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医患矛盾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成为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课题。从中西方叙事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叙事医学在构建新型医患关系进程中的作用,明确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叙事能力,完善中医平行病历以及提升医护工作者的医德、医术在医患良性互动中的作用,为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新型医患关系 叙事医学 人文关怀 平行病历
  • 简介:作者简介管有林(1968-),男、汉、籍贯江西省宜春樟树市、本科、儿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危重症。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0例脓毒症患儿进行血糖监测,分为应激性高血糖(SHG)组和无应激性血糖(NSHG)组,同时对各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分析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50例脓毒症患儿中,死亡43例,存活107例。SHG组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NSHG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糖与疾病危险程度、器官功能障碍数目呈正相关,血糖越高、预后越差。动态观察血糖变化是掌握病情程度,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脓毒症 血糖水平 预后 儿童
  • 简介:医易源同而理合,笔者以类比为法,以易卦为纲,将脏腑、经络、九窍、体部的属性作一初步分析,进一步加深对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的认识。乾:乾为金,性刚健,为阳之首。元气为一身阳气之主,运行不息,天行之健,助肾摄纳,则清气入肺而有根,宗气不涣散,出

  • 标签: 周易 中医 经脏体部 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更好处理基层医院外科病房护患关系的措施,并分析护患关系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永嘉县10所基层医院为调研点,选择2014年1-6月在10所医院外科病房进行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期间医院外科病房的150例作为干预组,并随机抽取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护理人员8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干预组在一系列改善护患关系的措施下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互评结果。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满意度互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互评满意度干预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实行一系列改善护患关系的措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的相互满意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实施改善基层医院外科病房护患关系的措施是切实可行。

  • 标签: 基层医院 外科病房 护患关系 改善 应用
  • 简介:胆固醇结石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常见疾病,肝脏胆固醇代谢异常引起的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首要原因,胆固醇结石的成因极其复杂,肝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遗传因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胆固醇结石与肝脏基因表达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胆固醇结石 肝脏 基因
  • 简介:明代至清代中前期,由于医药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医患关系也呈现复杂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在明清小说中有比较广泛而细致的描写。明清医患关系的社会影响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分析:官府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医生对医惠关系的影响、病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宗教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和传统社会医疗观念对医患关系的社会控制的影响。明清医患关系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印证或者隐喻了社会关系的的演变,对改善当代医患关系有重要启示。

  • 标签: 明清小说 医患关系 社会影响
  • 简介:目的:综述运气学说与疫病关系的现代研究文献。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运气与疫病关系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类,分析与总结。结果:通过综述发现,五运六气与疫病的发生发展与流行存在关联性,并且绝大部分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验证阶段,突出的表现为运用运气理论对已经发生的某疫病进行“天候——病候”相关性分析。运气理论的重新受到重视开始于SARS的流行和部分地区中医治疗SARS的卓有成效。结论:中医运气学说在疫病预测方面有独到之处,深入研究运气理论有利于更好地防治疫病,尤其在指导用药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提高疫病的临床治愈率。

  • 标签: 五运六气 疫病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对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心衰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查阅中医文献及临床观察报告,阐述益气活血类中药改善心衰病患者心功能的主要作用机制。以期从新的视角研究益气活血类中药对心衰病的治疗,为中医药在心衰病的治疗研究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心衰病 益气活血药 作用机制 综述 怔忡 水肿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尿路刺激症状,尿线变细、尿流中断、进行性排尿困难的梗阻症状,其症状严重影响中老年男性的生命质量,给患者本人和家庭带来生活压力及负担。本文结合近10年国内外文献,从BPH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BPH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病因 发病机制
  • 简介:隔物灸作为间接灸的一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中,其独特的作用方式引发了人们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度思考。从穴药结合、穴灸结合、穴药灸结合阐述其作用方式;从穴位特异性、药物的透皮性、艾灸的热辐射性分析其作用机制,凸显出该疗法穴、药、灸三位一体作用于机体发挥效应的优势所在。

  • 标签: 隔物灸 穴位 药物 热辐射
  • 简介:目的:浅析我国举证倒置保护机制下的医护人员责任。方法:对全国8家医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使用SPSS19.0对收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分析,受访者对举证责任倒置看法不一。结论:医患关系紧张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巨大影响,完善举证责任倒置这项政策的实施,对改善医护人员保护机制有重大作用。

  • 标签: 举证倒置 保护机制 医护人员责任 探析
  • 简介:从分析医疗服务市场及医疗保险市场特性出发,说明在不对称信息下必须采取监督措施。通过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比较监督患者的补需方方式和监督医院的补供方方式,分析表明,监督医院的补供方方式能有效的抑制医疗服务的过度消费,保障医患保三方的利益,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 标签: 医疗保险补偿机制 系统动力学 医疗服务
  • 简介: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中风后老年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并探讨其基于脑脊液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住我科的诊断为"中风"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2组均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注射醒脑静注射液20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治疗后1d及治疗后3、7d使用恢复质量评估(PhysicianQualityReportingSystem,PQRS)量表新认知评价体系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1)、2个月(T2)、3个月(T3)和4个月(T4)不同时间点脑脊液中PI3K、AKT、pAKT、Bcl、Bax的浓度。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认知功能均出现降低,对照组变化较治疗组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7d的MMSE评分恢复正常,而PQRS评分则显示患者仍存在认知功能缺损。2)PQRS评分显示,对照组治疗后发生OCD15例(33.3%),治疗组治疗发生OCD9例(20%);MMSE评分显示,对照组治疗后发生OCD15例(33.3%),治疗组治疗后发生OCD9例(20%)。PQRS评分显示OCD发生率明显高于MMSE评分(P〈0.05)。3)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T0相比,2组T1、T2、T3及T4时间点PI3K、pAKT、bcl水平明显降低,而bax水平明显升高,其中各时间点对照组各标志性蛋白水平变化的趋势较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醒脑静对老年中风患者中风后认知功能的恢复作用显著,此机制可能与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的标志性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标签: 醒脑静 认知功能 中风 PI3K/AKT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