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后路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16例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的患者使用椎弓钉棒系统后路固定治疗,采用统计学方法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的患者其胸腰椎受损伤部位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椎关节面积相对于手术前来说明显增加,Cobb’s角明显降低,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重塑脊柱的稳定性,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后路固定 胸腰椎 骨折脱位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了102例X线平片不能确诊的或者显示不明显的肋骨骨折病例,因一些特殊原因这些病例需要进一步确诊,基于此原因,我们进一步进行了X线断层融合技术的扫描以及重建性处理,在扫描范围内得到连续的断层图像。为更好的说明问题,其中的48例也同时应用了胸部CT扫描在结合三维重建技术作为对照组。结果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扫描所重新建立的图像均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肋骨的结构,其检出率可达到96.4%。结论在肋骨骨的折诊断中,DTS技术基本可以做到代替X线平片和CT扫描技术,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断层融合 肋骨骨折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的手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21例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21例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2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在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25.5±102.6)毫升,无脑脊液漏发生,无错误定位发生,无感染发生,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在Ⅰ期愈合,经随访6个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进行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患者在手术中的良好的护理配合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可显著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手术中舒适程度。

  • 标签: 经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隙植骨融合术 术中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关节融合术治疗成人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25例(38足)作为研究对象,行跟骰、距舟与跟距关节三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畸形进行矫正,恢复足部外形,辅以胫前肌腱移位与跟腱延长帮助肌力恢复平衡,预防畸形复发,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行1-3年跟踪随访,患者骨性愈合时间为8-12周,术后无患者出现切口发生感染,未出现舟骨、距骨坏死,未发生过度矫正;11足达到优,22足达到良,4足达到可,1足为差,优良率为97.37%。结论通过采用三关节融合术治疗成人马蹄内翻足,有助于恢复患足外形,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成人马蹄内翻足 三关节融合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进行腰痛VAS及腰腿痛评分,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8个月~3年),末次随访时进行VAS评分及腰腿痛评分,通过配对比较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VAS及腰腿痛功能评分。结果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腰腿痛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下肢功能明显改善,(P<0.05)。本组22例获得优良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4.6%。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治疗方式,手术疗效明确。术中操作轻柔、仔细,避免医源性损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高位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诊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GSS固定减压后外侧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31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GSS(GeneralSpinalSystem)固定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6至39月,平均17月随访,疗效优者17例,良9,可4例,差1例。优良率83.8%。结论GSS固定髓核摘除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 标签: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GSS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且获1.5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退行性不稳患者47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TLIF结合PLIF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5-69岁,平均58.3岁,病程2个月-15年,不稳节段,单节段33例,L4/L5/S1双节段9例,L2/L3/L4/L5,L3/L4/L5/S1三节段各2例,L1/L2/L3/L4/L5四节段1例。对有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的节段行PLIF手术,对没有椎管狭窄的节段保留棘上,棘间韧带及椎板的完整性,行TLIF手术,对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椎体融合率及退行性侧弯的矫正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全部47例均获随访,时间1-4年,平均18个月。按照JOA下腰痛29分法评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功能等方向)评估临床疗效,由术前平均(11.7±6.5)分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2.7±11.6)分,其中优3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占95.7%。结论在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治疗中,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临床疗效好,椎间融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办法。

  • 标签: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不稳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临床传统手术治疗(A组)30例和改良后路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B组)30例A组采用临床传统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改良后路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A组70.0%(χ2=3.86,P<0.05);B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A组(χ2=3.78,χ2=3.8547,P均<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后路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改良后路稚间融合术(PLIF)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数据指导下医养融合模式中老年跌倒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对医养融合机构200例入住老人采用分组法对照研究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及护理。结果 通过老年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降低了老年人跌倒发生,提高了照护质量,护理投诉下降;护患关系得到了改善;老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 标签: 老年人 跌倒评估 生活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需要以产教融合为背景,以课程为载体,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着力培养适应性强、符合社会需求、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课程思政内涵里包含文化育人,而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因此,本文以《中医养生》课程为例,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 标签: 产教融合 课程思政 中医养生
  • 简介:【摘要】概括来说,将药品销售和互联网融合就是指将药品行业与互联网结合,体现了传统线下模式的巨大变革,让互联网成为随处可见的商业体。通过传统的药品销售和互联网重构,来实现业务创新、商业创新,在改造药品产业的同时,有效提高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互联网将会深层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传统零售卖场的经营方式,成为互联网生态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互联网为主导的药品产业也会迎来蓬勃升起。企业在与互联网融合的背景下,更需要抓住机遇,享受政策红利,挖掘潜在的市场机会。

  • 标签: 药品销售 互联网 市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隔姜灸疗法对后路腰椎椎间盘融合术(PLIF)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1年3月-2023年6月,笔者对68例行PLI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隔姜灸组(n=34),前者予常规围术期胃肠道管理方案,后者则在前者基础加予隔姜灸疗法,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作比,隔姜灸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结论 隔姜灸可以加快PLIF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隔姜灸 腰椎椎间盘融合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单位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旨在提高单位凝聚力和工作效率,推动创新发展,降低风险与挑战,为单位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思想政治工作 单位 高质量发展 深度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椎间融合术,为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椎弓根螺钉和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手术前,两组患者的VAS、ODI及JOA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骨性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感染、神经功能损伤或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用椎弓根螺钉和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内窥镜手术和腰椎融合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别,以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142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4名,进行腰椎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68名。比较二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中的差别。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腰腿痛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9月的ODI、VAS、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要优于腰椎融合术,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临床优势。

  • 标签: 内镜手术 腰椎融合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精益管理在促进学科融合病房护理团队建设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选取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实验组,使用精益管理。结果实验组有135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有55例患者表示满意,有10例患者表示不满意。对照组中有90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有70例患者表示满意,有4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特护一级的合格率为96.00%,对照组的特护一级的合格率为94.00%,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有1例患者出现压疮。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有2例患者出现压疮,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精益管理,可以促进学科融合病房对的护理团队建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特护一级合格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精益管理 学科融合病房 护理团队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棘突间有限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间同种异体骨有限植入术治疗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腿痛患者。对植骨融合率、JOA评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手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明显好于手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OA评分改善率为62.3%。术后摄片侧位片提示,18例植骨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0%。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间同种异体骨有限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棘突间 植骨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