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腹腔镜子官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腹腔镜子宫切除58例与开腹子宫切除50例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及进食、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数、愈后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子宫切除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术后满意度高.结论腹腔镜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便利,应不断总结,使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在微创技术应用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开腹子宫切除术 护理技术 病情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1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少,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只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 胫骨下段骨折 疗效
  • 简介:胎心电子监护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胎儿宫内安危的产前监护手段,已在国内外普及应用。10万以上病例的大样本研究显示,监护仪改善了围生儿预后,对降低围生儿发病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往产科门诊胎心电子监护都是以人工分析判断出具报告,近年来利用电脑分析系统报告加以参考,最终出具报告。现据资料进行人工分析判断与电脑分析系统比较,将其中的差异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胎心电子监护 人工分析判断 电脑分析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正畸临床中数字化模型与藻酸盐印模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及椅旁操作时间。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0年在我院正畸一科进行矫正的患者200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0人为实验组,初诊接待时为其制取数字化模型,100人为对照组,初诊接待时为其制取藻酸盐印模。将实验组成功制取模型和对照组成功制取印模椅旁所需要的时间,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在椅旁成功制取数字化模型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制取口内数字化模型所需要的时间较短,患者体验感好,更容易接受,应用效果更为满意。

  • 标签: 口腔正畸 数字化模型制取 藻酸盐印模制取
  • 简介:术前导尿时机与患者血压、心率改变,膀胱、尿道黏膜损伤,麻醉苏醒期尿管相关的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进而造成泌尿道感染等情况有密切关联。目前国内手术患者经尿道膀胱导尿术的时机通常有:术前常规导尿(术前1-2h在病房留置尿管);麻醉前用药15min后导尿;麻醉后导尿。有研农报道其中2种导尿时机对患者某一指标的影响,但将3种术前导尿时机作为研究内容,来观察其对患者局部和全身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院2007年4—12月研究3种导尿时机对血压、心率及术后尿管膀胱刺激征发生率的影响,旨在探讨对患者影响最小的术前导尿时机,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择期手术患者 导尿时机 术前 膀胱刺激征 尿道黏膜损伤 留置尿管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现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其医疗养老需求。我国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旨在提供全面、协调的护理服务,但目前仍存在资源不均衡、护理人员不足、费用问题和政策不完善等挑战。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美国的CCRC模式强调综合服务,日本注重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德国侧重康复和社会参与。这些国际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多元化服务模式和财政支持的启示。总之,我国应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通过政府支持、专业人员提升和社会参与,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标签: 医养结合 护理模式 现状分析 国际比较 研究
  • 简介:就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概况、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基本原则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专业要求等方面展开比较,强调以护理改革为先导,大力进行社区护理教育和改革,根据社区需要明确社区护理培养和教育目标,调整组织机构和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引进全科医学护理理念,构建社区护理新模式,以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 标签: 社区护理 国际比较 管理体系 服务内容 专业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旨在产妇生产时采取水中分娩与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挑选本年度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09例孕妇作为研究主体。根据产妇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水中分娩组即实验组(n=54)和无痛分娩组即对比组(n=55)两个组别。对比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情况及疼痛指数、会阴裂伤程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为(455±65)分、产妇出血量为(148.5±40.5)ml、住院时间为(2.11±1.1)天、且新生儿评分无太大差异,两组产妇疼痛指数并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会阴损伤程度低于对比组,其数据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护理中采用基于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94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各47例的两组,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基于APACHEⅡ评分护理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比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

  • 标签: 胃肠道功能 重症胰腺炎 常规干预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手段中,静脉输液为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在医疗条件的持续改善以及更新下,静脉输液港和PICC管普遍应用在临床中。本文从多个方面比较PICC管和输液港,对其应用价值探讨,提供重要的临床护理依据。

