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由于处于发展阶段及医疗体制等各方面的限制,尽管临床药学开展已经有30余年,但药师的工作重心仍主要以药品的采购、配置和供应为主。临床药学系的本科教育只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基础薄弱。临床药师很少像医师那样经过专科培训,除了能提供一些药物信息外,普遍在临床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方案的决策上还不能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 标签: 临床药学 基本药物制度 临床药师 医疗体制 本科教育 药物信息
  • 简介:摘要医院的全面绩效管理是我国医院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2012年初我国卫生部和财政部不仅联合颁布了新的会计核算制度,还对医院的绩效考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结合当前新医改背景下,提出医院绩效考核面向全面绩效管理进行转变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建议,希望能为医院实施全面绩效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医改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转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标准逐步提高,医学的发展目标已从降低死亡率到降低发病率和伤残率进而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医学的内容从治疗医学发展到预防医学,进而发展到保健医学。医学服务的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服务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从单纯的医疗处理到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支持。

  • 标签: 新形势 产科 模式转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医检”逐渐细化、深入。然而,医学检查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医学检查”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这也促进了其向“检验医学”模式的转变,而这一转变过程也包含着两者的统一演进过程。

  • 标签: 医学检查 实验室医学 变换
  • 简介:本文提出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有其特有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如气压低、氧分压低、寒冷与大风、湿度低、太阳辐射强(紫外线与电离辐射)等,对人体主要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有:中枢神经的缺氧、呼吸系统的缺氧、循环系统的缺氧、血液系统的缺氧等多方面的表现,并可从物理性改变乃至发生高原病。

  • 标签: 高原 气候特点 人体生理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利用甘德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7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数据资料,采用平均、统计分析、线性趋势等方法,分析了甘德县1978~2017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甘德县1978~2017年,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0.443℃/10年),且升温态势明显,各季的气温上升幅度不同,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夏季次之,秋季第三,春季增温相对较弱一些;(2)甘德县1978~2017年,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较大,年内降水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冬季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夏、秋季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 标签: 甘德县 气温 降水量 特征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粤西沿海地区季节气候与妇科门诊常见感染(细菌性、念珠菌性、滴虫)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妇科自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TB)对妇科门诊就诊的7042例患者做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分春、夏、秋、冬季4组统计分析。结果春夏秋冬四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念珠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细菌检出率无季节性差异(P>0.05);滴虫检出率比较,亦无差异(P>0.05)。结论粤西地区妇科门诊病例念珠菌检出率受气候差异影响,夏秋季节明显高于冬春季节;而细菌和滴虫检出率则不受气候差异影响.

  • 标签: 粤西地区 气候 妇科疾病 细菌性阴道炎 念珠菌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肠套叠发生与环境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5996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收集月平均温度、降水量、阳光和平均风速四个气象因素,进行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肠套叠发病呈现全年每月波动从4月至9月普遍上升的规律,其中5~7月为高峰。肠套叠月病例数与平均温度,月光照强度,月降水量呈正相关,和月平均风速无相关关系。结论苏州肠套叠的发病率呈现季节性变化,其峰值出现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和多雨的月份。

