • 标签: 《子羔》 感生神话 后稷
  • 简介:本文依据俄罗斯最新公布的档案材料和权威单位公布的数据,对苏联“镇压反革命”内涵进行了考证,指出不能把俄文“镇压”词完全理解成“枪毙”,“镇压”实际包括死刑、监禁、流放和驱逐出境等几种形式;同时考证了被镇压人数的统计范围、政治犯含义及大清洗时间。并对运动中因“政治原因”而被判刑的总人数、被关押在劳动改造营的人数、被判死刑的人数、被流放和驱逐出境的人数、被强迫迁徒的富农及其家属的人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基本上摘清楚了苏联大清洗运动的总体情况,澄清了段历史真相。

  • 标签: 苏联 大清洗运动 镇压人数 政治犯 镇压反革命
  • 简介: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这40年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第三战机为代表的航空装备发展建设,是改革开放后军事装备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根据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当时的国情、国力,中央军委决策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方面坚持自力更生自主研制歼-10,另方面加强对外军事合作,引进俄罗斯先进战机苏-27,同步优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两种第三战机。

  • 标签: 第三代 战机 中国 跨越式发展战略 对外军事合作 改革开放
  • 简介:<正>的身世及获罪大归真相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妃衮,于天命五年(1620)被遣令大归(休回母家),其事散见于官稗野史之中。《清史稿·列传·后妃》中记叙衮曾辅佐努尔哈赤统女真各部,全文如下:“继妃,富察氏。归太祖亦在孝慈皇后前。岁癸已,叶赫诸部来侵,上夜驻军,寝甚酣,妃呼上觉曰:‘尔方寸乱耶?惧耶?九国兵来攻,岂酣寝时耶?,’上曰:‘我果惧,安能酣寝?我闻叶赫来侵,以其无期,时以为念。即至,我心安矣。我若负叶赫,天必厌之,安得不惧?

  • 标签: 福晋 太祖 努尔哈赤 大贝 皇太极 天命
  • 简介:在唐后期经五到北宋初期财政中枢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中,虽然唐未曾出现以名重臣主判三司的个别事例,后梁曾设置建昌宫使、国计使、租庸使分担了部分财政中枢的职权,但总体上看,唐末、后梁实行的仍然是宰相分判三司制。后唐才正式改行人专判三司制,但专判人选来源有多途,其职衔称号有多种;任命财政最高长官时,“判三司”与充“三司使”是两种不同的正式职街,轮流使用,但宰相被任命为“判三司”之后也可被称为“三司使”。后唐的人专判财政三司制显示出较高的行政管理效率,故为后晋、后汉、后周乃至北宋初期所继承。与此同时,专判者的权力逐步增强,地位明显提高。

  • 标签: 五代 后唐 财政中枢 管理体制 三司使
  • 简介:日本政府在1895—1945年间于台湾施行强而有力的殖民政策,使台湾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各层面都出现空前的明显变化,此变化甚至影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台湾。其中,在战后初期仍为台湾最重要产业的制糖业,则是于日治时期成长茁壮的。当时为了推动新式机械糖厂的顺利运作,对于蔗农的措施有欠慎重,因此在1920年先后发生了二林事件和凤山事件。二林事件中蔗农的抗争对象是林本源制糖会社,凤山事件则因陈中和新兴制糖会社的处置佃耕地而爆发,两个事件促使农民分别组织“二林蔗农组合”和“凤山农民组合”,后来扩大成为台湾农民组合,此组合之所以能出现,其推手则是李应章和简吉。他们当初所力争的不是传统中国常见的抗租、抗粮等租佃制度上的不平等,而是争取既有的耕作权与较合理的原料交易权,这是因为近代台湾新式制糖工业的出现,以及官方强力实行“原料采取区”制度,所导致的糖业资本家与蔗农之间的土地权益纠纷,使势力薄弱的蔗农警觉到团结的重要性。他们之所以能够警觉应该是地方精英极力呼吁的结果,并且也多多少少获得“胜利”,就此意义而言,简吉和李应章在1920年确实扮演了领导台湾农民运动的角色。

