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儿童营养门诊收治的185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测量并计算患儿体质量,将其分为正常组(63例)、超重组(61例)、肥胖组(61例),对比分析3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结果肥胖组、超重组儿童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儿童,其中重度肥胖儿童25-(OH)D3水平显著低于中度、轻度肥胖儿童,儿童BMI与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肥胖相关,原因可能为维生素D滞留肥胖儿童脂肪细胞中,导致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降低,提示肥胖儿童需要补充维生素D以恢复成长的25-(OH)D3水平。

  • 标签: 血清25羟 维生素D3水平 儿童肥胖 关系
  • 简介:摘要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在口服达英-35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护理人员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正确认识达英-35,顺利完成治疗周期。

  • 标签: 达英-35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锁骨上切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用于肥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肥胖患者经锁骨上切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其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80例中,一次穿刺成功72例(90%),二次穿刺成功79例(98.75%),无气胸发生。结论经锁骨上切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能安全地用于肥胖患者。

  • 标签: 锁骨上切迹 颈内静脉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m)的发病及其与伴发肥胖(超重)、冠心病和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1080名年龄在45岁以上的社区居名进行常规体检。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发现Hum组伴发的肥胖(超重)、冠心病和脂肪肝患病率与非Hum组的患病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Hum的患病与肥胖(超重)、冠心病有相关性(P<0.01),与脂肪肝有相关性(P<0.05),Hum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控制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提出社区居民预防模式,减低与相关疾病的危害程度。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肥胖(超重) 冠心病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8例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给予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基础治疗上,给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及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两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肥胖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层自然对合对肥胖患者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肥胖的妇科手术患者35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185例)及对照组(172例),两组腹壁脂肪层分别采取自然对合处理及间断缝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腹部切口脂肪层自然对合可有效预防肥胖患者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 标签: 妇科疾病 腹部切口 自然对合 脂肪液化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特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分泌内科进行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每年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口服降糖药治疗、实验组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再采用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4个月后,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体质指数、低血糖事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糖蛋白均有所下降,并且两组间也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体质量增加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是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有效降糖药物,值得推广。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肥胖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兰州市城关区糖尿病患者中的肥胖流行状况。方法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城关区内333名糖尿病病患者并测量其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脂,血压等数据,判断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状况并分析BMI/WC与其他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兰州市城关区糖尿病患者的超重/肥胖患病率为81%;腹型肥胖患病率为73%。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WC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收缩压(SBP)显著相关,与尿酸(UA),舒张压(DBP)无显著相关,BMI与TG,UA,SBP,DBP有显著相关,与TC,HDL,LDL,无显著相关。结论兰州城关区糖尿病患者中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患病率远高于全国人群的平均水平,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兼具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所以WC和BMI一样也应该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标准;WC较BMI与血脂的关系更加密切,随着WC和BMI的上升,血压值也跟着升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策略。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8~64岁,BMI≥40kg/m2,术前无心肺疾病病史,肝肾功能无异常,无低氧血症。术毕带气管导管送入麻醉后恢复室。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30°~45°头高脚低位。达到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重视疼痛的管理、监测体温等护理策略。待患者达到出室标准后安全送回病房。结果所有患者恢复顺利,恶心7例,呕吐1例,疼痛(VAS>4分)2例,经积极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在麻醉恢复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缩短患者在恢复室的停留时间,提高恢复质量。

  • 标签: 肥胖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麻醉恢复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的控制效果。方法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6例,既往均使用多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治疗组16例在原有降糖措施上加用“艾塞那肽”,对照组20例主要将原有降糖药物加量,0周、8周、12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指标。结果艾塞那肽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FPG、P2hPG、HbA1C、BMI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以显著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的血糖和体重,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艾塞那肽 肥胖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学龄儿童Ob基因型的分布特点、瘦素水平及其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91名6-13岁学龄儿童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抽血检测瘦素水平。结果(1)学龄儿童瘦素水平肥胖者高于非肥胖者,提示瘦素是儿童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学龄儿童Ob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肥胖组AA型及CC型明显高于非肥胖组,而肥胖组AC型明显低于非肥胖组,说明肥胖的发生与ob基因多态性有关。

