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

王永芳

王永芳

(新疆省鄯善县人民医院新疆鄯善838200)

【摘要】目的: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和观察要点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预防并发症,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极为重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观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336-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内科危急症之一,它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发病急骤病情险恶,常并发心律失常,心衰,休克、死亡率较高,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正确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现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50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男性32人,女性18人,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32岁,平均在50岁,死亡3例,47例痊愈出院。

1.病情观察

1.1先兆: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胸闷气短,心悸烦躁,心绞痛等症状,心绞痛发作时疼痛时间持续较长。面色苍白,疼痛时有大汗,恶心,或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压大幅度波动。心电图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及时处理先兆症状,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1.2症状:

1.2.1疼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一般表现为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患者伴烦躁、恐惧有濒死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较重。

1.2.2全身症状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体温在38℃左右,持续一周左右。

1.2.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及上腹胀痛。

1.2.4心律失常:极常见,可达70~95%的病人。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后1周内,以24小时内最多见,为急性期心肌梗死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尤其是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1.2.5心力衰竭:主要是左心衰竭,病人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咳嗽、咳血、紫绀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争取抢救时间。

1.2.6休克:休克多出现在发病后的早期,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尿少、神志恍惚,甚至昏迷。

2.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迅速,随时可以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和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首先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静脉通畅,对心肌梗死的患者是很重要的一环。密切观察心电、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监护监测并做好记录。

2.2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1~2周,有并发症者可延长卧床时间。病情趋向稳定可在床上轻微活动,有条件者应将患者置于监护室,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次数,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2.3吸氧:吸氧是治疗心肌梗死重要措施,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最初给氧5~6L/min。患者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后,氧流量改为3~4L/min。

2.4饮食护理:因病人心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加上绝对卧床,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降低,饮食上给予低脂低盐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佳,少食多餐,忌过食过量而增加心脏负担。

2.5排便护理:患者由于不习惯卧床排便或进食量减少而发生便秘,避免用力不当,可导致心衰,严重的可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因此在急性期内适当给与缓泻剂,必要时给与低压清洁灌肠协助排便。所以要说服患者在床上排便。

2.6心理护理:心肌梗死发病突然,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加上频繁而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有濒死感,护士应耐心,解释病情安慰患者,向病人讲述抢救治疗成功的典型病例,消除病人的焦虑和心理压力,使患者情绪稳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这样可缩短住院的日期,有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复。

3.体会

3.1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操作抢救技术。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变化快,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做好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巡视病房,观察神志变化及出入量,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动作要快,处理要稳,严格交接班,并且做好各种记录。

3.2心肌梗死病人在渡过危险期后,却忽视了病人恢复期及出院前的心理护理,如病人情绪激动及过度疲劳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增高致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加,导致梗塞面积增大,心绞痛发作,诱发心律失常,病情恶化,甚至猝死。护士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主动与患者交谈,根据他们的病情和恢复期的情况做好出院指导,避免情绪激动和劳累,给与鼓励支持,使患者树立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

3.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这样可缩短住院的日期,有利于早日康复,使患者身心健康地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胡明富.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J].中国临床医药学与卫生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6月8日.

[2]鲁广肃,金刚,金玉玲.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1):984—985.

[3]张亚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24):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