  • 标签: 农民运动 地方精英 简吉 李应章 台湾农民组合
  • 简介:1942年5月宋美龄在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新中国的出现》文,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在文中她陈述了对战后中国重建的政治诉求,集中反映了她对战后中国内政、外交的思考。宋美龄在战后内政、外交上的言行印证了文章的本质特征,即以维护蒋介石独裁、极权统治为目标,表现出其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

  • 标签: 宋美龄 《新中国的出现》 政治诉求 本质特征
  • 简介:从学理上说,1920年醒狮派的公民教育思想既是种以国家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也是种以国家主义为灵魂的政治理想。醒狮派在对当时中国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进行反动的同时,更希望通过公民教育的的形式唤醒国人的国魂与国性,重树国人的自尊与自信,规范国人的信仰与道德,以便为"全民革命"提供精神支持。这种公民教育思想由于过分重视国家、民族的神圣性与至上性,而相对忽视了个人、社会在国家中的应有地位,因而是种狭义的、不完整的公民教育思想。但由于它暗合了近代中国要求民族解放的时代节拍,因此也不乏定的合理性,并对以后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醒狮派 国家主义 公民教育 中国青年党
  • 简介: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四月萧铣派鲁王张绣领兵攻岭南。钦州刺史宁长真以郁林、宁越之地归附萧铣。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是年隋始安郡丞李袭志于隋末散家财募兵3000坚守城池,萧铣等两年攻打不下。是年,始安郡城终于被萧铣攻破,李袭志被俘。萧铣委李袭志为...

  • 标签: 经略使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 州刺史 公元 五代十国 节度使
  • 简介:三夏志清在1940年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求学和苦读,他的享乐时光很短暂,由于长时间沉迷于西洋文学,可能也导致了他性格的偏执,热衷于文学,却不善于交际,尤其在情感表达方面,他的这种内敛、压抑的性格,到了后来却发生了很大转变。夏志清曾提到:'从大三开始到离沪赴台的

  • 标签: 交友年代 年代夏志清 读书交友
  • 简介:青岛作为我国北方座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近代以来直为列强所垂涎,先是1898年被德国殖民者强行租借。1914年,日本乘第次世界大战之机,出兵中国,击败德国,夺占青岛,呆就是八年。1921年到1922年,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示要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实质上是以美国的“门户开放”和“贸易机会均等”原则打破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华盛顿会议期间,1922年2月4日,中日代表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共二十八条,附件六条。内容有:胶澳租借地(青岛)归还中

  • 标签: 20年代 青岛 王正廷 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北京政府 日本
  • 简介:20世纪50年之前,由于大多数非洲地区仍处于西欧殖民国家的统治之下,美国政府对非洲的政策主要以资源为中心。随着20世纪50年欧亚冷战格局的形成以及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美国决策者开始重新评估非洲在其国家安全政策中的地位,非洲的自然资源在美国决策中的地位随之逐渐下降,而其战略利益与意识形态地位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非洲政策也开始逐渐摆脱以欧洲为中心的模式,转向把欧洲与非洲分开考虑的政策。

  • 标签: 美国 非洲 艾森豪威尔 NSC6001
  • 简介:1933年1月创刊的《中等算学月刊》,是以中等数学为内容的期刊,为当时国内所首创,该刊总社设在南京南捕厅钟英中学内,由武汉大学出版部印刷发行,16开本,全年10期,每期正文48页,特刊则多达86页,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报纸价格飞涨,且不易买到,不得已该刊不能按时出版,这年只出了5期,且最后期(第5卷第5期)于当年12月出版,其时日本侵略军已兵临城下,在这期的编后语中,是这样结尾的:“目下时局紧张,下期能否继续出版,暂无把握,不过本刊同人誓竭其全力以维护此唯之算学定期刊物,俟时局敉平,仍当按期出版,以慰读者之望、”然而战火迅速蔓延,日军大举入侵,该刊乃被迫停刊,自1933年1月至1

  • 标签: 30年代 算学 中等 武汉大学 创刊号 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