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的人工栽培沙棘灌丛带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牧草根量平均提高18.2%,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1300吨

  • 标签: 沙棘灌丛带 荒坡带 山脊带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 简介:青海湖滨区草地蝗虫适生于海拔3100~3500m,植被盖度60%~85%草原和高寒草原上坡度≤9℃缓坡区;其种群数量主要受胚胎期和蝗蝻期温湿(或温雨)系数影响,当胚胎期温湿系数为9%~14%、蝗蝻期温湿系数为11%~16%时,有利于草地蝗虫发育和为害.

  • 标签: 草地 蝗虫 环境因素 关联性
  • 简介: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以盆栽垂穗披碱草中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为试验,并进行样品采集与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能有效增加盆栽垂穗披碱草中所施各种矿物元素营养(P〈0.05),而使盆栽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降低较小(P〈0.05),即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盆栽垂穗披碱草,由于饥饿效应而使相应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也就是说饥饿效应是驱使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内动力之

  • 标签: 盆栽垂穗披碱草 矿物元素 蓄积性 液体混合肥
  • 简介:以青藏高原“黑土滩”为研究对象,采用围栏封育、围栏封育+人工补播进行“黑土滩”草地改良,测定了2010~2014年度“黑土滩”草地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鲜重。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人工补播,“黑土滩”样地内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和牧草鲜重显著增加(P〈0.05),而不可食牧草并未显著增加(P≥0.05)。进步研究发现,与围栏封育相比,人工补播样地垂穗披碱草比例、可食牧草比例显著增加(P〈0.05)。其中,2014年度的人工补播样地内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分别为67%和73%,较2010年度分别显著增加了2.52倍和2.17倍,而围栏封育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并未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围栏封育相比,短期内人工补播是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更为有效措施。

  • 标签: “黑土滩” 生物量 围栏封育 人工补播
  • 简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不同密度、刈割高度老芒麦生物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返青初期老芒麦种群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上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成熟期,老芒麦种群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刈割高度,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

  • 标签: 密度处理 刈割处理 生物量
  • 简介:本研究以“红衣少女”香石竹组培苗为材料,通过根尖压片实验“红衣少女”香石竹染色体计数方法进行探索,确定“红衣少女”香石竹染色体制片最佳技术参数,从而对其倍进行鉴定。本实验结果表明:以早上8:30用8-羟基喹啉处理1.5h为最佳,酸解时间以6—8min为宜。染色体压片结果显示:“红衣少女”香石竹染色体数为27条,鉴定其为3倍体。

  • 标签: “红衣少女”香石竹 染色体 倍性分析
  • 简介:本试验以18种禾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禾草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变化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则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因此,运用隶属函数不同禾草抗旱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抗旱强弱次序为:羊草〉高羊茅〉碱茅〉赖草〉紫羊茅〉蒙农杂种冰草〉蒙古冰草〉新麦草〉披碱草〉大青山早熟禾〉草地早熟禾〉长芒草〉狼尾草〉少叶早熟禾〉老芒麦〉羊茅〉芨芨草〉狗尾草。

  • 标签: 禾本科牧草 抗旱性 评价
  • 简介:1介绍许多模型方法已经描述了生长植物牧草质量变化,在这些方法中,饲草是被在任意高度以整体性处理,并且,饲草质量特性(如:消化率、粗蛋白质浓度)是按经验与植株或环境因素(如:饲草连续生长、生长温度)联系起来,如此模型有两主要缺陷,首先,因为它机械基础,模型不具有普遍.

  • 标签: 动力模型 变化新方法 叶消化率
  • 简介:试验16种从国外引进禾本科牧草在荒漠草原适应及营养价值评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赖草、美国灰赖草、沙生冰草及西伯利亚冰草越冬率较高,均在90%以上;披碱草和赖草属牧草生长速度较快,尤其是灰赖草;美国赖草、灰赖草鲜重均达到6000kg/hm2以上,加拿大新麦草、保加利亚新麦草鲜草产量均在4000kg/hm2以上;护坡型冰草、西伯利亚冰草、沙生冰草营养价值较高、适应强、抗逆性好,是优质牧草,可以作为荒漠草原地区推广种植首选牧草;美国赖草、灰赖草虽然产量高,抗逆性强,能够适应荒漠草原地区低温和干旱等极端条件,但适口较差,可作为生态用种加以利用。

