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研究发现,核梭杆菌(Fn)与CRC的发生呈正相关。在CRC癌变的发生过程中,Fn可通过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引发慢性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诱导化疗耐药、促进肿瘤基因和微小RNA表达、调控糖酵解等途径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具核梭杆菌 结直肠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辽宁省农村残疾老年人功能现状及辅需求,为残疾老年人辅配置及康复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2020年选取辽宁省15个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残疾老年人929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残疾情况调查表、残疾老年人适配辅助器具评估表进行功能现状及辅需求评估。结果1级残疾(极重度残疾)占16.0%(149/929),2级残疾(重度残疾)占50.1%(465/929),3级残疾(中度残疾)占19.2%(178/929),4级残疾(轻度残疾)占14.7%(137/929)。残疾老年人主要在长距离步行、洗澡、如厕、排便控制、短距离步行、下蹲、转移方面存在困难,占残疾老年人的比例分别为89.8%(834/929)、84.9%(789/929)、82.6%(767/929)、79.9%(742/929)、76.6%(712/929)、76.1%(707/929)、60.5%(562/929)。且随着残疾等级严重程度的加重,存在洗澡、短距离步行、转移、购物、准备膳食困难的老年人占各自残疾等级老年人的比重越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疾老年人对普通轮椅需求最大,其次是防压力性损伤床垫和四脚手杖,需求率分别为56.3%(523/929)、9.4%(87/929)、7.0%(65/929)。不同残疾等级老年人对普通轮椅、防压力性损伤床垫、四脚手杖、坐便椅、带坐便器轮椅、普通手杖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辽宁省农村残疾老年人以中重度残疾为主,主要为肢体残疾,在生活自理和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存在较大障碍,对普通轮椅、防压力性损伤床垫、四脚手杖的需求高。未来应根据农村残疾老年人功能和辅需求评估结果制订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及构建康复管理模式,以满足残疾老年人护理及康复需求,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农村 残疾老年人 功能 辅具需求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辽宁省农村残疾老年人功能现状及辅需求,为残疾老年人辅配置及康复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2020年选取辽宁省15个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残疾老年人929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残疾情况调查表、残疾老年人适配辅助器具评估表进行功能现状及辅需求评估。结果1级残疾(极重度残疾)占16.0%(149/929),2级残疾(重度残疾)占50.1%(465/929),3级残疾(中度残疾)占19.2%(178/929),4级残疾(轻度残疾)占14.7%(137/929)。残疾老年人主要在长距离步行、洗澡、如厕、排便控制、短距离步行、下蹲、转移方面存在困难,占残疾老年人的比例分别为89.8%(834/929)、84.9%(789/929)、82.6%(767/929)、79.9%(742/929)、76.6%(712/929)、76.1%(707/929)、60.5%(562/929)。且随着残疾等级严重程度的加重,存在洗澡、短距离步行、转移、购物、准备膳食困难的老年人占各自残疾等级老年人的比重越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疾老年人对普通轮椅需求最大,其次是防压力性损伤床垫和四脚手杖,需求率分别为56.3%(523/929)、9.4%(87/929)、7.0%(65/929)。不同残疾等级老年人对普通轮椅、防压力性损伤床垫、四脚手杖、坐便椅、带坐便器轮椅、普通手杖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辽宁省农村残疾老年人以中重度残疾为主,主要为肢体残疾,在生活自理和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存在较大障碍,对普通轮椅、防压力性损伤床垫、四脚手杖的需求高。未来应根据农村残疾老年人功能和辅需求评估结果制订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及构建康复管理模式,以满足残疾老年人护理及康复需求,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农村 残疾老年人 功能 辅具需求 评估
  • 简介:在国家已制定食品卫生标准的6类36种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中,塑料材质的产品就有17种,占47.2%。其材质轻、造价低廉和使用方便已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耗品的主流。正因为这种用品具有使用性质上的一次性,人们在使用后随意丢弃,从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 标签: 一次餐饮具 环境污染 食品容器 包装材料 塑料材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吸毒人员对针交换服务的态度,分析他们的吸毒安全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教育方式对吸毒人群进行评估。结果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针交换点的外展服务对象能完整说出艾滋病三大途径的仅有42.5%;听说过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占70.8%;最近一年内有共用注射器现象接受针交换服务的吸毒者为11.0%;没有接受针交换服务的吸毒者为42.0%。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不高,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 标签: 艾滋病 针具交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降低支所致皮损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通过对皮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佩戴支患者皮损的发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支所致皮损的发生率由4.87%降至0%(目标值1.9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支所致皮损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支具所致皮损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干骨折使用膝肢在院前急救固定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1-10月的54例院前急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夹板固定组26例采取传统的夹板固定,膝肢固定组28例采用膝肢外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膝肢固定组疼痛评分(按脸谱评分表)低于夹板固定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固定时间(1.4±0.2)min,短于夹板固定组的(4.0±0.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使用膝肢在院前急救中能快速地固定患肢,为转运及抢救赢得了时间,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膝肢具 院前急救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后支对锤状指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手外科门诊非手术治疗锤状指的患者70例,并将其设为传统支组和改良支组。传统支组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35±14)岁;右手21例,左手13例;示指5例,中指3例,环指9例,小指17例。改良支组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4~55岁,平均年龄(33±17)岁;右手23例,左手13例;示指8例,中指4例,环指6例,小指18例。接受治疗后的第2周、4周、6周分别对传统支和改良后支的患者进行随访,就支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支组坚持佩戴支患者的依从性高于传统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支在不影响锤状指治愈率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佩戴支的依从性。

