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作者: 张英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河北省骨科研究所,石家庄 050051 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石家庄 050051 国家卫生健康委骨科智能器材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 中国工程院,北京 100088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脉理论是中医临床诊疗疾病的基础,从《伤寒论》到《脾胃论》,外感、内伤诊断体系的建立,经脉理论无不为其贡献了重要的理论组织素材和临床实践经验,针灸临床中包含的腧穴载录症状及总结的某些规律被大方脉吸收借鉴,显示了其在临床诊疗方面的积极意义,然而中医经脉理论虽历史悠久,其治疗手段在病症、腧穴、针灸方法、刺激量等方面多有探索,却未形成具有针灸特色的外感、内伤辨治体系。本文从经脉学术发展历史出发,就中医针灸在内伤诊治中的贡献与局限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以期对目前中医的学习和认识有所启发。

  • 标签: 针灸研究 经脉理论 症状 疾病规律 思考
  • 简介:摘要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属中医“虚劳”范畴,其发生以肿瘤引起机体“内虚”为基础,病性虚实夹杂;病机为中气不运、肾元亏损导致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劳者温之”出自《黄帝内经》,指出温法为治疗虚损性疾病的基本大法。现从中医学对CRF病因病机的认识出发,梳理“劳者温之”的理论渊源,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探讨温法治疗CRF的临床运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 癌因性疲乏 温法 虚劳 中医辨治
  • 作者: 左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江苏宿迁 223800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在腹泻患儿静脉输液护理中双因素理论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1月时段到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240例腹泻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各120例。在参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实验组实施双因素理论护理,对比调查患儿家长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7.5%(P<0.05)。结论:在腹泻患儿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双因素理论,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双因素理论;腹泻患儿;静脉输液护理
  • 简介:摘要不孕不育已经成为21世纪除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外的人类第三大疾病。如今,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的常规手段,而其成功率只有30%~40%。遗传或非遗传因素影响了患者的精子或卵子质量,从而无法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得到可用胚胎。近年来,随着生殖遗传学的研究成果逐渐积累,基因检测技术不断进步,基因检测在生殖医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基因检测能够帮助患者寻找不孕不育症的原因,同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就辅助生殖技术中出现的异常生殖表型及其致病基因和基因检测作一论述,以期为反复助孕失败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基因检测 不孕不育症 遗传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TTM)在多形红斑(EM)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EM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以皮肤科常规护理联合微信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TTM,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半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病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疼痛视觉评估法(VAS)评价口腔疼痛水平,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出院满意度和半年内再入院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红斑消失时间、水泡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控制饮食、合理用药、生活卫生和适当休息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出血、感染、脱皮和溃疡总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和专业性评价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患者采用TTM联合微信随访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水平,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降低再入院率。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微信随访 多形红斑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背景下,公共卫生应急治理已纳入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平战结合"已成为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重要原则。本研究结合大型城市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经验,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综合医院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问题与障碍,提出在区域内选择符合三级建设标准的综合医院建设成"平战结合"应急医院、建立标准化的平战转换程序以及加强"平战结合"应急医院关键要素建设等措施,以期为构建应急医疗体系"平战结合"机制,完善"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平战结合" 应急医院 协同治理
  • 简介:摘要探讨清利湿热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理论内涵及机制,为清利湿热法治疗CKD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阐释“湿热伤肾”的现代科学内涵。中医认为,湿热是造成肾脏损害的重要病机,清利湿热法在抑制CKD免疫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拮抗肾脏纤维化方面起关键作用,机制主要与调控TNF-α水平、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拮抗TGF-β1分泌等多种途径相关。

  • 标签: 中医药治法 清利湿热法 慢性肾脏病 免疫炎症 氧化应激 肾脏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教育在癫痫患者照护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160名癫痫患者照护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照护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教育干预。采用中文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癫痫患者照护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最终观察组77名、对照组75名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DASS-21中的焦虑、压力、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WHOQOL-BREF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教育应用于癫痫患者照护者,可减轻照护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时机理论 心理教育 照护者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作者: 魏丹 张琪 舒晓 杨子敬 周玉兰 陈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 610041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护理学院,自贡 643000,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临终医疗决策是终末期患者治疗照护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决策情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前景理论是重要决策理论之一,其认为个人基于参考点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的风险态度,从而做出不同的临终治疗选择;而参考点选择因人而异,受个体的特征、认知、经验、心理特质、所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影响。故本文基于前景理论,从个人、心理、社会环境3个方面对终末期患者的临终决策偏好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照护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临终医疗决策 前景理论 终末期 决策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全麻护理教育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3月,通过文献检索、质性访谈和专家论证形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全麻护理教育模式。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06例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5—6月符合标准的5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7—8月符合标准的53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全麻护理教育模式。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血压、心率测量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恢复质量问卷(QoR-15)测量患者的恢复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I得分为(37.02±3.41)分,低于对照组的(40.60±9.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0,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手术间及拔管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的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干预组患者的QoR-15总分为(113.21±5.04)分,高于对照组的(107.25±5.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4,P<0.01)。结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全麻护理教育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

  • 标签: 麻醉 护理 建构主义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行为改变理论为指导的多模式健康教育对产妇妊娠结局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多模式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行为改变理论为指导的多模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妊娠结局、心理效能及社会支持变化。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BSE评分、SSRS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行为改变理论为指导的多模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产妇妊娠不良结局,提高其心理自我效能的同时提高其社会支持。