  • 标签: 禾本科牧草 适应性 营养价值
  • 简介:采用分区放牧方法,不同载畜率处理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确定最适宜载畜率。研究结果表明,过高载畜率和过低载畜率都不利于草地群落正常演替,载畜率为1.8只/ha处理有助于维持草地生产力。

  • 标签: 内蒙古高原 荒漠草原 绵羊放牧 盖度 密度 高度
  • 简介:于2014年在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三年代气温变化、降水量变化和植被特征变化数据,分析各年代气温、降水量和植被特征变化规律和植被特征变化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响应。结果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温逐渐上升,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和2014年年均气温分别为4.52℃、4.75℃、5.94℃和6.14℃,54年间上升1.62℃,平均每年上升0.03℃。随着气温增加植被特征逐渐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气温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P〈0.05);平均降水量逐年下降,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和2014年年均降水量分别为177.08mm、176.93mm、169.27mm和167.8mm,其下降率分别为0.85%、4.4%和5.2%。54年间下降9.28mm,平均每年下降0.17mm。随着降水量下降植被特征也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植被特征 影响
  • 简介:本文以鄂尔多斯温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当地较为常见3种草地管理方式,即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及全年放牧草地设置实验样地,探讨不同管理方式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土壤碳储量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管理方式下,鄂尔多斯典型草原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物种数均表现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根冠比为:冷季放牧〉全年禁牧〉全年放牧(p〈0.05);(2)植物碳储量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3)土壤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4)植被土壤总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植被土壤总碳量中土壤碳储量比重在3中管理方式下均占96%以上,远大于植被碳储量比重。

  • 标签: 典型草原 管理方式 碳储量
  • 简介:以优异早熟禾(PoapratensisLcv.Merit)品种为研究对象,公园早熟禾(P.pratensisLcv.Park)和冷地早熟禾(P.pratensiskeng)对照品种,优异早熟禾主要抗旱性能4项指标: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于成坪期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优异早熟禾与对照品种相比。叶片相对含水量最低(83.66%)、丙二醛含量相对最低(0.0028μmol/g);而游离脯氨酸(82.74μg/g)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4.64%),与其他品种间差异极显著。优异早熟禾抗旱性能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是抗旱、适宜高海拔地区建植草坪草种。

  • 标签: 优异早熟禾 抗旱 相对含水量 脯氨酸 丙二醛 可溶性糖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进行了7饲用燕麦品种引种试验。通过各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比较分析,探讨适宜呼和浩特地区饲用栽培品种。结果如下:白燕7号、蒙燕1号、Leggett、草莜1号在抽穗期时均达到了其自身生育期中干重峰值,而且粗蛋白含量也较高。蒙燕1号在乳熟期地上生物量干重达到其整个生育期峰值。蒙燕1号和Morgan种子产量高于其他品种。

  • 标签: 燕麦 品种比较 地上生物量 营养价值
  • 简介:为了研究留茬高度苜蓿粗蛋白及返青率影响,本试验以3年生"金皇后"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留茬高度下苜蓿根内营养物质含量与粗蛋白、相对饲用价值及返青率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苜蓿根内营养物质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当最后次留茬高度高于8cm时,返青率将大于70%,其中留茬高度8-11cm处理返青率高达79.2%,返青效果较好。考虑到根内营养物质含量苜蓿粗蛋白含量及返青率影响,建议银川地区第、二、三茬留茬高度为5-8cm,最后次留茬高度以不低于8cm为宜。

  • 标签: 苜蓿 留茬高度 根内营养物质 干草品质 返青率
  • 简介:利用查干哈达苏木1960-2016年气温、降水量以及天然草地产草量资料来分析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天然草地产草量影响。结果显示:查干哈达苏木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气温增高了1.5℃,每10年递增0.25℃左右。1964-2016年降水量下降了159.6mm,每10年下降30.7mm。气温、降水量与天然草地产草量关系为:随着气温增加,产草量逐渐减少,二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降水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但其相关不显著(P〉0.05)。气温R~2=0.9357较降水量R~2=0.4334更接近于1,即天然草地产草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更为密切。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草地 产草量
  • 简介:本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不均匀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现象更明显。

  • 标签: 克氏针茅群落 放牧强度 地下生物量
  • 简介:本试验通过不同时期牧草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探讨了载畜率与植物营养成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随载畜率增大而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载畜率增大而增加,随着季节变化先降低后增加,且在8月份最低,显著低于其他月份。

  • 标签: 短花针茅 荒漠草原 载畜率 营养成分 季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