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首发抑郁症男性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境障碍一科住院治疗的100例男抑郁症患者及100名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及其照顾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照顾者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对照组和试验组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WHO生活质量测定量简表(WHOQOL-BREF)、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FCTI)量表,在入院72 h、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对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HAMA、HAMD得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出院3个月、6个月后试验组照顾者FCTI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缓解首发男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家属照顾者的照顾水平。

  • 标签: 抑郁症 生活质量 照顾者 时机理论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照顾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指导的延续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随访,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方案。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术后患者实施基于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异位 焦虑 抑郁 自我护理 时机理论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理论能力特征,分析NSSI行为和心理理论能力之间的关系,以便早期识别有NSSI行为风险的患者并及时给予干预。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0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首次入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54例,通过DSM-5将其分为伴NSSI组(n=31)和不伴NSSI组(n=23)。所有入组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估焦虑、抑郁症状;采用暗示任务(hinting task)、Yoni心理理论任务、眼区测验(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RMET)评估心理理论受损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心理理论能力对首次住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的影响。结果伴NSSI组患者在HAMA-14[(21.48±4.92)分,(16.35±5.61)分]、HAMD-17[(25.61±4.08)分,(21.43±4.64)分]分值均高于不伴NS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3.51,均P<0.05)。伴NSSI组患者在暗示任务[(16.10±2.84)分,(18.17±1.15)分]、RMET任务[(21.61±2.58)分,(23.61±3.07)分]、Yoni二阶认知测试[(18.90±3.70)分,(20.96±2.72)分]、Yoni二阶情感测试[(28.84±3.93)分,(31.04±3.04)分]分值低于不伴NSSI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2.59,-2.27,-2.24,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理论能力情感成分(解码成分)(β=-0.306,OR=0.736,95%CI = 0.552~0.982,P=0.037)、认知成分(推理成分)(β=-0.485,OR= 0.616,95%CI =0.396~0.957,P=0.031)均与首次住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NSSI行为有关。结论心理理论能力情感成分(解码成分)和认知成分(推理成分)受损程度增加可能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抑郁障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心理理论
  • 简介:摘要保留股骨颈型(collum femoris preserving,CFP)髋关节置换是一种强调骨保留的手术方式,可提高股骨近端皮质的应力分布,尤其适用于年轻或高活动量患者。虽然传统CFP假体的短中期临床结果良好,且骨保留效果优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假体,但并未展现出更高的远期假体生存率,限制了传统CFP假体的广泛应用。与传统全髋关节假体柄相比,传统CFP假体虽然通过保留股骨颈使重建支点内移,改善了压应力的传递机制,但忽视了张应力传递的力学重建。基于杠杆重建平衡理论设计的CFP仿生髋关节假体在保留股骨颈和股骨近端骨质的基础上实现了股骨近端重建支点内移,并通过张力螺钉重建张应力传导机制,降低了应力遮挡效应,改善了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在增强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假体的仿生固定。传统全髋关节假体和CFP假体有无菌性松动和假体周围骨折等远期并发症,而CFP仿生髋关节假体的设计有望为解决髋关节假体寿命问题打开新局面。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以厦门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设置儿童康复方向为例,阐述在培养儿童康复方向人才目标的过程中,在理论上紧紧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培养目标,构建"2.5+0.5+1"的培养模式,突出儿科基础课程、儿童康复治疗核心技能课程和儿童康复特色课程;在实践中突出儿童康复技能的"早临床、早见习"的培养。结果显示,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大有提升,"早临床、早见习"效果明显;且在选择儿童康复方向的学生中,有95%的学生想从事儿童康复,认为此课程体系的学习对未来就业有很大帮助。

  • 标签: 康复治疗学 儿童康复方向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全局式护理模式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00例,根据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全局式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最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急救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NIHSS、GC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全局式护理模式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救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缩短其住院时间。

  • 标签: 危机管理理论 全局式护理模式 急诊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自我效能、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初产孕妇8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自我效能、母乳喂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后42 d、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后7 d、42 d、3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6个月技能、内心活动两个维度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应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提升自我效能,提高母乳喂养的质量。

