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1例门静脉海绵样患儿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术前预防门静脉破裂出血及出血的急救。术后做好出血情况的观察,抗凝治疗、饮食、相关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注重心理护理。本例患儿救治成功住院26天,出院随访3年6月,现恢复良好。

  • 标签: 门静脉海绵样变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患者冷刀锥切术中冰冻检查(frozensectionexamination,FSE)同术后石蜡病理检查(paraffinsectionexamination,PSE)诊断准确度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初诊为CINⅡ~Ⅲ于我院行冷刀锥切术21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中行冰冻病理,术后进行石蜡病理检查。对比研究FSE与PSE对宫颈病变检出情况差异。结果1.冰冻病理与石蜡病理的总诊断符合率为89%(195/218),FSE的病变检出率低于PSE,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值一致性检验提示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大范围的冰冻标本不能提高FSE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论宫颈上皮瘤患者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确诊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病理医生对冰冻病理熟悉程度是影响冰冻病理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准确取材,提高制片水平等能提高冰冻病理诊断准确度。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冰冻病理 石蜡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利普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宫颈上皮内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利普刀手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病理变化。结果研究组治愈率高达92.4%;对照组治愈率为7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普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冷刀宫颈锥切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治愈率高的优势,值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利普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灸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应性鼻炎患者在三伏三九天予喘贴灵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此法治疗应性鼻炎的疗效。结果68例应性鼻炎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3%。结论天灸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应性鼻炎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天灸疗法 穴位埋线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患者冷刀锥切术中冰冻检查(frozensectionexamination,FSE)同术后石蜡病理检查(paraffinsectionexamination,PSE)诊断准确度的差异。方法选择在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初诊为CINⅡ~Ⅲ于我院行冷刀锥切术21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中行冰冻病理,术后进行石蜡病理检查。对比研究FSE与PSE对宫颈病变检出情况差异。结果1.冰冻病理与石蜡病理的总诊断符合率为89%(195/218),FSE的病变检出率低于PSE,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值一致性检验提示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大范围的冰冻标本不能提高FSE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论宫颈上皮瘤患者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确诊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病理医生对冰冻病理熟悉程度是影响冰冻病理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准确取材,提高制片水平等能提高冰冻病理诊断准确度。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冰冻病理 石蜡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内瘤高级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016年10月份于我院进行诊治的75例上皮内瘤高级别的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胃镜活检诊断,把术后病理切片的检查作为对照,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胃镜活检的检查结果和术后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够显著,P>0.05;75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大出血或是其他的并发症。结论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内瘤高级别诊断中,其诊断效果比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CD26是T细胞表面抗原,亦称DPP-4,DPPIV,ADABP,ADCP2,TP103,二肽基肽酶4,二肽基肽酶IV。是一种细胞表面的丝氨酸蛋白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s9b家族,该家族成员还包括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DPP6、DPP8、DPP9和DPP10,但是研究最多的是FAD和CD26,它们在氨基酸序列上54%同源,均为膜结合蛋白,其二聚体结构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同时它能够激活T细胞。

  • 标签: CD26 分子结构 生物学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00例妇女体检中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状况。方法2016年2月—2016年10月选择在我院自愿接受健康体检的妇女2000例,都进行HPV筛查与基因型分析,同时进行病理型分析。结果2000例妇女经过病理确诊为宫颈疾病130例,宫颈疾病发生率为6.5%,其中CINⅠ级50例,CINⅡ级30例,CINⅢ级16例,宫颈癌14例。HPV筛查阳性84例,其中基因型HPV1640例,HPV1810例,HPV516例,HPV584例,HPV593例,HPV661例。其中随着宫颈病变的恶化,HPV阳性率逐渐增加,分别为66.7%、83.3%、93.8%、100.0%,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女体检中HPV感染状况比较常见,多为基因型HPV16和HPV18,随着病情的增加,HPV感染率也在增加,为此HPV感染筛查的效果比较好。

  • 标签: 妇女体检 HPV感染状况 基因分型 病理状况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于高年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8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91例,一组进行社区优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另一组进行一般护理,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对老年高血压的控制率达到93.2%,面对照组的则为23.5%,并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与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并且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控制老年人的高血压,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优质护理 老年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型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型分别对其采用胆管空肠吻合术肝脏切除术胆道探查取石术中的一种或联合手术治疗,观察不同临床型肝胆管结石病最佳手术方式结果:对于I型患者,HT与BDE+HT效果较好;对于IIa型患者,BDE+HT效果较好;对于IIb型患者,BDE+HT效果较好;对于IIc型患者,各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肝胆管结石病的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胆管结石病 临床分型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12月间接收的正常待产妇8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00例产妇进行整理护理,即对照组;其余500例产妇按照产科特点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护理措施,即观察组。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500例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8.0%,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8.9%,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率为97.4%,新生儿脐部护理率为99.0%;对照组300例产妇护理满意度为83.9%,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6.9%,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率为79.1%,新生儿脐部护理率为82.9%观察组产妇满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率、新生儿脐部护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6.795、7.689、5.801,P值均<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产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有效提高产妇满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率、新生儿脐部护理率,大幅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临床护理路径 产科护理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诊过程中,护理干预实施的质量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资料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探讨实施前、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就诊时间等各项指标的合格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前的门诊诊的合格率为86.67%,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合格率为93.89%,前者明显比后者低,两者之间患者满意度与平均就诊时间具备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诊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干预应用能够有效的将护理的质量提升,并且能够缩短就诊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 标签: 内科门诊 分诊 质量 护理干预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护理教学中的缺陷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门诊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并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解决这些缺陷的对策。结果分析出了门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论在门诊护理教学中,应该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不断探索新的适应门诊工作需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专业外的综合素质,为后期进入临床一线科室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护理教学 门诊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