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为助力贫困地区减贫脱贫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本文以广西的49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县为研究区,选取2014年、2015年及2016年为节点,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模型评价该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并分析其驱动因素,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该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2014—2016年广西贫困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呈现出时间差异性,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增长;空间尺度上,广西贫困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呈现出区域差异性和空间不平衡性,桂中贫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水平较桂东南、桂西北贫困区高;(2)广西贫困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LISA图中,EI值高-高型分布于桂西北贫困区,低—低型主要分布在桂北和桂西贫困区。

  • 标签: 耕地 生态承载力 供需平衡 空间特征 广西贫困地区
  • 简介:一是国家在调控所有的措施当中,所有的杠杆当中土地要素是国家用得最灵活的,最基础的,最基本的调节杠杆,原来常说的计划、财政、金融三大调控,我看这三个离了土地都没戏,所以,越来越体现国家说的这八个字,国家现在调控最灵的、最让地方政府着急的、最管用的就是土地,从辩证的看,

  • 标签: 资本运作 机制 土地 质量 重庆 宏观管理
  • 简介:耕地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是目前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问题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关系,认为耕地保护必须在完善农地权利体系基础上,走“质量、数量并重“的道路,尽快将保护耕地的重点从行政区为导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向基本农田为导向的“优质耕地、优质保护“转移。

  • 标签: 耕地 耕地保护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 简介:海涂围垦作为实现沿海省份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工具之一,对保障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海涂围垦面临着耕地质量、管理风险、生态环境、交易成本等异化风险。为进一步推进海涂围垦的有序发展,还应从规划编制、异地占补充平衡、内涵挖潜和统筹管理等出路探讨。

  • 标签: 耕地占补平衡 海涂围垦 效应 风险 出路
  • 简介:问题:耕地“占优补劣”现象普遍据统计,黄山市2010年~2014年间,共批准建设项目382个,占用耕地31921亩,其中占用水田23462亩,占用旱地8459亩。同期,黄山市组织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265个,新增耕地11682亩,其中水田510亩、旱地11172亩、此外,为弥补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 标签: 黄山市 占补平衡 耕地后备资源 安徽省 2010年 建设项目
  • 简介:河南省自1998年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以来,对稳定耕地数量、保障粮食生产有明显的效果。但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值得思考。

  • 标签: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河南省 城镇化发展 路径 1998年 改革和完善
  • 简介:国际经济中有一个简单的命题——“三元悖论”(trilemma),即在固定汇率,自由资本流动和自主的国内货币政策之间,你无法同时三者兼顾,只能做到其中的两个。目前,资本的流入是开放的,汇率被有效的固定,那么自主的货币政策就不可能实现了。因此,提高利率的政策效果不会太好。中国可以试着直接控制信贷,规定银行的借出额度,或者试着直接控制投资,规定政府的投资额度。这样做是否有效,我也不能确定。

  • 标签: 中国经济 《金融时报》 评论员 沃尔夫 英国 平衡
  • 简介:本文选取一家具有50多年发展历程的转制医院RQ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其在公立医院和股份制医院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责任取向、社会责任行为和持续经营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取向分为义取向和利取向两种,医院的义(利)取向越高,社会责任行为越高(低);义利平衡的社会责任取向有利于持续经营,社会责任取向和社会责任行为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组织的持续经营;与组织自身特征相适应的社会责任行为对持续经营有正向影响。因此本文认为组织应当保持一个适合于自身发展阶段和特征的社会责任取向水平,并选择相应的社会责任战略,唯如此,组织方能持续经营。

  • 标签: 转制医院 义利平衡 社会责任 持续经营 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