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医疗损害鉴定在公信力、中立性与权威性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公众对其不信任,影响医疗纠纷解决的效果。调研发现,经过医疗损害鉴定的案件之重新鉴定比率高,针对鉴定意见的上诉率高于一般案件,鉴定的投诉信访量大,患方对鉴定工作的配合度低。问题的成因除医疗损害鉴定自身的局限性以外,还包括医疗损害鉴定信息的不对称性,医学会垄断医疗损害鉴定的局面,鉴定主体专业性与中立性失衡,鉴定机构及专家的选任程序存有异议。可能的进路在于改造医疗损害鉴定的主体机制,规范鉴定机构及专家的选任程序,适度实现异地鉴定,将专家辅助人制度改造为患者与鉴定人沟通的桥梁,探索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新手段,加强医疗损害鉴定信息对称性,合理把握启动重新鉴定的条件。

  • 标签: 医疗损害鉴定 医疗纠纷 医疗损害鉴定一元化
  • 简介:我国《劳动合同法》业已颁布,但该法对劳动法中的基本概念(如劳动关系)的含义界定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使得劳动法学中的基本概念仍处在关系不清的状态。尝试厘清劳动法学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劳动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来源、表现进行了归纳与类型化分析。

  • 标签: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
  • 简介:我国现行二双轨制的地权结构,乃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公有制的政治信念与政治实践、大众民主社会物质生活平等之内在需求的基础上,同时得到了我国集体主义传统法律文化的文化正当性支持。在此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基础上,配合物权制度逻辑及所有权公益性的强化与功能的单一化,立法者在法律上构造出土地国家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及其各自的用益物权。平等、共富不仅仅是现行二地权制度旨在实现的价值目标,也应当成为我国地权革新不可改变之价值目标,土地公有制仍然具有高度的可欲性。至于现行二双轨地权结构是否足堪承受平等、共富价值目标之重,是否有其他以土地公有为前提之法律制度构造可堪实现平等、共富的价值目标,才应是我国地权制度革新所亟需研究之课题。

  • 标签: 二元地权结构 制度根源 价值目标 地权革新
  • 简介:从2003年《新财富》的中国富豪榜到2005年胡润百富榜,原北京华尔森集团董事局主席谢根荣以近7亿的个人资产连续三年跻身榜单富豪之列。然而令人瞠目的是,这个曾经的全国政协委员一手打造的楼盘——“东华金座”却被媒体广泛称为京城第一烂尾楼,而他自己也因为制造了8.6亿余元的骗贷大案被一审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虽然目前此案正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中,但谢根荣和他的烂尾楼却成为了剖析中国房地产富豪的一个另类标本。

  • 标签: 中国富豪榜 中国房地产 骗贷 高级人民法院 解密 人生
  • 简介:中国行政法学百年发展历程呈现出一幅移植之图与改造之景,改革开放三十年则于此图景中孕育出中国当代行政法学并将其基本品质铸塑为形式法治下之传统模式。然深植于西方宪政理论、法治思想及自由主义哲学中之传统模式在其原生地即因时代变迁而危机四伏,而在中国行政法制建设与行政法学研究朝形式法治前进并日益“欣欣向荣”之背后,市场经济催生出之公共行政激变亦对其形成致命性冲击。身处如此冲击而面临形式法治下之传统模式应对乏力之境况,秉持一种从自我出发对中国行政法作一彻底反思与检视之立场,而以身具自主性与自我意识之和谐行政法解读中国行政法、献礼于“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行政法(学)”这一行政法学命题。

  • 标签: 传统模式 移植 改造 形式法治 和谐行政法
  • 简介:2009年的河南巨奖彩票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事件的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公开中奖者的个人信息,由此引发了一场知情权与隐私权的较量。公法意义上的知情权的义务主体是政府或公共机构,而非个人;知情权对隐私权的侵犯须具有正当理由,而公众人物和虚拟的公共利益均不能成为对隐私权限制的正当理由。