  • 标签: 输液港 PICC管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配合使用G5振动排痰机对COPD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接受雾化吸入配合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对照组18例,单纯使用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对两组1周内日排痰量及1周后不吸氧情况下的SPO2以及FEV1%预计值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早期排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晚期排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不吸氧情况下SPO2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FEV1%预计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雾化吸入配合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优于单纯使用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法。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护理 吸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总结研究手工清洗与全自动清洗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以及各自的优越性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期间需进行清洗消毒的消化内镜200例,其中2021年1月~12月应用手工清洗消毒消化内镜100例(为对照组),2022年1月~12月应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消化内镜10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期间消化内镜的清洗效果,具体观察指标为消毒合格率,清洗消毒时间以及满意度等。结果:研究期间两个阶段的消化内镜消毒合格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期间的清洗消毒时间相对较短,并且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方面,全自动清洗消毒系统相对于手工清洗消毒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全自动清洗消毒系统能够提供更快、更方便地清洗消毒过程,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劳动强度。而且全自动清洗消毒系统能够更加彻底地清洗和消毒消化内镜,确保其达到更高的消毒合格率。

  • 标签: 消化内镜 手工清洗消毒法 全自动清洗消毒法 消毒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多层CT及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部患者均给予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对比多层CT与超声影像的检查效果。结果:多层CT检查确诊率为98.78%,超声影像组确诊率为92.68%,多层CT检查确诊率高于超声影像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多层CT 超声影像检查 检查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住院患儿400例,按年龄分层,分为新生儿组(〈1个月)、婴幼儿组(1个月~3岁)、学龄前期组(3岁~6周岁)和学龄期组(6~12岁),各100例,比较4组留置过程中外渗、脱出、阻塞、皮肤压痕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组及学龄期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婴幼儿组和学龄前期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不同,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保证留置针的有效应用。

  • 标签: 小儿 年龄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外渗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儿,因不能自主表达主诉,自制能力缺乏,加之血管细小,能见度低,输液严重外渗的发生率高于成人和其他小儿,又因新生儿皮肤及皮下组织薄而嫩,疏松,相同原因引发的外渗局部损伤程度明显高于成人和其他小儿。如不及时恰当地处理,会发生皮下组织坏死。我院小儿科2003年起对新生儿输液严重外渗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输液严重外渗 新生儿 处理方法
  • 简介: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 探讨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应用于产妇乳房护理干预下的有效路径。 方法 回顾性统计我院于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产科产检孕产妇,从中定量抽样选取 80 例孕周满 37 周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 80 例产妇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总体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 80 例产妇均结合吸奶、微波治疗等,其中研究组 40 例产妇常规治疗护理方案之上,运用改良后的疏通乳腺管手法按摩。每次治疗结束后记录统计了 2 组产妇乳汁排除情况、乳房硬度。 结果 研究组 40 例与对照组 40 例进行比较,患侧乳汁通畅改善程度较优,组间差异显著( P < 0.01 ) . 研究组 40 例产妇患侧乳房硬度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40 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 . 结论 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应用于产妇乳房护理干预,可以起到优良的辅助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初产妇乳汁淤积患者而言,通过医疗护理干预,可大幅提高产妇通乳的舒适度。

  • 标签: 乳腺管 按摩 乳房淤积
  • 简介:[目的]比较精密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安全性能。[方法]将400例需静脉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精密输液器组和普通输液器组各200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人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情况。[结果]精密输液器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器组(P〈0.01);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器组(P〈0.01)。[结论]精密输液器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安全性能 回血 针头堵塞 皮肤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血糖负荷的食物交换份法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糖尿病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实验组采用基于血糖负荷的食物交换份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通过多种方式实施3个月的饮食教育干预。于干预后3个月,随访3个月时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餐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和体质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结论基于血糖负荷的食物交换份法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教育较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更有效,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血糖负荷 2型糖尿病 饮食教育 食物交换份法
  • 简介:目的比较2种胃管固定方法用于食管癌术后胃管固定的效果。方法将390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按胃管不同的固定方法分为2组:实验组195例,对照组195例,观察2组患者胃管脱落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管脱落发生率分别为10.26%,17.44%,2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低。结论采用胶布加系带双重固定胃管的方法可以减少胃管脱落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 标签: 食管癌切除术 胃肠减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 PFNA术中两组上肢安置方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 1月~ 12月 100例 PFNA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平卧位,对照组患者患侧上肢平铺外展,观察组患者上肢抬高,固定于胸前搁手板上。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Harris评分、术后患侧上肢酸胀麻木感及持续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与术中体位摆放时间的线性关系,比较两组的差别。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 术后患侧上肢酸胀麻木持续时间、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