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为研究组,以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为研究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点。结果研究组胸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心律失常及休克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病情重,死亡率高,只有充分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加强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才能提高患者疗效。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前壁心梗6例,下后壁心梗2例;超声心动图显示6例穿孔部位在室间隔近心尖部,2例在室间隔基底部,穿孔直径为5~23mm;3例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其中2例在此基础上行介入室缺封堵术,1例在IABP支持下于发病4周后至胸外科成功行室间隔穿孔修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室壁瘤切除术;此3例患者至今仍存活;保守治疗的患者全部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少见,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介入治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程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结果通过实施舒适护理,所以患者均有效地缓解患病过程中的心理、生理、不适及胸痛、排便等护理问题。结论舒适护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实行舒适护理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静息状态心室控制率基本维持在80/min,平均心室控制率为77/min。结论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药治疗可通过减少突发性和非突发性心脏死亡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为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探讨性分析其心电图的表现。方法在我院心电图室选取8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有以昏厥、脑卒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心肌梗死,有以头痛、牙痛、咽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低血压、头晕、皮肤湿冷等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等;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出现的异常Q波,心内膜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非Q波型,心电图无特异改变的小灶性或微灶性心肌梗死,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表现出的伪正常变化等。结论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进行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结合心肌酶谱、心脏多普勒超声等多种检测手段,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 标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40名急性右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者运用静脉溶栓治疗。并对诊断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治疗效果、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以及血管再通、不良并发症比较。结果经过皮冠脉介入治疗与溶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成功完成血管再通18例,对照组13例,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右心室舒张早期右室等容舒张时间(IRT),E峰减速时间(DT),最大流速(E),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数据均较对照组要高;不良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1.11%)比对照组(30.77%)明显较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经过诊断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相比于溶栓治疗疗效较优,促进血管再通,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以及继续深入研究。

  • 标签: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酸碱平衡及血气变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气参数与酸碱失衡类型。结果51.3%PaO2在80mmHg以下,15.0%在60mmHg以下;37.5%pH在7.35以下,17.5%pH值在7.45以上,32.5%K+在3.5mmol/L以下,85.0%出现类型不一的酸碱平衡;20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12例呼酸并代酸,5例呼碱并代酸,3例单纯代酸。65.0%治愈,35.0%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出现酸碱平衡或者低氧血症,若有心源性休克伴随症则通常也会伴随代酸,若患者出现呼酸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则提示病情在恶化,需予以高度关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气变化 酸碱失衡
  • 简介:摘要目的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和观察要点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预防并发症,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极为重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病情观察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时实施静脉溶栓已成为有效的抢救措施之一。溶栓治疗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濒死的心肌组织,缩小梗死面积,维持心肌功能1。我科选用瑞体普酶静脉推注溶栓,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细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并发症少,费用低,适用于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治疗。现将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效果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各环节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分别为5.6%、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25.6%(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75.6%(P<0.05)。结论AM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管理干预后,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全程优化管理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老年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患者,并且他们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异,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因素为过量吸烟、饮酒、疲劳、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等。以急性“前壁”和“下壁”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为主要类型。结论根据不同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特点,早期做出诊断和合理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