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正>杨(公元727—781年),字公南,陕西凤翔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建中二年(781年)贬官外放,并被赐死于去崖州途中。陆贽(公元754—805年)。字敬舆,浙江嘉兴人。德宗贞元八年(792年)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十年(794年)罢相,翌年贬为忠州别鸳,直至身死。

  • 标签: 两税法 杨炎 陆贽 浙江嘉兴 赋税史 唐德宗
  • 简介:首先,感谢教育报刊社的领导同志来北京看望我。其次,应姜允珍同志之请,我当了《小学自然教学》杂志的顾问,感到很荣幸,作为顾问,除每期必读主要文章外,也关心它的出版发行,并衷心祝愿刊物越办越好。第三,我读刊物的一些文章,颇受启迪。从刊物一个很小的侧面反映,从小对孩子们进行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不仅必需,而且可能。关键是教育部门领导的重视,校

  • 标签: 邹时炎 主要文章 报刊社 小学自然教学 出版发行 我在
  • 简介:唐代的两税法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基础之上出现的一种赋税制度。它的内容是户税和地税。户税还有地税,创始于高宗、武曌之时,当时只是租庸调以外的一种附加税。随着土地兼并的逐步加剧,租庸调制的逐渐瓦解,户税地位逐渐提高。代宗时,租的部分,改为按亩征收,庸调部分改为按户征收。到建中元年(780年),唐政府把安史之乱后陆续添设的各种新税,一同并入户税,两税法才正式颁布实施,至此田租(即地税)代替了丁租,户税代替了庸调,租庸调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两税法的制定者杨在其奏疏中对两税法的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人。户无主(土)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旧唐书·杨传》)

  • 标签: 两税法 土地所有制 租庸调制 杨炎 世族地主 地主所有制
  • 简介:《教育管理辞典》(第三版)即将出版,日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管理辞典》第三版主鳊俞家庆教授以及《教育管理辞典》修订办公室负责人赵宏强、张进强两位同志,拜访了《教育管理辞典》第三版顾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同志,汇报了修订工作进展情况。在座谈时,邹时同志就《教育管理辞典》第三版修订、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工作谈了一些看法,现予以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 标签: 邹时炎 《教育管理辞典》 第三版 辞典评论
  • 简介:《教育管理辞典》(第三版)即将出版,日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管理辞典》第三版主编俞家庆教授,以及《教育管理辞典》修订办公室负责人赵宏强、张进强,拜访了《教育管理辞典》第三版顾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同志,汇报了修订工作进展情况。在座谈时,邹时同志就《教育管理辞典》第三版修订、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工作讲了一些看法,现予以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 标签: 邹时炎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 《教育管理辞典》 教育管理学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