  • 标签: 知情权 隐私权 公共利益
  • 简介:作为刑事冤案的法定救济途径,我国刑事再审启动呈现出司法实践运行与法律文本逻辑相背离的“二分化”困境。从法律文本逻辑层面来看,无论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还是案件当事人,均可基于原审生效裁判出现错误从而启动或者申请启动刑事再审程序,救济遭受错误审判的受判决者。但是这种法律文本逻辑没有传递到司法实践当中,我国刑事冤案的救济已经陷入到“申诉难”、“纠错难”的实践难题当中。刑事冤案救济的“二分化”困境是由我国职权主导的刑事再审启动模式偏离运行所致。为了破解这种“二分化”困境,学术界和实务界分别出现了理想的诉权驱动模式改革方案和自发的综合审查模式改革方案。对于未来刑事冤案的救济路径,应当首先实现职权主导模式的内部性控制,而后借鉴、吸纳诉权驱动模式的有益经验,最后赋予申诉人对综合审查模式的选择权。

  • 标签: 刑事冤案 二元分化 职权主导模式 诉权驱动模式 综合审查模式
  • 简介:中国农地法律制度与经济体制具有高度相关性。现行农地法律制度与我国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亟待改革。受传统二结构的影响,中国农地法律制度的二性特征显著,作为在中国经济转型中产生的特殊问题,必须随着二结构的转型而与时俱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确保农民与国家、集体在土地关系中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应成为今后农地法律制度创新的主题。

  • 标签: 农地法律制度 二元结构 结构转型
  • 简介:抽象危险犯适应现代社会风险管控的要求,成为刑罚权扩张的手段,但这可能带来过度干涉个人自由的后果。对此,刑法理论提出从实质立场对抽象危险犯的可罚性进行判断的理论,主张以现实的危险状态存在与否作为抽象危险的认定标准。传统的实质判断论对立法依据上的危险与司法依据上的危险做对立的考察,难以满足抽象危险实质判断的要求。二的实质判断论主张应当在立法与司法的立场下理解抽象危险犯,首先对抽象危险做立法依据的分类,然后分别判断不同类型的抽象危险在司法认定上的具体要求。

  • 标签: 抽象危险犯 实质判断 立法拟制 司法认定
  • 简介:2003年5月9日,一位身材瘦小、脸上布满皱纹的花甲老头走进了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大门。当他从法官手中领取了该院签付的13.7434万现金支票时,他禁不住流下了欣慰的热泪。而当他迈出法院大门时,却又不由得再一次发出无奈的叹息:我真象做了一场可怕的恶梦。我从工人到经理,从经理列“杀人犯”,从“杀人犯”入狱8载到改判宣告无罪释放,又到

  • 标签: 吴鹤声 国家赔偿案 湖北 国家赔偿法 赔偿义务人
  • 简介:对于民法上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但通过一种形而下的还原性考察可以发现,罗马法及近现代范式民法其实既未采取绝对的一主义,也不是纯粹的二主义,而是以一推定主义为共性,英美法亦不例外。我国立法尚有必要进一步契合一推定主义的法理,妥善安排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的得丧变更,以保障秩序、自由、平等和效益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协调。

  • 标签: 土地 建筑物 一元主义 二元主义 一元推定主义
  • 简介:微量物证是能够揭示和证实犯罪、提供破案线索、缩小贞查范围的量小体徽的物质,它通常遗留在犯罪现场、犯罪工具、作案人身上或被害者身上。微量物证的检验鉴定通常要借助于现代化的仪器。因为这些仪器是科技研发的最新成果,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精确度和可靠性。

  • 标签: 微量物证 犯罪工具 检验鉴定 破案 最新成果 作案
  • 简介:绑架罪与抢劫罪具有本质上的共通性,两者完全可能共同包容于同一案件之中,区分两罪的关键在于是否向第三人勒赎。而掳人勒赎型绑架罪更是典型的复合行为犯,本身就由劫持人质的非法拘禁和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的敲诈勒索两个行为组成。对于“事出有因”的绑架勒索行为,关键是看这里的“因”能否在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正当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是则排除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否则不影响案件的定性,在同一目的行为触犯多个罪名时只需从一重罪处断即可。在司法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严格依法定罪,做到宽严有度。

