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评估和结果预测。方法200名CAP患者评估临床变量和肺炎严重指数(PSI),同时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和NT-proBNP,按照PSI评分分组,比较各组NT-proBNP浓度和CRP、血沉、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评价这些指标与C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各组NT-proBNP浓度和CRP、血沉、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随着CAP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P〈0.01)。死亡患者中NT-proBNP浓度与存活者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SI评分组合,NT-proBNP浓度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差异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CRP、血沉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论NT-proBNP可作为CAP患者严重程度分层和预测结果有效标志物。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PSI NT-PROBNP
  • 简介: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常采用全身抗生素疗法,但临床上常遇到病情严重、病程绵延且治疗效果差难治肺部感染.1996年1月~2001年1月,我们运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作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注药治疗45例难治肺部感染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治疗 难治性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BiPAP无创机械通气AECOPD患者细胞因子影响,了解其发生VALI程度。方法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中度呼吸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持续BiPAP无创通气支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NF—α、CRP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CPR表达(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在低通气压力支持下AECOPD患者引起VALI并不明显。

  • 标签: BIPAP无创通气 COPD患者 CRP TNF-Α AE BiPAP无创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腹水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ADA)和血清CA125在结核腹膜炎诊治中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2例结核腹膜炎患者、20例癌腹水患者腹水γ-干扰素、ADA和血清CA125水平。结果结核腹膜炎组中γ-干扰素、ADA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癌腹水组,P值均〈0.05,治疗前两者血清CA125之间差异无显著,但经抗结核治疗后,结核腹膜炎CA125明显降低,P〈0.05。结论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检测结核和癌腹腔积液鉴别有临床意义,可用于两者鉴别诊断;血清CA125可作为判断结核腹膜炎抗结核疗效观察指标。

  • 标签: 结核性 腹膜炎 Γ-干扰素 腺苷脱氨酶-CA125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肺循环阻断可行及该术式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单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显微结构变化,另选择30例行单侧肺循环阻断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行单纯肺动脉阻断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可行及安全。结果单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显微结构变化类似,两组在炎症反应、组织水肿等方面无差别。比较两组术式临床应用方面:治疗组手术时间、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无差异。结论单侧肺循环阻断不增加组织损伤,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种行之有效手术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阻断疗法 肺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与不同病情程度评价指标之间相关。方法连续纳入60例OSAHS患者和50例非OSAHS患者,检测血清Nesfatin-1浓度,并通过疲劳度评分和Epworth嗜睡度量表(ESS评分)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结果OSAHS组患者血清Nesfatin-1(12.5±2.2μg/Lvs.3.7±0.6μg/L,P〈0.001)、AHI(30.3±8.6次/小时vs.2.9±0.2次/小时,P〈0.001)和Tmax(39.6±7.4svs.3.6±0.3s,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LSaO2(70.2±11.6%vs.93.6±5.5%,P〈0.0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OSAHS组患者ESS评分(16.2±4.2分vs.4.1±0.9分,P〈0.001)、躯体疲劳感(14.6±2.3分vs.8.3±1.2分,P〈0.001)和心理疲劳感(12.3±1.6分vs.9.4±1.1分,P〈0.05)均高于对照组。轻度亚组OSAHS患者血清Nesfatin-1(7.1±1.1μg/Lvs.13.4±2.2μg/L,P〈0.05)、AHI(8.3±3.5次/小时vs.35.7±3.2次/小时,P〈0.05)、ESS评分(10.4±2.4分vs.17.9±4.1分,P〈0.05)、躯体疲劳感(10.5±2.1分vs.17.2±2.1分,P〈0.05)和心理疲劳感(10.2±1.4分vs.16.8±2.3分,P〈0.05)均明显低于轻度亚组患者,而LSaO2明显高于轻度亚组患者(84.5±4.1%vs.60.7±7.2%,P〈0.05)。OSAHS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与ESS评分(r=0.682,P〈0.05),躯体疲劳感(r=0.661,P〈0.05)和AHI(r=0.620,P〈0.05)呈正相关,LSaO2与ESS呈负相关(r=-0.633,P〈0.05)。结论OSAHS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 摄食抑制因子1 疲劳感评分 嗜睡度量表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时患者血清IL-21和IgE水平影响。方法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同时选取4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人员血清IL-21及IgE,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89.7%(70/78);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21及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月后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21及IgE显著降低(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降低血清IL-21及IgE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进而降低气道高反应,疗效可靠。

  • 标签: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支气管哮喘 IL-21 IGE
  • 简介:、临床病例患者29岁男性,公司职员,因“胸痛半月余”于6.23号入院,无寒战发热及咳嗽咳痰,无咳血盗汗,无关节疼痛及皮疹,伴有腹痛,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背段感染性病变,左侧胸腔积液,

