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收治的 2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 1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少,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只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  胫骨下段骨折  疗效         胫骨下段骨折由于具有较少的周围软组织和较差的血液供应,远端和关节极为邻近,因此很难固定,极易并发骨不连、感染,现阶段的治疗方法都不十分理想,本研究选取我院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收治的 2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进行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然后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6例患者中,有 18例为男性患者, 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 13~ 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1岁。其中有 15例为交通伤, 6例为摔伤,其余 5例为其他原因导致;骨折按 AO分类: 18例患者为 A型, 5例患者为 B型, 3例患者为 C型; 7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其中 5例患者为 GustiloⅠ型, 2例患者为Ⅱ型, 19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受伤后到进行手术的时间方面,开放性骨折患者为 5~ 8h,平均为 7h,闭合性骨折患者为 3~ 8天,平均为 5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P>0.05)。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 1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操作人均为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         1.2 方法         用腰麻、局部加辅助麻醉、硬膜外麻醉对所有患者进行麻醉,成功麻醉之后,在患者颈前外侧下端企切开弧形切口,将胫骨远端骨折上下两端显露出来,复位骨膜和骨片,成功复位之后保持牵引下治疗时使用钢板固定,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完成手术之后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为有效防止感染,可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治疗 6周之后让患者尝试进行部分负重锻炼,治疗 3个月之后依据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让患者进行完全负重锻炼,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定期复查 [1]。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处理时采用 SPSS12.0统计学软件,用 X2检验统计学数据,如果 P<0.05,则说明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 [2]。         2.结果         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和定期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1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少,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只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 胫骨下段骨折 疗效
  • 简介: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 探讨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应用于产妇乳房护理干预下的有效路径。 方法 回顾性统计我院于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产科产检孕产妇,从中定量抽样选取 80 例孕周满 37 周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 80 例产妇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总体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 80 例产妇均结合吸奶、微波治疗等,其中研究组 40 例产妇常规治疗护理方案之上,运用改良后的疏通乳腺管手法按摩。每次治疗结束后记录统计了 2 组产妇乳汁排除情况、乳房硬度。 结果 研究组 40 例与对照组 40 例进行比较,患侧乳汁通畅改善程度较优,组间差异显著( P < 0.01 ) . 研究组 40 例产妇患侧乳房硬度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40 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 . 结论 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应用于产妇乳房护理干预,可以起到优良的辅助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初产妇乳汁淤积患者而言,通过医疗护理干预,可大幅提高产妇通乳的舒适度。

  • 标签: 乳腺管 按摩 乳房淤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护理中使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法的最终护理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58 例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 29 人,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方法。 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 、 治疗后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观察组患者情况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 标签: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护理中使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法的最终护理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58 例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 29 人,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方法。 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 、 治疗后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观察组患者情况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 标签: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疗后口腔溃疡行常规口腔护理与常规口腔护理联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2016年 2月至 2018年 12月来院就诊的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 128例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入选者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开展护理,对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观察和统计。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 95.31%,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6.25%,依次优于常规组的 73.34%和 28.13%,两组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辅以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护理能够提升化疗后口腔溃疡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安全可行的化疗致口腔溃疡护理方案。

  • 标签: 化疗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疗后口腔溃疡行常规口腔护理与常规口腔护理联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来院就诊的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128例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入选者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开展护理,对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观察和统计。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31%,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依次优于常规组的73.34%和28.13%,两组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辅以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护理能够提升化疗后口腔溃疡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安全可行的化疗致口腔溃疡护理方案。

  • 标签: 化疗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发热症状的患儿在本院通过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护理以后,分析相关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接受患有发热症状的患儿中随机挑选200例,分别对其进行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护理,记为对比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准确率、测量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准确率要高与对比组,测量时间略大于对比组,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患有发热症状的患儿在本院通过采用水银体温计护理以后,其准确率要优于红外线耳温计,测量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发热 红外线耳温计 水银体温计 体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发热症状的患儿在本院通过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护理以后,分析相关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期间,接受患有发热症状的患儿中随机挑选 200例,分别对其进行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护理,记为对比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准确率、测量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准确率要高与对比组,测量时间略大于对比组,具有统计意义(