  • 标签: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 母乳喂养 自我效能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性照护理论的共情能力培训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3至7月以某职业院校2019级两班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进行整群分组。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试验组78名学生采用基于人性照护理论的共情能力培训方式进行授课,对照组74名学生采用常规课堂教学。培训后采用相关量表比较两组学生共情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组间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培训后试验组学生共情能力为(112.09±12.49)分,对照组为(107.04±15.8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试验组学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54.82±12.06)分,对照组为(53.73±10.55)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3),但在验证感受维度的评分[(10.77±3.10)分比(9.80±2.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将基于人性照护理论的培训方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有助于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共情能力,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共情 人性照护 培训 基础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线上教学对学生同理心的培养效果。方法2020年2月至4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式,对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级三年制护理学专业61名学生开展教学试点。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线上教学基础上,基于情动理论融入8例典型德育教学案例、3部情动触发影视题材;采用叙事医学教育方法,通过情动反思表达品质的内省过程及行为。使用杰弗逊医务人员同理心测量量表评估同理心培养效果,以单一条目调查学生精神科职业意向。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课程反思报告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68.9%(42/61)的学生具有明确的精神科执业愿意。最终纳入量性分析的配对样本为57例,教学后学生同理心总分高于教学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4.87±13.28)分比(109.93±13.39)分,t=5.00,P<0.001]。质性分析提炼出"领域正名""能力提升"2个主题及4个亚主题。结论基于情动理论的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线上教学对学生同理心及择业意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 标签: 精神科护理学 在线课程 情动 同理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预防膀胱癌患者术后造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20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78例膀胱癌术后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造口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造口感染相关的血液指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血尿、休克、尿潴留、伤口破裂);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造口感染及术后1、3、6个月内再感染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血尿、休克、尿潴留、伤口破裂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1/39),低于对照组的17.9%(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造口感染1例(2.6%),对照组6例(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内再感染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能有效改善膀胱癌患者造口术后感染相关的血液指标,减少并发症以及造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造口术 造口感染 知信行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KAP)的上肢功能锻炼在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7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0例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KAP的上肢功能锻炼方案。比较两组静脉血栓事件、PICC相关并发症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置管14、21、28 d后,干预组上肢静脉血栓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事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AP的上肢运动有利于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知识-信念-行为 上肢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ABC情绪管理模式在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的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n=50),2019年6月—2020年5月入院患者作为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ABC情绪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ABC情绪管理模式。采用自动思维问卷(ATQ)、自护能力量表(ESCA)、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质量量表(SAQ)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ATQ、ESCA、SA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TQ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SAQ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实施跨理论模型联合ABC情绪管理模式可消除患者消极思维,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D型人格 跨理论模型 ABC情绪管理 消极思维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在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76.17±9.27)岁,实施脓毒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77.22±9.03)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胃肠功能障碍预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损伤评分、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损伤评分[(19.41±3.15)分、(24.85±4.49)分]均低于对照组[(23.27±3.41)分、(29.07±5.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15、3.969,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34)。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6%(40/41),高于对照组85.4%(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48)。结论运用4R危机管理理论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和胃肠功能,降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4R危机管理理论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plau理论下个案管理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应对方式、服药依从性、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该院HBV感染患者11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Peplau理论下个案管理,连续干预1个月。观察两组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治疗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社会管理和疾病信息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坚韧、乐观、自强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生理、心理和社会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plau理论下个案管理可改善HBV感染患者应对方式,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及服药依从性,在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Peplau理论 个案管理 应对方式 心理弹性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成年女性宫颈癌筛查知识及接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间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92例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以健康意识理论为核心为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女性对宫颈癌筛查知识的认知程度,宫颈癌筛查自我效能得分及对宫颈癌筛查的接受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女性对宫颈癌相关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防治措施、人乳头瘤病毒意义、筛查项目及筛查意义认知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干预前以上项目认知程度评分增加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愿意接受宫颈癌筛查人数(71.74%)较对照组(21.74%)多,不愿意人数(8.69%)及无所谓人数(19.57%)较对照组(32.61%、45.65%)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年女性进行以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知识认知程度及接受性。

  • 标签: 健康意识理论 健康教育 女性 宫颈癌 筛查 接受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赋能授权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在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济南市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进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96例,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赋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术后康复情况、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疼痛评分、满意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肛门排气、首次进食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83.36±5.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96±5.89)分;观察组术后3 d和7 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环境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赋能授权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康复护理可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和干预的满意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肝部分切除术 健康教育 赋能授权理论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治疗性沟通模式联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另给予治疗性沟通模式联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水平评分、消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各方面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早产、新生儿窒息方面妊娠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各方面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只有妊娠合并肝炎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治疗性沟通模式联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治疗性沟通模式 马斯洛需求理论 妊娠 HI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山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冰山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均干预14 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酸碱度(pH)〕、治疗依从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aO2和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98.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87%;且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躯体健康、躯体角色、躯体疼痛、精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冰山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冰山理论 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度护理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51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47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度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Qmax)和生活质量评分(QO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度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赋能理论 多维度护理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作用。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由PICC管理小组运用前馈控制理论建立完善的DVT预防制度及操作流程,制订DVT质控计划,定期对科室进行PICC护理质量巡查及反馈,比较实施前(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实施后患者导管维护情况、DVT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白血病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肢体肿胀疼痛发生率、DVT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后PICC固定规范率、护士导管维护依从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对PICC操作流程、PICC维护规范性、基础护理技能、PICC并发症预防、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专科护士PICC维护技能,降低白血病PICC患者DVT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 标签: 前馈控制理论 护理干预 白血病PICC 深静脉血栓 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