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的患者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健康宣传覆盖和健康宣传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提高,进而使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人性化护理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上的护理预防急诊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对策。方法选取8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采用常规的静脉输液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输液对策,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接受上述的护理之后,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92.5%的总有效率,且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工作中采用针对性的护理输液对策,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输液中产生的并发症,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具有着值得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急诊 静脉输液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对小儿输液风险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患儿,以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干预组(n=65)。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为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比各组护理总不良事件率、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总不良事件率为7.69%,但对照组为23.08%,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家长满意度为92.31%,但干预组为100.00%,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小儿输液期间,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还可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静脉渗出分级护理 小儿输液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使用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置针110例的临床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留置时间1~14天,平均4±1天。发生不良反应34例,发生率30.9%。结论做好本输液法的操作,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补充营养,供给热能。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 标签: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操作方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压输液式口腔冲洗在舌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舌癌手术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50毫升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加松头棉签口腔擦洗法,研究组采用0.5%碳酸氢钠接输液器加压冲洗与松头棉签擦洗相结合,记录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减轻疼痛、提高口腔清洁度、提高满意度、减少感染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0.5%碳酸氢钠接输液器加压冲洗与松头棉签擦洗相结合的改良口腔护理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加压输液式 口腔冲洗 舌癌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及应急护理措施,以保证临床的用药安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输液室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累及系统分布、药物种类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皮肤的分布比例为46.34%,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分布比例分别为13.41%、17.07%、13.41%,皮肤是最常见的累及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次之,与其他累及系统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头孢类药物的分布比例为35.37%,排名第一;其次是青霉素类药物(18.29%)和中成药(9.76%),与其他药物种类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82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80例不良反应患者对疾病病程及程度影响不明显,有2例病情延长。结论护理人员对相关的药学知识进行掌握后能够在用药的过程中正确的判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采取应急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用药安全。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药物不良反应 累及系统 应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输液过程中常见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优质护理;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投诉原因服务不周36例(30.0%)、穿刺技术不精20例(16.7%)、责任心不强35例(29.2%)。观察组护理效果高、护理质量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患者输液过程中多见服务不周、穿刺技术不精以及责任心不强等方面护理投诉原因,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后展开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护理效果高、质量优。

  • 标签: 输液 护理投诉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输液泵在儿科应用的问题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儿科接受微量输液泵的患儿,分为研究组(通过分析微量输液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不接受微量泵护理干预)。对比(1)两组微量输液泵使用中常见问题发生率。(2)两组患儿家属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1)两组微量输液泵使用中常见问题(静脉炎、感染、液体渗漏、方法不当)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2±5.4分、72.6±6.9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认真分析微量输液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微量输液泵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1月的6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指标进行分析,观察组患儿一次静脉注射成功率为85.29%,对照组为41.18%,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护理依从性中观察组良好率(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1.78%),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分析中,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4.12%,对照组为73.53%,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整体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静脉输液 应用分析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且χ2=4.500,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76.00%,χ2=4.153,P<0.05;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χ2=7.018,P<0.05。结论针对静脉输液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有效加快其机体功能恢复进度,还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依从性,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输液室自2015年6月起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并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急诊输液患者,在改进护患沟通方法前后随机抽取各100例对输液前接待、输液中操作、输液后宣教、输液巡视情况、护士答疑以及等候时间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均无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通过对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输液前接待、输液中操作、输液后宣教、护士答疑、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巡视情况以及等候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沟通技巧 输液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静脉输液护理当中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对于降低静脉输液风险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文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选择在此期间我院的所有护理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均在2018年1月开始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并且对于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前后(2018年1月前后)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落实护理安全管理以后护理人员自身的素养提升,而且静脉输液风险的发生给大大降低,与护理安全管理之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工作过程当中,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其中能够有效的帮助相关护理人员对自身的素养和理论技术进行提升,改善护理过程当中患者的满意度,对于护理人员进行锻炼,可以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发生,也能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风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方法针对我院急诊输液室从2014年6月-2016年9月内发生的80例医患纠纷进行探讨,总结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结果急诊输液室的医患纠纷中,有效的投诉占71.5%,患者的投诉内容包含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对输液相关的费用不满意,护理人员责任感低、态度差,输液流程不够规范,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过高等。结论对急诊输液室在护理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使患者对急诊输液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护理 急诊输液 常见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急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我院急诊进行输液的患者44255人次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时的输液患者37805人次设为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对急诊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

  • 标签: 输液室 优质护理 新举措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信息化流程改造,达到规范输液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门诊输液更简捷,高效,安全可靠。方法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院信息平台结合,自身开发研制出适合门诊输液室最佳计算机信息操作系统,并对原来的输液流程进行改造,记录实施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门诊输液室流程改造前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流程改造,减少了护理差错及隐患,提高了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信息化 流程改造 门诊输液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中静脉穿刺前皮肤消毒剂的使用。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分析各种消毒剂的临床实用性。结果结论希望能得出更加适合临床,方便临床静脉输液的皮肤消毒剂。

  • 标签: 静脉输液 皮肤消毒剂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门诊输液工作中常见的护理纠纷事例,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发生率。方法针对不同原因的护理纠纷,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结果执行相应防范措施后,护理纠纷发生率下降。结论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输液 护理纠纷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小儿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对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输液治疗的242例小儿患者在优质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作为观察组,对2017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实施优质护理的231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可以降低小儿门诊输液患儿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小儿 门诊输液 护理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室患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儿科急诊输液室2017年1月-4月收治的输液患儿3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7%,明显低于对照组8.0%(P<0.05);观察组依从性为83.3%,高于对照组34.0%(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室中实施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急诊输液室 个体化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