  • 标签: 左侧胸腔积液 肺吸虫病 化脓性 误诊 感染性病变 肺下叶背段
  • 简介: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舒利迭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月收治88例中重度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利迭吸入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O2、PaO2、FEV1/FVC、FEV等生理指标与生活质量SQGR评分。结果经过7d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PaO2、FEV1/FVC、FEV等生理指标与生活质量SQGR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7d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m及6m后,FEV1/FVC与治疗7d时比较均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m后实验组患者SQG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中重度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 舒利迭 老年患者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目的探讨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率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7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输入营养液成分致,观察组采用持续24h肠内营养泵行鼻饲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50ml注射器间断推注营养液,3次/d。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胃内容物反流、口咽分泌物误吸、VAP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谷草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4.230,7.348,4.592,6.916,P〈0.05);观察组患者胃内容物反流率、误吸率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42,5.186,4.044,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86,5.64,4.13,4.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输注可明显降低胃内容物反流率、口咽分泌物误吸率,降低患者VAP发生率,减少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标签: 鼻饲 营养泵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肺功能影响。方法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茶碱缓释片、酮替芬口服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4、IL-10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4、IL-10及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明显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IL-4表达水平、升高IL-10表达水平,明显改善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咳嗽变异型哮喘 肺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多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紫癜(HSP)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小儿支原体感染致HSP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1周为1疗程,均治疗3疗程。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用药反应,记录呼吸道症状及过敏紫癜症状消失时间,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5.71%,不良用药反应发生率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31.43%(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过敏紫癜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细胞高于对照组,CD8+细胞、IgA、IgE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多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紫癜可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肺炎支原体感染 阿奇霉素 序贯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在结核和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中含量变化及胸水性质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6例结核胸水,36例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和胸水中IL-6、IL-8水平及30例健康者血清IL-6、IL-8水平。结果结核组与恶性胸水组IL-6分别为533.18±425.20pg/ml,122.50±92.41pg/ml,两组数据具显著差异(P〈0.002);结核组和恶性组中胸水与对应血清中IL-6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01);而结核组和肺癌组血清IL-6含量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核组与恶性胸腔积液组IL-8分别为434.24±68.52ng/ml,364.38±46.21ng/ml,无显著差异(P〉0.05)。结核组和恶性组中胸水与对应血清中IL-8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结核组和肺癌组血清IL-8含量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核与恶性胸水患者胸水中IL-6、IL-8水平较正常人有明显升高,在鉴别结核与恶性胸水患者诊断中有定价值。

  • 标签: IL-6 IL-8 胸水 结核性 恶性
  • 简介: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老年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长期住院、广谱抗生素、激素使用,肺部混合感染增加,导致诊断难、误诊率、病死率高、预后差.同时,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影响抗痨药物使用剂量及疗效,导致复发率高、复治及菌阳病例增多.笔者我院老年粟粒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1例分析如下.

  • 标签: 粟粒性肺结核 肺部曲霉菌感染 老年人 免疫功能降低 肺部混合感染 人口老龄化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患者临床特征及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24例患者与同期住院非糖尿病结核胸膜炎26例作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非糖尿病结核胸膜炎患者,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患者胸水吸收慢,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时间长。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患者胸水吸收快。结论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应坚持两病同时治疗,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结核性胸膜炎 血糖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脓胸内科治疗。方法统计我院2002-2005年45例结核脓胸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内科保守治疗治愈率。结果基本治愈22例占48.9%,(其中完全治愈2例,膈角残留微量积液20例,)病情好转20例占44.4%(表现为胸水明显减少,细胞数降低,)无变化2例占4.4%,复发后手术1例占2.2%。结论结核脓胸治疗首先应采取内科治疗,其中部分未治愈者再行手术治疗,这样能减少因手术而造成不必要伤害。

  • 标签: 结核性脓胸 内科 治愈率
  • 简介:高度浮肿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症状。因肾小球球管失衡,导致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并全身水肿,而四肢水肿更为明显,此外,因患者抵抗力差,多合并感染。肾病患者病情多次复发,反复入院,给静脉穿刺带来极大困难,为了配合治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科从2006年就此类病人大力推广使用静脉留置针^[1],

  • 标签: 静脉留置针穿刺 水肿患者 肾性 肾病综合征 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
  • 简介:COPD病人肺部疾患慢性反复发作,加之饮食摄入不足等原因,往往并存营养不良,病人各器官产生有害影响,引起肺和全身免疫防御功能损害。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感染加重,导致呼吸衰竭。因此,营养支持已成为COPD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我科2007年9月~2009年4月收治96例COPD患者给予积极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营养干预 营养状况 营养支持治疗 COPD病 免疫功能低下
  • 简介:采用自体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1Ik静脉滴注,同时将胸液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体外培养、扩增后联同。IL2注入胸腔治疗肺癌癌胸腔积液30例。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16例(53%),部分缓解(PR)12例(40%),无效(NC)2例(7%)。治疗后多数患者闷喘减轻,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体力增强,外周血白细胞增加,PR、NC病例胸液中淋巴细胞增多,癌胚抗原(CEA)下降。除12例(40%)出现发热,4例(13%)出现荨麻疹,未作处理好转。表明本疗法治疗肺癌癌胸腔积液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治疗后 癌性胸腔积液 胸液 TIL细胞 患者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