  • 标签: 肠套叠 儿童 气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气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999年~2002年在云南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对应的这4年玉溪市气候资料(气温、日照时数)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精神分裂症发病人数和气候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易发的气候条件是气温上升,日照时数增加,日温差增大。结论通过精神分裂症发病人数和气候资料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知道诱发精神分裂症的气候因素,从而尽量减少气候的改变对人们造成的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关性研究 发病人数 第二人民医院 住院 诱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候变化与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生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计划和方案,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后续的治疗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以及同地区两家医院2010至2020年近10年来收治的47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分别对比不同季节和月份之间的发病例数差异,根据中国国家气象数据网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常规气象监测数据,即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风速、风向以及气压等常规数据资源,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发病时间相对照,建立起相关性数据模型,评估气候变化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影响。结果:根据数据模型的建立结果可以得知,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发生于冬季12月份至1月份,发病例数峰值最低集中于夏季的6月份至7月份,根据广义可加模型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降低以及平均气压的升高,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随之上升,而随着2min风速增加,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例数降低。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概率与季节变化有着明显的联系,气温降低以及平均气压的升高会使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上升,而2min平均风速的增加以及气温的上升,则会使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例数降低,建议今后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发生因素 气候变化 影响分析
  • 简介:1996年5~7月份,随部队从京津某地到达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朱日和—赛汉塔拉一带)野营训练,当地海拔高度1000~1500米。大部分官兵因不适应这种介于内地与真正高原之间的气候环境,产生许多生理甚至病理变化。1该地区气候对初到者健康的影响内蒙古高原区自然地理情况复杂,具有多样性气候,地下水位低,地表河流少。白天辐射强,夜晚散热快,气温日差较大,午间燥热,夜间严寒,一日之内常出现早上凉、中午热,午后风、夜间寒的情况,而且风大沙多,暴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高原气候 氧分压 野营训练 动脉血氧饱和度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候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分析不同风力和风向对其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患者在北风天气下的血压波动情况较南风天气更高;且3级以上北风条件下高血压的日均患病数量最高,南风3级以下的日均患病数量最低(P <0.05)。结论:风力、风向的变化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之间有密切关系,患者除了遵医嘱规范化用药外,还应关注气候变化,防止血压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 标签: 气候因素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患冠心病患者展开介入手术治疗后,采用术后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内容,探究此种护理方式对于患者各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时间在2020年1-12月患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共80例,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开展关于临床常规护理内容。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内容给予本次研究的试验组患者。结果:通过对两组心储备功能情况展开比较后发现,试验组通过干预后在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采用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再其术后采用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均兼具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 心绞痛
  • 简介:本文主要利用托里县1981-2016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托里县降水变化规律,总结了该地区干旱气候特征,探讨干旱对全县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 标签: 托里县 干旱气候特征 农牧业 影响
  • 简介:摘要:气候疗养法是一种比较新颖且重要的自然疗养因子疗法,鼓浪屿微小气候有着得天独厚的疗养优势,因而更适合多种慢性病的治疗与修养。本文以高血压这一病症为对象,就鼓浪屿微小气候对其疗养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鼓浪屿;微小气候;高血压;进展 高血压是是一种比较常见且高发的心身疾病,其发病不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联之外,还与社会环境、不利的事物之间,同样有密切联系。当人们生活于大气环境当中,机体为了能够实时适应气候的变化,会随之不断调节。气候、季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较早便有已在。而诸多研究证实,许多疾病在发病率方面的高低,密切相关于所处气候条件。本文围绕鼓浪概况,指出了其气候特征,探讨了其对高血压患者疗养效果所产生的影响。 1.鼓浪屿概况 鼓浪屿地处厦门,因而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另外,夏天没有酷暑,冬天没有严寒。四季有着比较鲜明且规律性的季相变化:春季时,季风从东北向南偏,自冷转暖,雨水呈持续增多趋势;而到了夏季,则有雷雨、海风的调剂,会给夏天送上丝丝的凉意;秋季时,多晴且少雨;冬季时,则受东北季风控制,冷但不寒。