  • 标签: 改良支具 锤状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的研究我院研制的可调节的U型槽状小儿上肢托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治疗的小儿手术患者60例,术中对患儿的上肢固定使用可调节U型槽状上肢托,定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手术患儿60例,给予常规托固定上肢,定位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体位摆放花费时间、血氧探头及上肢的滑脱、术中发生挤压伤、电烧伤、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小儿的各种需要固定上肢的手术中使用可调节的U型槽状上肢托在术前体位摆放花费时间、术中血氧探头及上肢滑脱、术中发生挤压伤及电烧伤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对比中都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托。结论我院研制应用于小儿手术中的可调节U型槽状小儿上肢托在术中的各方面指标的观察中明显优于常规上肢托,对患儿术中的手术成功及术后的愈合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手术中。

  • 标签: 可调节托具 小儿患者 U型槽状上肢托具 术中应用
  • 简介:背景:肱骨干下1/3骨折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的拥护者各持己见,但鲜有相互比较的资料。我们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比较。方法:从创伤骨科资料库确定的连续性51例肱骨干下1/3关节外闭合性骨折患者。其中,40例患者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或至骨折愈合,11例患者因随访不全被排除。19例患者行钢板螺钉固定,21例应用功能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组,1例固定失效,1例术后感染,1例因为术前桡神经麻痹没有恢复,而行肌腱转移术。3例患者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其中1例在术后3个月最后评估时仍然没有恢复。手术治疗的所有骨折均愈合,成角畸形均〈10°,1例患者肩、肘关节功能受限20°;非手术组,2例患者因主诊医生考虑骨折对线及桡神经麻痹,改行钢板固定。仅有1例患者在各平面均有〉30°的成角。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皮肤破溃,经三角巾悬吊完成治疗。2例患者肘或肩关节功能受限≥20°。结论:肱骨干下1/3关节外骨折,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对位,能更快的恢复功能,但是存在医原性神经损伤、感染及需要再次手术的风险。功能支可能引起皮肤的问题和不同程度的成角畸形,但常可获得优良的活动范围与功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Ⅲ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肱骨干下1/3骨折 关节外骨折 支具治疗 钢板固定 桡神经麻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外固定预防腕部腱鞘囊肿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40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7例,年龄19~63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予以囊肿完整切除及韧带关节囊修复;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以支外固定于腕背伸20°~30°的腕关节功能位,支远端固定至2~5掌骨远端、近端固定至前臂中段,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需每日主动屈伸活动。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腕关节功能及术后3年腱鞘囊肿的复发情况。采用Cooney腕关节评估量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术中发现,本组40例患者中,14例腱鞘囊肿的蒂部起源于伸指肌腱腱膜下方的破损处,26例蒂部起源于腕关节韧带或者关节囊的破损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囊肿位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观察组=-3.755、Z对照组=-2.449, P值均<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2.678, P<0.01)。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无复发病例,而对照组有6例腱鞘囊肿复发。结论腕部腱鞘囊肿患者在完整切除囊肿和腕部韧带修复的基础上,采用支外固定处理,能有效地预防腱鞘囊肿的复发,短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囊肿 腱鞘囊肿 腕关节 外固定器 外科手术 复发
  • 简介: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3D 打印技术不断成熟,已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疗领域也拥有广阔的前景, 3D 打印技术是目前医疗领域实现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3D 打印 支是利用 3D 打印技术 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康复器具,为精准康复 提供有力支持,尤其在骨科、 康复科及矫形外科 中 极具应用价值 。 本文介绍了 3D 打印支的概念与特点,综合阐述了 3D 打印支在固定、康复、矫形等临床方向上的应用。

