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 2013年 10月 -2016年 1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成 VP组和 PD组,对两个研究组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就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 VP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偏大,临床表现主要以少动四肢强直为主,常常伴有假性的延髓麻痹和尿失禁,静止性震颤的类型少见。头颅的 MRI以基底节腔隙性的脑梗死较为多见,且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左旋多巴对血管性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血管性的帕金森综合征在临床特点上不同于帕金森病,且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 标签: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左旋多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并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33例诊断为脑梗死并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病史。主要临床表现是缓慢进展的肌强直-运动迟缓且多伴有锥体束征及智能障碍、头颅MRI显示脑梗死以腔隙性梗死为主,病变部位多集中在基底节区及皮层下白质,大多数患者经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并辅以复方左旋多巴后病情得到好转。结论我们应当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抗凝以及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方法来诊断治疗脑梗死并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 标签: 脑梗死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多巴丝肼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以双侧肢体对称性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无认知功能障碍,震颤发生率低,震颤幅度小,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 标签: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72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 负性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肾病综合患者脂质代谢特点。方法对A组、B组、C组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群实施机体血脂检测,指定高年资专业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师完成相关操作,准确记录各组TC、TG、HDL-C、LDL-C检测结果,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C组TC、TG、LDL-C检测水平最高,而HDL-C检测水平最低;对照组TC、TG、LDL-C检测水平最低,而HDL-C检测水平最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综合患者均存在异常的脂质代谢水平,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相关特征,对疑似病例接诊后积极实施血脂检测掌握其实际病情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标签: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 肾病综合症 脂质代谢水平 临床测定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金森健康操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8例(Hoehn—Yahr分期1~3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4)和对照组(n=14)。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帕金森健康操锻炼。锻炼前及锻炼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表和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中第三分量表UPDRSⅢ进行评估。结果锻炼前,两组患者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和UPDRS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和UPDRSⅢ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帕金森健康操锻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 标签: 帕金森病 帕金森健康操 运动功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研究 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抽选于本

  • 标签: 帕金森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VP患者82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占据41例,单纯采取美多芭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占据41例,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ebste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采取高压氧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高压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氯氮平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的临床效果。方法主要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接受的3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两组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氯氮平治疗,对照组使用金刚烷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异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的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结合基础药物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胺诱导的异动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异动,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氯氮平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异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笔者选择分析了我院门诊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56例帕金森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帕金森病病人临床护理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心理健康和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病人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帕金森病 生活质量
  • 简介:帕金森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年龄及病程因人而异,其震颤、僵硬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影响,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合理的饮食安排对治疗帕金森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饮食原则和注意事项。

  • 标签: 帕金森病 患者 慢性进行性疾病 豆类 谷类 发病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8例抑郁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n=54)及常规护理组(n=54)。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治疗痊愈率为57.41%,有效率为37.04%,总康复率为94.44%,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治疗痊愈率48.15%、有效率35.19%以及总康复率83.33%(P<0.05)。结论对抑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综合疗法的实践价值。方法 :重点筛选 278例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后、于 2014年 03月 -2016年 11月间入院治疗的患者,均施以综合疗法,并对 278例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入选的 278例患者中,经综合疗法后,其有效率是 92.81%( 258/278)。结论:当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时,通过施以综合疗法,可充分改善机体症状,提升其疗效,推荐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常规疗法 临床效果 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用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法 :用三步推拿法,【腰部痛点按压手法,肢体率引手法,躯体斜板法】使突出的腰椎间盘复位,同时采用卧床休息,功能锻炼,中药热敷熏洗和内服中药以巩国疗效。结果 :治疗病人 102例,优 61例,进步 13例,差 9例,优良率 78.4%,总有效率 91.2%.结论 :推拿综合疗法作用原理明确,治疗步骤得当,各种疗法之间能互为基础和有机联系,故疗效显著, 关健词 : 腰椎间盘突出 三步推拿 综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在人群中发病率约占 15%,且缠绵难愈,易复发。针对该病发病率高且治愈难的特点,笔者从 2000年起,采用三步推拿综合疗法,对腰椎盘突出悉心研究治疗。通过多年的治疗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对三步推拿综合疗法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现介绍如下 : 一、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病人 102例,男 61例,女 41例 ;年龄在 25岁 -40岁 73例,下肢不疼痛 5例,伴有椎管狭窄 12例。患者都经 CT检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范围在 0.3-0.6cm.采用对照组 102例与采用常规疗法,与治疗组在年龄、性别病因及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具有可行性。 二、推拿综合疗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高相关危险因素与综合护理对妊高孕妇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了年龄、受教育程度、体重、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8.0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分析了相关危险因素后进行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妊高症 危险因素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高相关危险因素与综合护理对妊高孕妇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了年龄、受教育程度、体重、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8.0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分析了相关危险因素后进行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妊高症 危险因素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