针对鼓浪屿景区而言,其不仅是全国重点文明风景旅游区,而且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5A级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悠闲舒适,乃是一所用于疗养的不错去处。 2.鼓浪屿微小气候的基本特征 2.1春雨季( 3~4月) 在此季节,鼓浪屿正处于春季, 3月仍然有着比较低的气温,有时会有雨水,天气稍有湿冷;而到了 4月,春暖花开,空气给人一种新鲜之感,这对于调节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因暖流到来时,经常会有平流雾出现,增加空气的湿度,且有明显的凝结核出现,这对污染物的扩散及清除有阻碍作用,因而会影响到高血压患者的户外活动。外加疗养员建设在鼓浪屿岛上,无论是对高血压患者的出院接送,还是其返程计划,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针对负责接送及景观游览的人员,需要依据具体的天气变化,进行准确预判,合理安排。 2.2梅雨季( 5~6月) 在此季节,气温逐渐回升,但温度并不高,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户外活动有利。但同时还是一年当中最大湿度的时候,其湿度通常达 83~86%,特别是雨天,其湿度能够达到饱和状态。由于降水比较多,蚊虫非常容易被自身,增加虫咬性皮炎的发生率。此外,因气温比较高,湿度大,物品容易出现霉变情况。人体有闷热感,比如气压比较低,会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生机率。 2.3夏季台风季( 7~9月) 该季节是全面当中温度最高的季节,对海沙浴、海水浴的开展非常适宜,因而无论对骨性关节炎,还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均有着比较突出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高血压患者在疗养过程中,需重视防护紫外线,鼓浪屿夏季上午 11:00至下午 14:00,除了有着比较强的紫外线辐射强度,而且还易引起皮肤晒伤;此外,由于气温比较高,而且湿度也比较大,非常容易出现中暑情况。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开展户外活动时,需要尽量将此时段避开。每年大约会有 4次台风会对鼓浪屿区域造成影响,因此,防雷击、防中暑及防淹溺便成为了高血压患者疗养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强化险情的监测,维护疗养病房,并强化管理教育,当台风来的时候,不拍照,不外出看,预防各种危险事件发生。台风会对返程计划及外出造成较大影响,高血压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将安抚、解释工作做好。 2.4秋冬季( 10~次年 2月) 针对鼓浪屿海滨疗养区而言,如果有着比较大的湿度,势必会对患者情绪及活动能力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疗养效果造成影响。 10月下旬是鼓浪屿最佳疗养季节,其温度平均为 19~23℃,而湿度则为 40~70%,有着比较好的人体舒适度。所以,针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需要合理的利用这一良好气候,组织高血压患者积极开展对健康有利的各种户外活动,比如、舞太极剑、医疗步行及打太极拳等。而在冬季,鼓浪屿的平均气温为 10℃,尽管未降至零度,但有着比较大的湿度。每日的下午 2点至 5点,以及上午 9点至 11点,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可引导高血压患者开展慢跑、医疗步行及球类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日光浴,最终达到增强体力及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3.鼓浪屿微小气候对高血压患者疗养效果的影响 有诸多报道指出,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针对自然环境而言,其能够借助天然氧吧、日光浴及空气等作用于机体神经,也就是体液环节,对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加以调节,最终达到改善人体精神状态的目的。在鼓浪屿的冬季,比较的寒冷且干燥,会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量,与此同时,内脏小血管及皮肤会持续收缩,增加外周血的阻力,升高血压。反之,夏季不仅潮湿,而且还高热,易出汗,血管持续扩张,则容易降低血压。有报道指出,鼓浪屿疗养区的气候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不仅能提升其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而且还能为血压的有效控制,提供较好的气候环境。另有学者指出,鼓浪屿微小气候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鼓浪屿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四季平均气温为 20℃,各季节之间有着比较小的温差,湿度比较大,平均湿度可达 60~80%,无论是哪个季节,均适合疗养。其中,针对高血压患者,其以夏秋季最合适。 4.小结 综上,鼓浪屿冬季相对较寒冷,室内无北方那样的保暖措施,而到了夏季,则长时间处于梅雨季节,天气潮湿且多雨,此些气象因素会对高血压效果造成影响,出现各时段血压疗养效果不佳的情况。针对此情况,需要深入分析鼓浪屿各月份气候情况,更加准确的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优质的疗养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国清 . 微小气候对高血压病疗养员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J]. 中国疗养医学 , 2012, 21(6):494-495. [2]汪涛 , 单守勤 , 周国清 . 微小气候对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J]. 实用医药杂志 , 2014, 31(3):210-211. [3]郑芳 , 戴蓉 , 胡寅进 ,等 . 海滨综合疗养模式对军队在职干部高血压患者的康复作用 [J]. 中国疗养医学 , 2010, 19(9):769-771. [4]韩峭青 , 李秀增 , 连温林 ,等 . 鼓浪屿海水浴、自然因子及环境综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康复作用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04, 8(3):500-500. [5]李秀增 , 王俊 , 韩峭青 ,等 . 鼓浪屿疗养区微小气候与厦门市气候对比分析 [J]. 中国疗养医学 , 2012, 21(2):107-109. [6]尹朝军 , 黄丽娥 . 鼓浪屿自然疗养因子对 60~ 69岁年龄段高血压病患者疗效观察 [J]. 中国疗养医学 , 2016(1):27-28.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1973-2017年长治县国家基本站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等气候要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长治县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18℃.(10a)-1;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多年变化基本持平;长治县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冬、春、秋三季的升温增暖造成;近45年长治县发生两次气温突变,分别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到00年代和21世纪初到20年代。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