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的疗效确切,可减轻疼痛和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以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在2020.1~2022.1中选出76例,再按治疗方案分组,得到对照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观察组(大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各38例,观其手术基本情况,比较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用时更短、出血量与切口数较少、术后下床与出院时间更短且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V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大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患者于术后可迅速恢复,症状有明显改善。

  • 标签: 大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 大隐静脉曲张 症状改善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和推拿按摩方法治疗非骨折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治愈率。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选自本院接收的非骨折踝关节损伤患者中,7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失时间、正常行走时间以及临床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正常行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和推拿按摩方法治疗非骨折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可观,具有广泛推广实施的价值。

  • 标签: 针灸 推拿按摩 非骨折性踝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施行超前护理模式对压力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n=50)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50)施行超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Branden评分、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Branden评分较参照组更高,且压力损伤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施行超前护理模式可预防压力损伤发生,减少并发症风险,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前护理模式 全髋关节置换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与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阴道超声及联合检查。比较分析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的效果。结果与单纯腹部、阴道超声检查相比,联合检查对前置胎盘、切口妊娠、异位妊娠、胚胎停止发育、急性盆腔炎等检出率明显更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急腹症确诊率方面,腹部超声为72.5%(116/160)、阴道超声为86.25%(138/160)、联合检查为93.75%(150/160),与单一检查相比,联合检查确诊率更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与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妇产科急腹症具有较高确诊率,且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便等优势,同时可对不同急腹症进行有效鉴别,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急腹症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62例急腹症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62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急腹症患者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能够显著提升诊断准确,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 急腹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将针对临床宫外孕情况借助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明确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院内收治的共计100名宫外孕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在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两年时间内,按是否应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为差异性和数字随机表法为基础,将其分作两组,各包含50名宫外孕病患,所有病患给予腹部超声进行检查诊断,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阴道超声进行合并检查诊断工作,之后对比不同的指标数据,主要指标为病患的宫外孕检出率以及胎芽,胎心,盆腔积液,假孕囊的检查率。本次应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 SS20.0,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宫外孕病患给予差异性超声检查诊断后的详细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处,数据比对可以看出,均是应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展开检查诊断的观察组50名病患数据占优势对比检出率;胎芽,胎心,盆腔积液,假孕囊方面的数据明显优于应用单一腹部超声展开检查诊断的对照组50名病患数据,有差异并且有较明显的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前实践研究以及本次检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宫外孕病患而言,借助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展开联合检查诊断的方法,检出率及准确率更高,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期间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 诊断宫外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增强CT放射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效果。方法:2020.05~2023.05,录入50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均经由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患者行常规CT、增强CT放射诊断,将所获取的数据录入参照组、试验组。评价增强CT放射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诊断正确率比参照组高,种植灶相关数值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增强CT放射诊断的应用,利于提高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的准确,从而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诊断 增强CT放射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肛裂的治疗价值。方法以我院70例肛裂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n=35,肛裂切除术),观察组(n=35,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裂患者采用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肛裂 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踝关节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8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表现为踝关节骨折,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40),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n=4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骨折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患者77.50%(优20例,良11例)高于对照组患者60.00%(优14例,良10例),(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上,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患者骨折恢复快的优势,值得应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空心螺钉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致2013年收治的86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予以交锁髓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踝关节康复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呈现大幅提升趋势;实验组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骨折较钢板螺钉内固定具有明显优势,显著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使得患者踝关节功能获得明显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胫骨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固定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以及外周超声联合应用对外周血管源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疑为外周血管源心脏病的73例患者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和外周超声检查,参照MRI、CTA或病理诊断结果,统计并比较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单一应用和与腹部、外周超声联合应用的疾病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研究对象中,最终确诊为外周血管源心脏病的患者共59例,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外周超声诊断外周血管源心脏病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较超声心动图高,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均显示P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腹部超声 外周超声 外周血管源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查对儿童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肝、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肝患儿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全血和分离血清,检测儿童群体炎症标志物(CRP、ESR)、肝功能标志物(TBIL、DBIL、ALT)和心肌标志物(LDH、AST、CK-MB)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生化检查 儿童支原体肺炎 肝病 心肌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负压在老年3-4期压力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损伤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湿换药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改良负压实施换药。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USH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以及WBC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比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3-4期压力损伤患者进行湿换药的基础上结合改良负压换药的效果较好,可以减少患者伤口的面积,降低患者换药的次数,该换药模式值得社会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改良负压 老年3-4期压力性损伤 湿性换药。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镇静镇痛及针对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 ICU重症脑损伤患者 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是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12月。以入院编号为准,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45例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 45例实验组施以镇静镇痛及针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住 ICU时间更短,护理后的睡眠质量和 VAS评分更低,差异显著 (P<0.05)。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 (0%)低于对照组 (11.6%),护理满意率 (97.7%)高于对照组 (83.7%),差异显著 (P<0.05)。结论:针对 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实施镇静镇痛及针对护理能降低死亡率、缩短住 ICU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和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重症脑损伤 镇静镇痛 针对性护理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