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狂犬是一种病毒性脑脊髓炎,在被感染的哺乳动物的唾液中传播。包括狂犬病毒在内的11种病毒属于狂犬病毒属,其中大多数很少引发人类疾病。狂犬见于澳大拉西亚和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其他多数无病地区是岛屿(如英国)或半岛,那里能够强制执行严格的检疫规定。在全世界,狂犬在犬科动物(狗、狐、狼、豺)中最流行,其次是臭鼬、农场动物、猫、蝙蝠和猫鼬。

  • 标签: 狂犬病病毒 哺乳动物 脑脊髓炎 人类疾病 病毒性
  • 简介:弓形体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其病原体为刚地弓形体。全球分布以气候炎热、多雨国家最为常见。饮食习惯亦影响感染率,在法国,50%。70%的人群弓形体血清反应阳性;英国人群中20%阳性。感染率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无性别差异。

  • 标签: 弓形体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刚地弓形体 全球分布 饮食习惯 血清反应
  • 简介:绦虫属是圆叶目的多节绦虫亚纲动物,由1个有4个吸盘的头节、1个小颈部和1个一连串节片形成的大链体组成。头节将寄生虫吸附在小肠粘膜上。接近头节的是未成熟节片,链体中间是成熟节片,包含雄性和雌性性器官(雌雄同体),链体末端是妊娠节片,包含数千个卵。

  • 标签: 多节绦虫亚纲 棘球蚴病 囊尾蚴病 妊娠节片 未成熟 绦虫属
  • 简介:<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即AIDS的病源病毒,1983年由法国Montanier,1984年美国Gallo和Levy从个别AIDS的患者中分离出来,曾被分别称作LAV,HTLV-Ⅲ,ARV。HIV是逆转病毒的一种,RNA是遗传物质,经病毒感染后的RNA转为DNA,其一部分作为

  • 标签: 结核病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抗结核药 抗体阳性 感染性
  • 简介:目的克山(KeshanDisease,KD)是在我国16个省区流行的地方性心肌。几十年来,我国生物化学界对于KD的发病机弹做了大量创新性研究.本文回顾和评述我国克山心脏代谢为中心的研究发展历程。方法和结果包括:使用综合酶谱早期诊断KD的心肌受损;发现KD有低硒性代谢紊乱;发现KD死亡病人心脏有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呼吸酶功能障碍和心肌收缩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发现心肌钙代谢紊乱与心肌收缩障碍之间关系;发现KD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受损;发现心肌自由基堆积等障碍;发现红细胞的形态、膜脂组分和功能异常;提出KD是一种“心肌线粒体”,或者是一种“膜疾病“等等。通过长期的KD生化研究并与婵、临床所见综合分析,确立了“KD是一种以心肌线粒体损伤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代谢性心肌”的发病机理。提出应用抗氧化药物预防和控制KD策略:应用无机硒、辅酶Q10、含硒模拟物(PZ51)、GPX抗体酶等防治研究KD,取得巨大进展;还汪明GPX抗体酶(世界上第一个含硒抗体酶)、PZ51、无机硒、辅酶Q10等对于心肌线粒体自由基损害都有明显的阻止作用。结论克山是世界上发病最多、研究得最为深入的人体心肌。这些创新成果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 标签: 克山病 心脏代谢 线粒体 自由基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ardiacmyosinbindingproteinc,MYBPC3)18443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临床表型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就诊的100例无血缘关系的HCM病人,12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研究对照.设计特异引物,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MYB-PC318443A/G进行基因分.结果携带MYBPC318443GG基因的HCM患者肥厚心肌的厚度(24.3±7.3)mm大于携带AG基因(20.0±5.3)mm(P<0.01)和AA基因(17.4±2.8)mm(P<0.01)的HCM患者.未发现该多态与发病年龄、晕厥、心电图变化、左室舒张末平均内径、左房舒张末平均内径、收缩期二尖瓣叶前向运动等其他临床表型相关.结论MYBPC3不仅是HCM的主要致病基因,而且可能是影响心肌肥厚程度的修饰基因.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多态 表型
  • 简介: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源性心脏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80例肺源性心脏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抗感染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治疗前后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R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pH、PETCO2和p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源性心脏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理机能、呼吸效率,促进残留二氧化碳排出,提高呼吸质量,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Ⅱ型呼吸衰竭 治疗 纳洛酮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新发疾病包括以前未知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和发病率逐渐升高或发病地理范围越来越大的原有疾病。新发病毒感染可分为虫传播(节肢动物媒介病毒或虫媒病毒)和动物或人间直接传播。临床上最重要的表现是出血性的或神经性的。出血性病毒在“病毒性出血热”一文中讨论。本文集中讨论嗜神经性虫媒病毒和一些其他的新发CNS病毒。

  • 标签: 病毒病 新发 病毒性出血热 虫媒病毒 动物媒介 嗜神经性
  • 简介:霍奇金(HD)是少见的恶性疾病。在英国,综合所有年龄组统计的年发病率是男性3.0/100000,女性1.8/100000。性别差异在儿童尤为明显,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弱。不同种族的年龄相关发病率差异显著。白人第一个发病高峰出现在20~30岁,然后还有一个相对低的高峰,此现象在西班牙裔和亚裔中则不明显,尽管黑人和西班牙裔青少年发病率比白人还要高。

  • 标签: 霍奇金病 HD 恶性疾病 发病率 EPSTEIN-BARR病毒 EBV
  • 简介:妊娠心脏不常见,妊娠妇女中的发生率小于1%。但是,它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最近的产妇死亡原因3年调查报告(1997~1999),它每年导致12例英国产妇死亡。发病率随人群的变化而异(表1),主要与风湿性心脏的发病率相关。另外,自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随着小儿心

  • 标签: 妊娠心脏病 生理学 妊娠期 体循环 肺血流
  • 简介:糖尿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死于合并心血管,糖尿肾病患者中心血管发病率增高15倍。通常,糖尿肾病定义为患糖尿5年以上和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持续出现“临床”白蛋白尿(白蛋白排出率>300mg/24h),但不伴有泌尿系感染、其他肾病及心衰。糖尿肾病的病程中常伴血压升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血糖控制 血压 血脂 并发症
  • 简介:病例1患者女,20岁,因“解柏油样便一天”入院。患者入院前近10个月以来多次因呕血、黑便在外院诊治,曾查腹部B超示:肝硬化、脾大、少量腹水。胃镜示:食管下段黏膜呈串珠样改变。肝炎病毒指标阴性。血铜、铁正常。骨髓穿刺结果未提示异常。出院诊断考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隐源性肝硬化,经治疗后病情好转。此次因再次解柏油样便由门诊收住入院。入院体检:神清,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无异常。

  • 标签: CAROLI病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隐源性肝硬化 肝炎病毒指标 入院体检 柏油样便
  • 简介: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AML—M3白血细胞成熟已经提高了无病生存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伊马替尼)可以提高费城染色体阳性ALL的生存率。可利用更有效的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治疗机会性感染。利用降低预处理强度的(“减量”)异基因移植使得老龄患者进行移植成为可能。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 异基因移植 治疗机 费城染色体 机会性感染
  • 简介:利什曼原虫可引起皮肤、粘膜皮肤和内脏(黑热病)的利什曼。每年大约有1千万例皮肤利什曼和40万例内脏利什曼。吸血白蛉可传播利什曼,从被感染的动物传播给人或从人传播给人。注射药物的设备可传播内脏利什曼。由于生态学的改变,利什曼病例在多数疫区越来越多。

  • 标签: 内脏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粘膜皮肤 利什曼原虫 注射药物 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