  • 标签: 3D 打印 支具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餐饮业餐(饮)消毒的现状,为今后进一步加强餐饮业餐(饮)消毒的监督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在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所管辖的餐饮单位中,随机抽取60家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法对其消毒效果进行检验。结果2012年呼和浩特市餐饮单位餐(饮)消毒合格率为87.93%,其中,有洗碗机的餐饮单位餐(饮)消毒的合格率为97.12%,无洗碗机的为77.85%。经统计学分析,两类餐饮单位餐饮消毒效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7.88,P<0.005),两类餐饮单位的餐饮消毒合格率不相同。结论呼和浩特市餐饮单位的餐(饮)消毒情况良好,根据检测结果应该鼓励餐饮单位配备自动洗碗机。另外还应继续加强对餐(饮)卫生状况的检测,使得餐饮单位的卫生状况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餐饮业 大肠菌群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矫形支治疗对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4月期间在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矫形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obb角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矫形支应用于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儿Cobb角。

  • 标签: 矫形支具 儿童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动力型支防治手指屈肌腱松解术后肌腱粘连改善手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屈肌腱松解术后1周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进行手法牵伸、超声波、肌肉力量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进行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后,采用动力型支进行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对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指TA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手指TAM较治疗前均有进步。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TAM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试验组患者的手部肌腱滑动范围、手部力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屈肌腱松解术后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佩戴动力型支可以改善手部肌腱滑动性,提高手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康复 治疗结果 肌腱松解术 动力型支具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动力型支康复训练用于手部伸肌腱修复术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动力型支康复训练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结合纳排标准后,研究人员选择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院72例手部伸肌腱修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每一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排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36例)给予动力型支康复训练;参照组(n=36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力型支具康复训练 治疗效果 常规护理 手部伸肌腱修复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我旗中小学学校食堂餐(饮)消毒效果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GB14934—2016规定的微生物(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限量指标来评价消毒效果。对辖区内中小学学校食堂已清洗及消毒的餐(饮)加以抽样采样检验,采样方法及检验方法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GB14934—2016附录。根据餐(饮)消毒微生物限量卫生标准,对抽取到的不同餐(饮)消毒的合格率做以统计与比较。结果:本次研究中,我中心于2023年9月、10月、11月,每月随机从辖区内中小学学校食堂餐(饮)中的碗、筷子、餐盘、菜盆四类用具抽取样本数180份,共540份,经检验均未检出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辖区内中小学学校食堂的餐(饮)消毒均合格。结论:辖区中小学学校食堂餐(饮)消毒的合格率为100%,说明现在我旗中小学学校食堂餐(饮)消毒管理的很好,值得继续保持。

  • 标签: 学校食堂 餐(饮)具消毒 调查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骨折后肘关节早期僵硬在使用TJAS支配合CPM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肘关节僵硬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使用肘关节JAS支及CPM机进行关节松解。对照组以治疗师的手法治疗及CPM机进行关节松解。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第1周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增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第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第3周观察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开始1、2、3周及1、3月随访复查X线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再折、骨化性肌炎情况及内固定物断裂。治疗3个月后随访评价肘关节功能(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评分(89.18±335)分,对照组(87.18±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此项康复治疗创伤后早期肘关节僵硬疗效较好,从而能降低肘关节僵硬的致残率,增加医疗的安全性和简便性,提高操作效率,并且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 标签: 肘关节 僵硬 JAS支具 CPM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餐饮集中消毒企业卫生现状调查,为如何加强餐饮集中消毒企业卫生管理,提高其卫生水平和消毒餐饮的合格率提供依据。方法对目前北京市大兴区13家餐饮集中消毒企业进行现状调查。结果大兴区13家餐饮集中消毒企业的现状调查情况不容乐观。存在诸多卫生安全隐患。结论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方法并提出建议,对餐具集中消毒企业加强管理,提高餐饮消毒合格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 标签: 餐饮具集中消毒 卫生监督 现状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