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早期的建党思想相当丰富,正确与错误并存,整个说来,基本上是正确的,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一他论述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有没有必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呢?陈独秀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初,由于对旧中国军阀统治和官僚政治的极端仇视,由于从现实生活中看到政党只不过是军阀官僚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陈独秀对政客、政党很不以为然,认为党乃私党,天一乌鸦一般黑。他否定党派政治,竭力主张“从事国民运动,勿囿于党派运动”,因为中国“政党之岁月尚浅,范围过狭,目为国民中特殊一

  • 标签: 陈独秀 无产阶级政党 建党思想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半封建半殖民地
  • 简介:朱熹在宋代理学继统明道的思想背景下,较为具体专门地阐述了刑政关系、德刑宽严、司法在人和守法权变的法制思想,涉及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问题,形成了以整体、致德、重人、权变为特色的较为严密的法制思想体系。在同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中,朱熹的法制思想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很有深度,尤其他的法制整体观、德刑观、主体观和权变观今天看来也不无现实借鉴意义,应当是我国古代思想、法制史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值得重视和批判继承。

  • 标签: 法制思想 政刑 法制史 宋代理学 德主刑辅 明刑弼教
  • 简介:满汉矛盾是制约清末政局演变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革命排满思想的激荡和清廷对汉人的疑虑,张之洞指出,废除歧视性的政策和法律对化解民族矛盾、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社会稳定、共同抵御外侮具有关键作用,并将其视为改革成功的基石。

  • 标签: 张之洞 满汉矛盾 革命排满 立宪
  • 简介: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乡村社会,乡村治理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朱熹的乡村治理思想是中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乡村治理问题的历史延续。在朱熹乡村治理思想中,既提倡孝敬、乡情、信睦、良善、仁厚等儒家的传统道德规范,又提倡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规章制度,还提倡经济上的发展与救助。其乡村治理理念的实质是为中央集权服务,帮助维护封建统治的基层社会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实现社会稳定、加强邻里团结、消弭和化解乡村矛盾、改进乡村治安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朱熹 乡村治理 道德教化 严本宽济 爱民 恤民
  • 简介:抗日战争期间国内一批知名学者随清华、北大、浙大、中大、山大等学校迂至西南三省,由张其昀、张荫麟,贺麟、钱穆、朱光潜、谢幼伟等发起,在后方创办《思想与时代》月刊,因这些发起人和所在的学校分散于昆明、成都、乐山、遵义等地,便把编辑部设在贵州遵义的国立浙江大学,由浙大史地系主任张其昀负主编责任,于1941年8月1日在贵州遵义出版第一期(如图)。因在该刊撰文者皆是学界精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国内人文社科学术研究的动态和水平,所以刊物出版后顿受欢迎,曾在全国学界风靡一时,影响极为深远。

  • 标签: 刊号 抗日战争期间 刊物出版 知名学者 浙江大学 学术研究
  • 简介: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决定很好,也是法学界几十年来一直追求的观念。但是碰到两个问题,一是怎样正确解读这个决定,有些部门是歪曲解读,或者不全面解读。二是怎样按照中央的精神、宪法的精神来解读。

  • 标签: 法治中国 法的精神 依法治国 解读 法学界
  • 简介:<正>李觏(1009—1059年)字泰伯,是北宋中期的一位思想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有关著作中,对其哲学思想已经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对其闪射着唯物主义精神之花的经济思想研究似乎尚少。本文试对李觏经济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均田平赋论、理财论、农商关系论等)加以论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李觏出生在江西建昌军南城一个破落的衣冠之家。少年时代他发愤攻读,常常鸡鸣而起,更深不眠。既把富贵寓于读书之中,又把康国济民作为誓志不逾的夙愿。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二十三岁的李

  • 标签: 李觏 农商关系 康国济民 北宋中期 商品经济 地主经济
  • 简介:直笔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作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的王夫之,明确提出了直笔主张,主要体现在:对《春秋》"书事实以显善恶"和以文见义直书史法的认识;对史家直笔精神的盛誉和曲笔的批评。他的直笔思想富有一定的辩证色彩,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丰富了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内涵,值得认真总结。

