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  足背皮肤缺损,常导致肌腱、背或关节裸露,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又因周围软组织较少,皮肤几近贴紧骨面,移动能力差,临近又缺乏足够有效的皮瓣.而前外侧皮瓣具有解剖标志清楚,变异少,易于切取,血管蒂恒定、供区隐蔽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05年至2008年我科采用游离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缺损12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皮瓣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修复足背 前外侧 外侧皮瓣
  • 简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较常见,常伴有骨、肌腱等组织外露,受区多不具备植皮条件,需采用皮瓣修复。自1984年徐达传、罗立生等首先报道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目前已成为整形、显微外科最常选用的皮瓣供区之一。2004年1月至今,我们应用中小型(15cm×10cm)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背部皮肤组织缺损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皮肤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皮瓣修复 足背部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腘动脉硬化病变腔内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55例(57条患肢)TASCC型腘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52条患肢)施行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应用踝/肱指数(ABI)、Fontaine分期、保肢率和通畅率综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1.2%,围手术期死亡率5.3%,截肢率3.5%。腔内治疗明显提高患肢足背动脉AB(I0.38±0.17vs0.68±0.39,P<0.01)和胫后动脉的AB(I0.41±0.18vs0.72±0.50,P<0.05)。重症下肢缺血(CLI)的患肢数由治疗前的36条(63.2%)减少至治疗后的19条(3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随访(11.4±6.4)个月,随访期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ABI分别为0.48±0.38和0.61±0.47,与术前和术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CLI的患肢数(12条,29.3%)与治疗前(36条,6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19条,3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治疗TASCC型腘动脉硬化病变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动脉 腔内治疗 重症下肢缺血 保肢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手外科治疗中应用游离异形前外侧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年限跨度范围,择取样本为38例复杂手部皮肤缺损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游离异形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其中Y形皮瓣修复6例、K形皮瓣修复8例,├形皮瓣修复7例,h形皮瓣修复10例,H型皮瓣修复7例,分析总结具体修复效果。结果:38例患者术中皮瓣均正常成活,其中37例皮瓣1期愈合,且无血管危象。术后3个月随访38例患者,皮瓣柔软且外观恢复良好,33例患手部捏、抓等功能恢复良好,痛觉及触觉均恢复正常,两点区域间辨别觉为1.3-2.4cm。结论:复杂手部皮肤损伤患者采用游离异形前外侧皮瓣修复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复发手部皮肤损伤 游离皮瓣 异形股前外侧皮瓣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髂静脉血栓 的临床效果 。 方法: 以 2017.06~2019.12 为研究区间,以此区间本科室接诊的患 急性髂静脉血栓病症患者实施研究,统计 76 例 。分为常规组 ( n=38 )和观察组 ( n=38 ),常规组以全身静脉溶栓展开治疗,观察组以逆行置溶栓管实施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 诊治效果、穿刺耗时及静脉畅通度。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相比于常规组具明显提升优势,比较成立,于统计学有意义 P < 0.05 , 研究表明,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穿刺耗时显著缩短 P < 0.05 ,两组于静脉畅通度指标上无较大差异 P > 0.05 。 结论: 急性髂静脉血栓采取逆行导管溶栓诊治效果理想,可缩短穿刺耗时,减少并发症风险,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两种方法 治疗 对照研究
  • 简介:疝的发病率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中年妇女,但其嵌顿率在腹外疝中最高,约为60%,常需要急诊手术。杭州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共完成嵌顿性疝腹膜前修补术2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嵌顿性股疝 腹膜前修补术 治疗效果 中年妇女 急诊手术 腹外疝
  • 简介:动脉损伤是长骨骨折的并发症之一,但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的动脉损伤并不常见~([1-3])。血管损伤通常是由于手术导致的,包括钻孔、螺钉、克氏针的使用,以及复位牵引等操作引起的~([2]),另有少部分血管损伤是由于骨折断端刺伤引起的~([2,3])。血管损伤可以导致急性出血以及假性动脉瘤的出现,这些假性动脉瘤有时病情隐匿,难以早期明确诊断,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髋骨折 动脉瘤 假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66例髂-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均采用PTA和(或)支架植入术进行介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踝/肱指数(ABI)。结果66例患者成功完成介入治疗,共植入支架73枚,其中髂动脉植入27枚,浅动脉植入32枚,髂-动脉植入14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患肢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ABI由术前0.39±0.12上升至0.72±0.15,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10例患者因复发而再次接受介入治疗。