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已在各医疗服务机构普遍使用,但大多仍是自然语言录入的文本文书,对数据的后期利用仍不尽人意,关键在于临床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基于异构终端的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可以从标准化医疗术语、模块化病历书写以及智能临床诊断等方面提高电子病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病历书写效率和质量。

  • 标签: 异构终端 预结构化 电子病历 标准医疗术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检分诊标准在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入本院急诊就诊的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75,实施传统经验检分诊)和观察组(n=75,实施急诊检分诊),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时间、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分诊时间为(1.80±0.36)t/min,明显短于参照组的(2.19±1.41)t/min,分诊准确率(96.00%)高于参照组(85.33%),意外事件发生率(0%)低于参照组(8.00%)(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分诊中应用急诊检分诊标准,可有效缩短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和挂号时间,提升其分诊效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诊治,且可提升其就诊服务满意,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标准 分诊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门诊检分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取80例我院门诊接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将患者分设为两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共40例,实施常规护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共40例,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候诊时间明显缩短,分诊准确率显著提升(p<0.05);候诊期间,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门诊检分诊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分诊效率,改善患者等候过程中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预检分诊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检分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急腹症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诊护理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检分诊护理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模式,比较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据本次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31%,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候诊时间为(0.28±0.25)H,就诊时间为(0.45±0.15)H,候诊时间与就诊时间均有所减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治疗成功率为92.31%,发生意外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检分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诊治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护理 急腹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金属成冠修复治疗在儿童乳磨牙牙体缺损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乳磨牙牙体缺损病例,根据家长治疗意愿分别选取两组各44例患儿进行对照实验。探究组采用金属成冠修复治疗,对比组采用复合树脂材料修复治疗。结果:追踪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可发现治疗半年后探究组的患儿修复成功例数为43例,占比为97.73%,对比组患儿成功例数为41例,占比为93.18%;治疗一年后探究组的患儿修复成功例数为41例,占比为93.18%,对比组患儿成功例数为32例,占比为72.73%;治疗一年后再次复查,可发现探究组发生继发龋0例,修复体折断0例,修复体与牙体断裂2例,占比为4.55%,而对比组这三项数据分别为5例、11.36%,6例、13.64%,8例、18.18%。由以上数据可发现探究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比组。结论:在儿童乳磨牙牙体缺损治疗中采用金属成冠修复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更好,应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 儿童乳磨牙牙体缺损 治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急诊检分诊质量中的应用。   方法:于2022年1月在本院急诊医学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就诊等待耗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检分诊准确率。    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急诊患者就诊等待耗时显著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急诊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8 月。将选取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 45 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桩 修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5.6% ( 43/4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71.1% ( 32/45 ),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X²=9.3254 ; P < 0.05 )。根据对两组患者疼痛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 < 0.05 )。结论: 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治疗的有效率高,采取 成纤维桩对患者造成的疼痛度较低,缓解了患者的不适,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为应对大量污染或感染伤员入院带来的医院环境污染和预防病人间交叉感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改进急诊检分诊流程,组建多学科融合的医院感染控制组,加强伤员的检伤分流和检分诊处的感染管理,同时规范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采取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从而有效保障了伤员和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

  • 标签: 汶川地震 预检分诊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喉显微手术麻醉中注右旋美托咪啶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接收的采用喉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均给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随机抽取其中47例作为实验组,麻醉前注右旋美托咪啶,观察两组患者注前(T0)、注后(T1)、插管即刻(T3)、置入支撑喉镜时(T4)、拔管后5min(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观察麻醉苏醒期呛咳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T0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1、T2、T3、T4、T5心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且麻醉苏醒期呛咳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显微手术麻醉中,于麻醉前注右旋美托咪啶可以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苏醒期呛咳躁动的发生率。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啶 喉显微手术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在线冲方法低于血液透析滤过凝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26例血液透析滤过凝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给予传统在线冲法进行260例次治疗与给予改良在线冲法进行260例次治疗,对不同在线冲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传统法治疗与改良法治疗,在凝血等级对比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法治疗中,跨膜压、置换液总量与静脉压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法,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剂量抗凝剂的使用情况下,采用改良在线冲法治疗,能够将滤器完全变湿,冲时适当的加入肝素钠,可以确保其安全性与可靠性,显著降低凝血发生率。

  • 标签: 在线预冲 不同方法 血液透析 滤过 凝血 影响 对比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对80例大面积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同顾性分析,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观察组采用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进行口腔修复。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发生桩核脱落,1例出现纤维桩折断,未出现根折现象,对照组有6例牙根折裂。结论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疗效显著,不易脱落,外形美观,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混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新诊断的37例T2DM患者在接受为期2月的混胰岛素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浓度(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结果治疗前后FPG、2HPBG、HbA1c、HomaA明显下降(P<0.01);HomaB明显升高(P<0.05);BMI治疗前后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胰岛素治疗初诊T2DM能快速降低初诊T2DM患者的血糖,显著恢复B细胞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 标签: 2 型糖尿病 预混胰岛素 HomaA HomaB 胰岛B细胞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021-01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诊快速检分诊法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66例儿科急诊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3,常规分诊)、观察组(n=33,急诊快速检分诊法),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等待报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较短(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分诊准确率较高,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为儿科急诊患儿应用急诊快速检分诊法,可缩短检查与分诊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急诊快速预检分诊法 儿科 急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地:综合小儿手足口病分诊护理的案例,总结经验并对检分诊的管理方案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加强发热门诊及病房的护理管理,合理分工,明确各班职责,采取高效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分诊问诊台,加强分诊护理管理。结果:随着分诊护理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医院的效率大幅提升,治愈率提高,医患关系得以改善。结论:检分诊护理管理方案在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得到检验,是一个高效的管理方案,对医院的运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其它情况下如何缓解高峰现象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预检分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桩冠修复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成纤维桩修复,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修复,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所需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每棵纤维桩安装时间为(64.89±9.3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0.52±10.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100%(5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2%(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可塑纤维桩相比,成纤维桩安装时间短,能够显著提高桩冠修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桩冠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