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尾蚴又称猪囊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米星猪"、"豆猪"、"米糁子猪".它是有寄生在人体小肠内有钩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体内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组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幼虫也能寄生在人的肌肉组织和脑中,从而引起严重的疾病.

  • 标签: 流行病学 生活史 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 简介:猪细颈尾蚴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由于活猪少显临床症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只有屠宰后解剖才发现,这时已给农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现把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 标签: 细颈囊尾蚴病 活猪 诊治 临床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绦虫属是圆叶目的多节绦虫亚纲动物,由1个有4个吸盘的头节、1个小颈部和1个一连串节片形成的大链体组成。头节将寄生虫吸附在小肠粘膜上。接近头节的是未成熟节片,链体中间是成熟节片,包含雄性和雌性性器官(雌雄同体),链体末端是妊娠节片,包含数千个卵。

  • 标签: 多节绦虫亚纲 棘球蚴病 囊尾蚴病 妊娠节片 未成熟 绦虫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CT对脑囊虫的检测作用以及对脑尾蚴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我所收治的76例脑尾蚴病人进行CT扫描,本次研究中所用的CT机为西门子欢星+CT机,扫描的厚距在5~10mm之间,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根据CT的结果分型,本次研究的检测结果为,脑实质型病人60位,其有具有急性脑炎临床表现的患者有12名,另外48名患者为慢性脑炎临床表现患者;脑室型患者13例;脑膜型患者3例。结论CT扫描对于诊断脑尾蚴具有非常显著地临床检测作用,在扫描中会有以下的显著特点出现不规则的低密度性的水肿影或着是泡和头节相加,进行增强扫描时会出现点状、结节状、环状及壁结节等,这些症状都是诊断脑囊虫的重要特征。所以说CT检查对于临床上诊断脑尾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 标签: 脑囊尾蚴病 CT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探究猪尾蚴误诊原因及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脑猪尾蚴的诊断和防治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门诊诊治的70例脑猪尾蚴病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0例患者经抗尾蚴(吡喹酮或阿苯达唑)及脱水、激素治疗,治愈42例,好转20例,无效8例。结论吡喹酮或阿苯达唑是治疗脑猪尾蚴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脑猪囊尾蚴病 CT诊断 病理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脑猪尾蚴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猪尾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病理学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11例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6例病理学检查均发现尾蚴虫体;9例病灶周围脑组织可见炎症反应;在病灶及其周围的脑组织中可见散在的石灰小体。头部CT检查表现为片状或点状低密度影,病灶区MRI表现为性异常信号。结论脑猪尾蚴首发症状以癫痫发作多见;影像学检查对脑猪尾蚴诊断有帮助,但最后确诊需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除找到尾蚴虫体外,脑组织中发现散在的石灰小体是诊断陈旧性病变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脑猪囊尾蚴病 病理学 临床特点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眶内囊虫比较少见,且多寄生于眼外肌内,这是因为眶内结构以眼外肌血液供应较丰富之故。本诊断较困难,随着医学影像学发展,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检查不断应用,使眼眶内豚尾蚴的诊断成为可能。现报道近二年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6例眼外肌豚尾蚴

  • 标签: 眼外肌 彩色多普勒超声 医学影像学 囊尾蚴病 眼眶内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猪尾蚴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尾蚴)通过血流进入脑实质,寄生在大脑皮质邻近运动中枢而引起的中枢系统疾病。尾蚴寄生的部位及数量不同,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但因脑尾蚴大多寄生于大脑皮质和软脑膜,故大部分患者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现报道1例脑猪尾蚴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同时合并肝功能损伤,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多发感染病灶。