  • 标签: 发热 红外线耳温计 水银体温计 体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牵拉尿管固定及无牵拉尿管固定两种方法在ICU老龄男性患者漏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ICU60位男性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设实验组(牵拉固定组)30例,对照组(无牵拉固定组)3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从是否出现漏尿,何时开始漏尿,漏尿的量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在胶带维持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牵拉尿管固定方法出现漏尿的个案数少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出现的时间晚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漏尿的量也少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结论有牵拉尿管固定法优于无牵拉固定法,可以减少留置尿管出现漏尿的情况,减少留置导尿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了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留置尿管 漏尿 ICU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有牵拉尿管固定及无牵拉尿管固定两种方法在 ICU老龄男性患者漏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ICU 60位男性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设实验组 (牵拉固定组 )30例,对照组 (无牵拉固定组 )3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从是否出现漏尿,何时开始漏尿,漏尿的量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在胶带维持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不存在明显差异性 (P<0. 05)。有牵拉尿管固定方法出现漏尿的个案数少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出现的时间晚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漏尿的量也少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结论 有牵拉尿管固定法优于无牵拉固定法,可以减少留置尿管出现漏尿的情况,减少留置导尿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了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留置尿管 漏尿 ICU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究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的临床效果 。 方法 : 选择 我院 2017 年 6 月 - 2019 年 6 月收治的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共 60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 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 6 个月后的护理满意度 和血糖、血压等指标。 结果 :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指标在干预前无显著差异,在干预后观察组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p < 0.05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可比性。 结论 :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保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增强自我护理的意识,而且也能够确保糖尿病 2 型 老年患者有效控制 血糖、血压 。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究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的临床效果 。 方法 : 选择 我院 2017 年 6 月 - 2019 年 6 月收治的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共 60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 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 6 个月后的护理满意度 和血糖、血压等指标。 结果 :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指标在干预前无显著差异,在干预后观察组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p < 0.05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可比性。 结论 :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保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增强自我护理的意识,而且也能够确保糖尿病 2 型 老年患者有效控制 血糖、血压 。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前伸式、抱球式和睡眠式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式组、睡眠式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式组使用抱球式体位,睡眠式组使用睡眠式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睡眠式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式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式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式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式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式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式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物理疗法(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中老年颈腰腿痛 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 中老年颈腰腿痛 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 100例,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加物理治疗(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及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采用颈腰腿 功能不良指数(NDI)评价止痛效果:用 颈腰腿 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定 。 结果:治疗组中老年颈腰腿痛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45.0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31.00% 。 治疗组显著优于 对照组(P<0.01)。 结论:物理疗法(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中老年颈腰腿痛 临床疗效较好,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物理疗法 中药热奄包 中老年颈腰腿痛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前伸式、抱球式和睡眠式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式组、睡眠式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式组使用抱球式体位,睡眠式组使用睡眠式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睡眠式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式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式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式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式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式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式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手前伸式、抱球式和睡眠式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 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式组、睡眠式组各 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式组使用抱球式体位,睡眠式组使用睡眠式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 睡眠式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式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睡眠式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式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式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式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式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物理疗法(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中老年颈腰腿痛 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 中老年颈腰腿痛 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 100例,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加物理治疗(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及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采用颈腰腿 功能不良指数(NDI)评价止痛效果:用 颈腰腿 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定 。 结果:治疗组中老年颈腰腿痛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45.0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31.00% 。 治疗组显著优于 对照组(P<0.01)。 结论:物理疗法(颈牵、电脑中频、超短波、 TDP药垫照射)与 中药热奄包 治疗中老年颈腰腿痛 临床疗效较好,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物理疗法 中药热奄包 中老年颈腰腿痛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