  • 标签: ob基因 瘦素 基因多态性 学龄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一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酮症酸中毒急性期的护理;疾病后期全面评估患者,逐步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建立了正确的自我管理行为,出院后给予定期的随访,现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肥胖 2-DM 酮症酸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据食品交换法制定饮食处方对于肥胖冠心病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70例住院患者在住院及出院后持续按照处方饮食进食,与对照组60例比较,观察一月、三月、6月后体重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体重明显下降,饮食干预3月,减重效果最明显。结论以食品交换法为指导制定饮食处方法简单易算,患者依从性强,能明显降低肥胖冠心病患者的体重。

  • 标签: 食品交换法 肥胖 冠心病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百泌达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以来收治的5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加诺和锐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百泌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体重减轻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减重总有效率96.0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20/2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泌达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波动,还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百泌达 甘精胰岛素 诺和锐 临床疗效 联合 肥胖Ⅱ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体型Ⅱ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用PEMS3.0软件统计21例肥胖型Ⅱ型糖尿病使用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进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使用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型Ⅱ型糖尿病疗效较好。

  • 标签: 利拉鲁肽 肥胖体型 Ⅱ型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重、肥胖男性人群血清骨钙素(OC)水平与内脏脂肪面积(VFA)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月—2017年2月共纳入70例男性,年龄35~75岁,平均(52.13±7.21)岁,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对照组26例,超重组20例和肥胖组(n=24)。采集代谢参数包括腰围(W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OC,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PN)和内脏脂肪面积(VFA)。通过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同时通过磁共振成像量化VFA。结果骨钙素水平在对照组(11.45±2.51μg/L)和超重组(6.73±2.31μg/L)与肥胖组(4.25±1.29μg/L)比较有下降趋势(P<0.01);在所有超重和肥胖者中,WC,HOMA-IR和VFA是O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随着内脏脂肪含量的不同,超重和肥胖男性受试者OC的变化与VFA密切相关,提示OC可能参与腹型肥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俱乐部式心理-饮食-运动干预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儿,采用俱乐部式对其进行心理-饮食-运动干预治疗,观察其结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70.37%的肥胖患儿肥胖程度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其中58.02%患儿体重基本正常(含超重),平均体重下降8.36%。结论单纯性肥胖患儿应用俱乐部式心理-饮食-运动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饮食干预 运动干预 单纯性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钾通道四聚化结构域15(KCTD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9941与壮族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对200名柳州某区小学学龄前儿童(年龄均小于7岁)分别检测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利用SNaPshot技术分析10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和10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KCTD1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状况。结果肥胖组和健康对照组KCTD15基因T/T型、T/C型及C/C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7%、34.6%、4.7%和55.4%、39.6%、5.0%,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0%、22.0%和75.2%、24.8%,C等位基因的OR值为1.169,95%的可信区间为0.742-1.842。两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体重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组中各基因型间体重指数水平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其等位基因在两种人群中的分布符合遗传平衡,说明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而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所收集的肥胖组与对照组样本中分布未见显著异常。结论KCTD15基因rs29941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壮族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无相关性。

  • 标签: 含钾通道四聚化结构域15 基因多态性 单纯性肥胖 壮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的效果,并比较肥胖和正常体重的T2DM患者疗效的差别。方法对43名合并肥胖的T2DM患者(OB组)和41名体重正常的T2DM患者(NW组)用CSII胰岛素强化治疗14d。治疗前和治疗第15天分别进行OGTT(OGTT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PG)、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分泌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两组均HOMA-IR降低,HOMA-β、△I30/△G30、△I120/△G120以及AUCins明显升高(P<0.01或P<0.05);(2)OB组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指标改善比NW组更明显(与NW组相比,P<0.05),BMI的增加幅度与NW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可明显改善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B细胞功能,且没有过多地增加体重。

  • 标签: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肥胖 糖尿病 2 &beta 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