  • 标签: 行为改变理论 多模式健康教育 产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院前急救链式流程与家庭时机理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57.18±4.19)岁;观察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57.23±4.41)岁。对照组采用院前急救链式流程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时机理论管理。比较两组急救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照顾者压力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出诊反应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急救时间及院前急救时间比观察组长[(1.88±0.33)min比(1.11±0.22)min、(15.22±2.64)min比(12.44±2.37)min、(5.64±1.40)min比(4.97±1.31)min、(26.20±3.64)min比(24.43±3.21)min],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9.76%(4/41)比29.28%(12/42)],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970,P=0.026);对照组照顾能力、压力情况及对疾病认知程度评分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链式流程+家庭时机理论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急救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照顾者的压力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链式流程 家庭时机理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对分课堂(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PAD)结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的教学效果。方法2021年8至12月,随机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29人)和试验组(32人)。试验组采用PAD结合CBL,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期末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考核中知识掌握类型题、能力应用类型题及总成绩分别为(47.8±4.7)分、(35.8±2.6)分和(83.7±6.3)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45.0±4.3)分、(30.0±3.0)分和(75.1±7.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中28名(87.5%)学生认为主动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对照组中为12名(41.4%)学生,而试验组中30名(93.8%)学生对课堂感到的满意,对照组中为20名(69.0%)学生,两组学生评价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理学理论教学中采用PAD结合CBL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并提高课堂满意度。

  • 标签: 药理学 学生,医科 对分课堂 基于案例学习 理论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建设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三年制护理专科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将其按所在班级纳入观察组(97人)和对照组(99人)。观察组学生采用需求分析理论视域下一体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对照组学生则应用传统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教学感受的差异性。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73.67±8.76)vs.(70.48±8.36)]和实践技能成绩[(84.41±4.83)vs.(83.63±4.2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学习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思维能力等9个教学效果分项目及总体的评分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需求分析理论进行人体生理学教学资源建设,可提高资源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其运用于教学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 标签: 需求分析理论 人体生理学 教学资源
  • 作者: 顾娟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大健康》2023年第5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 简介:目的:围绕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开展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评定其效能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住院患者70例,将其分成2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35例),A组给予传统护理,B组以此为基础,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知晓率。结果:B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2.86%)较A组(17.14%)低(P<0.05),而知晓率(94.29%)较A组(74.29%)高(P<0.05)。结论: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应用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能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提高患者知晓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干预;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奥瑞姆(Orem)自理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急性脑梗死(ACI)卧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东阳市横店医院收治的ACI卧床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理论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日常活动能力变化[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自我效能感水平[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测量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研究组患者MBI、GSES、SS-QOL评分分别为(73.82±8.56)分、(25.93±3.69)分、(121.16±15.29)分,对照组分别为(75.16±6.34)分、(25.14±3.84)分、(120.38±15.32)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4,P=0.124;t=1.82,P=0.070;t=0.44,P=0.659);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MBI、GSES、SS-QOL评分分别为(85.54±7.46)分、(33.13±3.94)分、(145.79±16.42)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t=12.64,P < 0.001;t=16.34,P < 0.001;t=13.44,P < 0.001),对照组分别为(80.75±13.54)分、(29.71±3.93)分、(139.78±16.21)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t=4.58,P < 0.001;t=10.19,P < 0.001;t=10.62,P < 0.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t=3.00,P=0.003;t=4.88,P < 0.001;t=3.19,P=0.002)。干预前,研究组患者ECSA各维度评分分别为(10.19±2.44)分、(34.67±5.81)分、(7.44±2.12)分、(18.50±3.79)分,对照组分别为(10.23±2.46)分、(34.26±5.79)分、(7.45±2.13)分、(18.43±3.76)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4,P=0.888;t=0.61,P=0.541;t=0.04,P=0.968;t=0.16,P=0.873);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ECSA各维度评分分别为(10.19±2.44)分、(34.67±5.81)分、(7.44±2.12)分、(18.50±3.79)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t=15.77,P < 0.001;t=12.96,P < 0.001;t=20.19,P < 0.001;t=13.96,P < 0.001),对照组分别为(14.23±2.81)分、(41.67±6.98)分、(12.86±3.21)分、(24.13±5.44)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t=13.12,P < 0.001;t=10.01,P < 0.001;t=17.20,P < 0.001;t=10.56,P < 0.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t=2.44,P=0.015;t=3.27,P=0.001;t=2.65,P=0.008;t=3.15,P=0.002)。干预前,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21.26±4.16)分,对照组为(21.23±4.15)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P=0.950);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15.72±3.02)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13.20,P < 0.001),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为(16.78±3.11)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10.51,P < 0.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t=3.00,P=0.003)。结论Orem自理理论的健康宣教干预能有效改善ACI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脑梗死 急性日常活动能力 自我效能感 神经功能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奥瑞姆自理理论
  • 作者: 刘慧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800
  • 简介:目的:讨论基于循证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在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入选40例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参与试验,以双盲原则随机分组,即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个性化护理,而后对血压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在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将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循证理论;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境领导理论在神经外科规培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神经外科规培护士51名和带教老师16名,分为对照组(25名护士,带教老师8名)与观察组(26名护士,带教老师8名),对照组规培护士采取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则运用基于情境领导理论的培训,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带教质量、护士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规培护士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对带教老师的总体满意度、带教老师对规培护士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规培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调查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规培护士该问卷6维度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规培护士采取基于情境领导理论的培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善带教质量,有效提升规培护士的综合能力,增强培训效果。

  • 标签: 情境领导理论 规培护士 带教质量 护士综合能力
  • 作者: 武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宁夏银川750021
  • 简介:目的:分析基于肺主通调水道理论探讨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卒中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尿潴留常规处理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残余尿量及膀胱功能积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残余尿量与膀胱功能积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给予呼吸训练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主通调水;呼吸训练;脑卒中;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