  • 标签: 王夫之 直笔 曲笔
  • 简介:一、儒家讲自觉,道家讲自然和儒家相比,道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理解是不同的。儒家讲自觉,道家讲自然。自觉跟自然不同,譬如说今天讲座所安排的这个场域,布置得很自然舒适,那么你在这里自然坐得安安稳稳,不必通过多少自觉。但如果空调坏了,屋子里热起来人感到不舒服,那时候就需要自觉,想到是为参加课程而来,就对自己有所要求才

  • 标签: 思想运用 道家思想
  • 简介:<正>鸦片战争的炮声震撼了混沌朦胧的清王朝。林则徐仓卒上阵,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对抗外国资本主义武装侵略的第一场斗争。新的形势,新的战争,使林则徐在斗争实践中产生了不少带有近代色彩的军事观点。然而,限于种种原因,他未能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当他北戍途经镇江时,喜逢密友魏源,于是两人对榻终宵,彻夜长谈,并把积累的部分资料留给他,“嘱撰海国图志”。魏源重视经世致用之学,时人称他“其志大,其思深,其用力勤”,“有史才”。

  • 标签: 魏源 思想研究 林则徐 外国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史 海国图志
  • 简介:邵作舟(1851.10.28—1898.1.22),行名运超,字班卿,安徽绩溪人,出身于官宦家庭。父邵辅(1808—1862年),道光甲辰(1844年)举人,曾在陕西葭州(今佳县)、陇州(今陇县)等地任知州,历充戊午(1858年)、辛酉(1861年)陕甘乡试同考官,1862年死于陕西战事。母章氏(1833—1893年)。邵作舟8岁时随母从绩溪至陇州,14岁时因父亡而返回绩溪,以捐贡入国子监习举业。1867年补弟子员。

  • 标签: 绩溪 国子监 陕西 岁时 道光
  • 简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的基本观点,着眼于解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党的权力监督理论,形成了胡锦涛权力监督思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务必从源头上加强权力监督、努力构建科学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体制、加快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等观点共同构成了其主要内容。

  • 标签: 胡锦涛 权力监督思想 党的建设
  • 简介:<正>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说明曾氏在军事战略上确有其长。今天我们研究曾国藩的战略思想,对于全面认识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不无裨益。一、创建水师,控制江面1852年12月,太平军克岳阳,组成“水营”。克武汉后,“水营”扩大,从武汉沿江东下,“帆幔蔽江,衔尾数十里”,不到一月,兵锋便直逼南京城下。1853年5月,西征军溯江西上,“千艘往来,飘忽莫测,官军无一舟一筏可以应敌。”从此“千舸百艘,游弈往来,长江千

  • 标签: 曾国藩 战略思想 太平军 湘军水师 太平天国革命战争 安庆
  • 简介:顾准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在经验主义哲学基础上他就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西方文明、如何通过历史认识现实和展望未来等问题提出了深刻见解。

  • 标签: 教条 经验主义 传统文化 多元
  • 简介:<正>阿尔贝·加缪是全世界早已公认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是多彩的:有极富抒情色彩的散文、深含哲理意味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的戏剧、短小精悍语言隽永的短篇小说。加缪由小说《局外人》一鸣惊人,初露头角,《鼠疫》一书又轰动文坛。四十四岁就获得了世界性的文学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史上,他的地位与萨特不相上下。而作为哲学家的加缪却颇受非议,毁誉不一。萨特曾在有关

  • 标签: 文学创作 西绪福斯神话 诺贝尔文学奖 起伏跌宕 短篇小说 抒情色彩
  • 简介: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的许多方面。其中,对于丧葬的看法法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孔子丧葬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具体内容以及社会意义等方面对比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孔子 丧葬思想 社会背景 思想内容 社会意义
  • 简介: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显著特征的当代中国现实,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面对这些深刻变动中的现实,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恒久的指导意义。丁俊萍、王智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

  • 标签: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 社会生产力
  • 简介:一研究框架问题迄今为止,在有关鲁迅哲学思想的论述中,使用的主要有两类三种哲学思想的框架。一类是西方现成的哲学思想,一类是中国古代固有的哲学思想。在西方现成的哲学思想中,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思想在从二十年代至今的鲁迅哲学思想研究中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标准,...

  • 标签: 哲学思想 鲁迅思想 创造精神 西方文化 创造过程 物质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