  • 标签: 敲诈勒索案 行为定性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同一案件 债权债务关系 “非法占有”
  • 简介:一部《爸爸去哪儿》,曾让一些明星的子女崭露头角。于是,湖南一位家长看到小演员选拔后,鼓励自己的孩子参与,没想到却因此惹来了烦恼。湖南省湘潭市的一位家长,在看到一部儿童网络电影的演员选拔新闻后,鼓励自己的小孩参加了选拔赛。在顺利过关之后,小孩与影业公司签订了一份参演'一号角色'的协议,并向影业公司支付了1万余元的费用。但影片播出来后才发现,小孩作为'一号角色'在整部电影中只有3个镜头、一句台词。

  • 标签: 影业公司 解除合同 瑕疵履行 根本违约 合同条款 合同约定
  • 简介:为解决司法裁量权、刑罚个别化如何与量刑统一性保持应有的动态平衡.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明显的思路——“规则(量化)控制”和“诉权(程序)控制”。“规则控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则条文.将量刑事实和量刑情节“量化”为一定数量的年月.法官再将量刑事实和情节换算成一定的数字.

  • 标签: 量刑情节 美国联邦 中国式 指南 “量化” 司法裁量权
  • 简介:河南大律师李奎生为一贪官辩护,收费30万,祸由此起。县公安局以偷税罪和伪造证据罪将李律师逮捕,李冤坐牢狱3年,在全国最高法院的干涉下,2001年2月李律师无罪获释。出狱后,好多大学请他去演讲。2001年9月,原先曾抓李律师入狱的那家县公安局又下发一纸“通缉令”,以第三项罪名再次要抓他。可怜,已是身无分文的大律师携带也是律师的妻子隐名埋姓浪迹天涯。

  • 标签: 律师 公安局 最高法院 伪造证据罪 逮捕 偷税罪
  • 简介: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必然以农业现代化为要义。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土地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都极为重要,而改变农地权属虚置的现实,是解放农地生产力的核心问题。2008年,重庆试行以"地票"交易制度为突破口盘活城乡建设用地,从另一个方面触动了土地权属认定的规则。农村闲置宅基地变现意味着土地交易,而在权属不清的情形下进行的交易本身就是一个吊诡的命题。二所有制度改革模式或许有助于解决目前的难题——根据其自然属性和耕地性质,对集体所有制下的农村土地进行种类划分,为不同种类的土地确定不同性质的所有制。

  • 标签: 农地制度 改革模式 二元所有制 地票制度
  • 简介:法律全球化特别是西方法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引发了中国社会甚或非西方社会中法秩序的二化:一个是名义上居社会生活主流、整体上来源于西方的国家法秩序,另一个是实际上居社会生活主流却'上不了台面'的、源自于历史传统的民间法秩序。从场域公共秩序逻辑角度所建构之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民间法哲学论纲,确立了一种像国家法主体思维一样的民间法主体思维,主张:当下中国法治秩序状态的真正实现不能仅仅倚靠国家法及其所支撑的国家法治秩序,还要仰赖民间法及其所支撑的民间法治秩序;是为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二观。

  • 标签: 法治 场域公共秩序 法律全球化 民间法哲学
  • 简介:近年来,网络犯罪及刑事制裁逐渐成为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共同面临的课题。由于网络犯罪案件的虚拟性强、隐蔽性高、犯罪成本低、传播范围广等特征,司法机关在办理网络犯罪案件中会存在取证困难、取证不及时、取证手段落后及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结合司法实践中案件办理中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远程询问、抽样取证、专家协助和及时快速取证等方式,积极促进网络犯罪案件的顺利办理。

  • 标签: 网络犯罪 证据特征 取证困境 应对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