  • 标签: 神经系统囊虫病 癫痫 肝损伤 肝内感染
  • 简介:山羊细颈尾蚴是由细颈尾蚴(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山羊的浆膜、网膜、肠系膜和肝脏等内脏器官引起的绦虫,犬、狼、狐狸等肉食动物为细颈尾蚴的终末宿主;山羊肝片吸虫又叫肝蛭,是由羊肝片吸虫寄生于山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及胆管中的一种吸虫,多发生于地势低洼的牧场和江河流域等,放牧点存在椎实螺是导致该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细颈囊尾蚴病 肝片吸虫病 山羊 混合感染 诊治 内脏器官
  • 简介:目的为寻找猪尾蚴新的免疫学候选诊断分子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法从cDNA文库中扩增出猪尾蚴抗原6H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然后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亚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观察表达结果。结果用PCR法扩增出一条大小约774bp的特异性片段,克隆质粒PMD-18T-6H和原核表达质粒PET-28a-6H作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和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可获得一条与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可见一条约33kDa大小的融合蛋白条带,Westernblot结果显示其可与猪尾蚴病人血清起反应。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克隆了猪尾蚴抗原6H编码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了表达及鉴定,为进一步免疫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寄生虫病 抗原 基因克隆
  • 简介:目的:观察血清囊虫IgG抗体在脑尾蚴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66例脑尾蚴病患者作血清囊虫IgG抗体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66例脑尾蚴病患者阳性689例,阳性率54.42%。685例急性期患者中阳性436例,阳性率63.65%;476例慢性期患者中阳性173例,阳性率36.34%;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84.0,P〈0.01)。520例急性期单发病灶患者阳性295例,阳性率56.73%,165例多发病灶患者阳性141例,阳性率85.45%,急性期单发灶与多发灶囊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9,P〈0.01)。385例慢性期单发病灶患者阳性126例,阳性率32.73%,91例多发病灶患者阳性47例,阳性率51.65%,慢性期单发灶与多发灶囊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性显著意义(χ^2=11.46,P〈0.01)。混和期(急性期和慢性期病灶同时存在者)98例,阳性73例,阳性率74.49%;弥漫性(满天星病灶)患者7例,均为阳性。结论急性期脑尾蚴抗体阳性率高于慢性期。急性期多发病灶者脑尾蚴抗体阳性率高于急性期单发病灶者,慢性期多发病灶者脑尾蚴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单发病灶者。

  • 标签: 脑囊尾蚴病 囊虫IgG抗体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猪带绦虫(Ts)14-3-3.2原核表达系统,并观察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尾蚴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在遵义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前期获得Ts14-3-3.2基因序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PCR的精确合成(PAS)方法全基因合成Ts14-3-3.2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XbaⅠ双酶切后连接质粒pCzn1,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ArcticExpress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和鉴定表达产物,通过镍(Ni)柱亲和纯化获得纯化Ts14-3-3.2重组蛋白。采用该纯化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尾蚴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诱导表达后菌体上清液和沉淀均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9.31 × 103处出现Ts14-3-3.2目的蛋白条带。纯化后带有His标签的Ts14-3-3.2重组蛋白能被抗His单克隆抗体识别,获得效价为1∶512 000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尾蚴中均有表达。结论成功建立Ts14-3-3.2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高纯度、高效价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尾蚴阶段均有表达。

  • 标签: 猪带绦虫 囊尾蚴 猪带绦虫14-3-3.2蛋白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型包虫的CT特征,以提高对本的认识。方法经临床证实的腹腔型包虫6例,结合文献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腹腔性包虫病中单纯囊肿型2例、多子囊型3例、混合型1例。其中单发1例,多发5例。结论腹腔型包虫其CT表现有特征性,CT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包虫病 腹腔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几年来型肝包虫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新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外摘除术治疗肝型包虫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纳入研究中的对象为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型包虫病患者60例,将其依据入院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开腹手术,观察组用腹腔镜肝包虫外摘除术;将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肝型包虫病患者选择腹腔镜肝包虫外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毕至下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可尽早下床活动锻炼,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腹腔镜外囊摘除术 开腹手术 肝囊型包虫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型包虫的典型CT特征和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通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肝包虫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获得与病理结果相一致的典型CT影像,主要表现为单型、子囊型、钙化、合并感染、破裂等,以肝内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状水样密度影为主,壁清晰锐利,多数病灶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合并感染壁增强、内容物密度增高,内囊破裂可有双边征、水上百合征、飘带征等典型表现。结论肝型包虫在CT上有特征性的表现,不仅能发现早期病变,并可显示各种合并症的病理形态改变。

  • 标签: 包虫病 细粒棘球幼 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