结论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因其创伤小、可重复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已成为治疗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下肢 动脉闭塞性疾病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目的:通过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对比研究,探讨简单、规范、有效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248人,随机分为阻滞组(124人)及静脉组(124人)。阻滞组在术前进行神经穿刺并留置导管,术后48h内持续镇痛、后期(至术后7天)负荷剂量镇痛;静脉组留置静脉自控镇痛泵至术后48h,后期采取肌肉注射药物镇痛。观察指标包括:术后6、12、24、48h以及3~7d的膝关节疼痛程度(静息、活动);术后3~7d患侧膝关节活动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12、24、48h,阻滞组的疼痛程度平均小于静脉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的静息痛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阻滞组的活动痛疼痛程度平均小于静脉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阻滞组术后3~7d膝关节的活动度明显大于静脉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出现副反应的比率明显大于阻滞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多模式联合镇痛已经成为共识;神经阻滞镇痛在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利于锻炼等优点。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围手术期 镇痛 股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内瘘成熟前病人,病情危重需立即进行血液透析者,必须建立临时的血管通路。2012年3月起我科采用静脉插管建立临时血透通道进行血液透析,共8例发生导管意外脱出,探讨透析患者意外脱管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降低意外脱管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发生意外脱管的8例临时性静脉置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生静脉置管意外脱管的时间集中在夜间无人看护或陪伴时,地点多为院外患者家中。静脉置管患者导管脱出的原因,在于导管固定方法不正确、缝线脱落或插入过浅,夜间睡觉翻身或穿脱衣裤方式不正确,以及患者缺乏自我导管防护的意识和知识。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脱管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针直刺法与一次性采血针斜刺法在静脉采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空针直刺法,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斜刺法在静脉采血。通过对比观察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血标本溶血及凝血、皮下淤血及血肿、平均采血时间、穿刺后按压止血时间。结果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80%,血标本溶血及凝血率为11%,皮下淤血及血肿率为16%,平均采血时间为6.3min,穿刺后按压止血时间为5-10min;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5%,血标本溶血及凝血率为4%,皮下淤血及血肿率为2.6%,平均采血时间为2.7min,穿刺后按压止血时间为3-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与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斜刺法成功率明显高于直刺法,且斜刺法并发症少、按压止血快、操作时间短、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斜刺法优于直刺法。

  • 标签: 新生儿 股静脉采血 空针直刺法 一次性采血针斜刺法
  • 简介:摘要急性髂静脉血栓是指髂、静脉有血栓形成,使得患者患肢出现明显的肿痛及粗肿情况,并伴有下肢浅静脉怒张及曲张,患者髂窝鼠蹊部及三角区可见明显的压痛现象,屈足背时大腿后侧出现明显的牵引疼痛情况,疾病发作期,患者炎症情况严重,下肢急剧肿胀,炎症情况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皮肤苍白、皮下静脉呈网状分布、动脉痉挛,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打击1。因次,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能降低肺栓塞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导管溶栓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介入治疗方式,具有去除血栓的效果,是临床治疗急性髂静脉血栓的重要治疗措施5。下面对导管溶栓治疗急性髂静脉血栓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系统的阐述,望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标签: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导管溶栓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传统静脉釆血法与颈静脉采血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抽血室静脉采血的128例患儿,随机将所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4例患儿行以传统静脉釆血法,研究组64例患儿行以颈静脉采血法,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31%)明显比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75.00%)高,并发症发生率(3.13%)。结论在小儿静脉采血中,颈静脉采血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静脉釆血法,临床价值更加显著。

  • 标签: 小儿静脉采血 传统股静脉采血法 颈静脉采血法
  • 简介:疝多容易嵌顿,且嵌顿后内容物易发生坏死。因此,一旦发生疝要尽早行手术治疗。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此手术方法在疝治疗中的应用报道较少。云南昆钢医院外二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疝19例,行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股疝 应用 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