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采血通常采用静脉穿刺,静脉穿刺有直刺法和斜刺法2种,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儿科对180例新生儿取静脉穿刺采血,其中90例采用斜刺法,90例采用直刺法,分析结果表明斜刺法比直刺法安全、易于操作、成功率高。1对象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需静脉采血的新生儿180例,年龄最小为刚出生,最大为28天。

  • 标签: 新生儿 股静脉 采血
  • 简介:这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3岁和51岁,均为肥胖体型,分别因发现右腹内侧包块5年和3年而就诊。均考虑为脂肪瘤而予以手术。术中均证实为疝,所谓脂肪瘤实际是疝囊外的脂肪组织。给予作疝修补术。这2

  • 标签: 例摘要 疝误诊 脂肪瘤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成功率。方法将258例小儿静脉穿刺随机分成观察组(132)和对照组(126),观察组通过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穿刺方法,比较二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如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以及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静脉的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又能减少患儿家属的精神负担及经济负担。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股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讨论腹沟疝患者的护理体会。对2012年5月~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腹沟疝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30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通过有效护理患者痛苦减少,术后愈合快。

  • 标签: 腹沟股疝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对导管术后出现的动脉假性动脉瘤(FAP)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防手段。方法入选39例导管术后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与同时期3645例无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导管术后患者进行对照,对与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在两组中的分布行x^2检验。结果女性,高血压病,年龄,动脉鞘管型号≥7F和术中肝素化在两组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高血压病,年龄,动脉鞘管型号≥7F和术中肝素化与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有关联。

  • 标签: 动脉瘤 假性 股动脉 导管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透患者静脉置管术的优点、穿刺置管方法、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近3年来48例血透患者静脉穿刺置管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方法穿刺置管。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成功率高,仅发生1例导管堵塞,2例感染,1例导管脱落,1例血肿,经正确护理未导致严重后果。结论静脉置管术具有并发症少,风险低,易操作,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患者的生命线。临床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动静脉内瘘阻塞,静脉留置导管插管失败或合并感染,以及极度心力衰竭、肺水肿、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等需急诊血液透析患者,而病情又不允许行中心静脉置管,而桡动脉和足背动脉又无法达到满意的血流量,重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成为患者延续生命的关键。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利用与周围静脉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治疗20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股静脉穿刺护理
  • 简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好发于下肢,多见于年老体弱、外科骨折和久病卧床不起者,轻者表现患肢肿胀疼痛、色素沉着,重者溃烂,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由于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icembolism,PE)导致患者猝死。下腔静脉滤过器(interiorvenacavafiltor,IVCF)是一种用金属丝制成的器械,通过特殊输送装置放入下腔静脉,从而预防远端的血栓脱落顺血流运行至肺动脉,防止肺栓塞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 股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建立长期的血管通路来维持血液透析,而基层医院因经济、医疗条件及尿毒症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认识不足,使很多尿毒症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未做好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置管。尿毒症患者往往病情危重,需紧急进行血液透析来抢救生命。静脉穿刺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上急诊血液透析的临时血管通路这一难题。本文通过对50例尿毒症患者的静脉穿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股静脉 穿刺 急诊 血液透析
  • 简介:静脉穿刺是新生儿静脉采血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常使用。现将笔者所在科在静脉穿刺中误入膀胱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股静脉穿刺 膀胱
  • 简介:摘要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僵直,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有并发症发生。作者根据常规方法,作了改进,减少了伸膝机能减退,髌韧带撕裂,切口裂开等并发症。

  • 标签: 膝关节粘连 股四头肌成形术 膝关节强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痛苦、避免邻近器官损伤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320例1天—2岁的患儿,做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观察组160例采用垂直定位法,对照组160例采用扪及动脉搏动的传统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定位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149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6例,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138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9例。结论垂直定位法进行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扪及动脉搏动定位静脉穿刺采血方法。

  • 标签: 小儿股静脉 采血 定位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新生儿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寻求更好的穿刺采血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7月收治的1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分别给予不同的静脉穿刺采血方法,比较采血成功率及局部血肿率。结果A组新生儿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而局部血肿率明显低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斜刺股静脉穿刺采血法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局部血肿发生率,是较为理想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静脉穿刺 采血方法 比较
  • 简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81岁。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1d”为主诉收住内科,并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请我普外科会诊明确指出患者为机械性肠梗阻,病因上结合查体右腹股沟下方有包块,考虑疝嵌顿所致。但患者未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并在内科查腹部CT及彩超均提示为囊性肿物,并依此排除疝嵌顿致机械性肠梗阻,结果保守治疗无效,6d后转入我科手术治疗,证实为小肠疝入股环并嵌顿,肠管已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吻合术,并修补环。术后11d痊愈出院,例2:患者,女,59岁。以“腹痛伴恶心5d,加重并腹胀半天”为主诉入住内科。有右腹股沟区肿块病史10年。内科诊断为腹痛待查:完全性肠梗阻。并行胃肠减压后,腹胀减轻,疼痛缓解。3d后请我科会诊,查体:右侧下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右侧腹股沟区有一约4cm×5cm肿物。考虑为疝嵌顿所致。遂转入我普外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为小肠由环疝出并嵌顿,导致部分肠管坏死。行坏死肠管楔形切除术,修补环。术后痊愈出院。2讨论疝囊通过环,经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疝(femorelhemia)。发病率约占腹外疝3%~5%,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

  • 标签: 例嵌 原因分析 嵌性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皮瓣治疗小腿严重毁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0月将前外侧皮瓣切取成皮瓣、桥接血管、肌瓣三者并联的复合组织瓣,采用游离或带蒂转移的方法一期修复面临截肢的小腿毁损伤患者7例。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肢体保留。术后获得随访3~18个月,肢体功能恢复满意,效果优良。结论应用改良的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小腿严重毁损伤,皮瓣切取简单,伤肢血管、创面一次修复,供区隐蔽,创伤小,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组织瓣 创伤 修复 肢体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置管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行静脉置管术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分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优质的护理干预,72例患者当中只有3例患者出现的感染情况,但是经过对症治疗之后都得到缓解和改善,2例患者发生了导管堵塞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时间保持坐位导致。结论对于实施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股静脉置管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