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6年10月应用游离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2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12-63岁,平均43.5岁;缺损面积为4cm×6cm~30cm×17cm,其中合并骨外露10例,肌腱外露11例,血管神经外露2例,18例合并创面感染。均采用一期封闭式负压引流,二期游离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术后23例皮瓣顺利成活,无一例感染。1例发生动脉危象,手术探查后改行植皮结合后期换药愈合;1例发生静脉危象,皮瓣边缘坏死,换药愈合。皮瓣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12个月)。本组皮瓣无一例发生溃疡、烫伤、磨破等。皮瓣外观平整、颜色接近正常、质地好,2例皮瓣臃肿,1例予以二期手术修薄。皮瓣供区未见明显感觉功能障碍。结论游离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可有效控制感染,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技术。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对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使用喉罩全身麻醉,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麻醉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麻醉药物使用量、输液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可有效改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身体恢复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股神经阻滞 喉罩全麻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点式剥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膝关节镜手术中采用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为观察组进行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为对照组进行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比分析患者在麻醉后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后,对照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感觉、运动恢复时间都要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有明显的的差异且P<0.05,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得出,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开展膝关节镜手术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麻醉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神经 坐骨神经 蛛网膜下腔 膝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于笔者单位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用不同类型的融合器,分别为采用ROI-C融合器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与采用传统式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疼痛与吞咽困难,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都要优于传统融合器。

  • 标签: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安全性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