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历资料患者,女,22岁,体重65kg,以G1P0,孕40周头位入院待产,因胎儿宫内窘迫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各项检查正常,ASAⅠ级,心肺听诊无异常.既往史无特殊.入手术室测BP120/80mmHg,HR92次/分,SPO298%,心电图窦性心率.开放静脉通道,左侧卧位,L2~3棘突间隙进针穿刺成功,蛛网膜下腔给药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ml,向头侧置管3.5cm,麻醉成功后平卧位.5分钟后BP80/40mmHg,测麻醉平面T4~S2,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给予麻黄碱15mg静注,吸氧.5分钟后血压继续下降,考虑椎管内麻醉并发急性低血压,给予间羟胺5mg静注(未经稀释).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间羟胺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急性低血压 房颤 诱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护理体会。方法DSA引导下,经动脉途径插管使用球囊或弹簧圈行颈内动脉海绵窦栓塞,治疗。结果27例治疗后出院;1例术后发生穿刺点出血,经及时处理后血肿吸收;1例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及时处理后完全康复。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术后穿刺点出血,神经功能障碍是主要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症,及时进行治疗。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瘘 球囊 弹簧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欲实施椎管内麻醉下肢手术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进行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仅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椎管内麻醉操作中,一次性成功率高,心态平和,血压和脉搏变化不大,手术中寒颤等并发症发生率少,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结论细节护理能明显改善医患关系,提高麻醉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细节护理 椎管内麻醉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例产科DIC的病因、探讨诊断标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科DIC与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羊水栓塞、重度肝炎等因素相关。结论重视高危孕产妇的管理,重度子痫前期的监护和治疗,是防治DIC的关键,早期发现DIC,积极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抢救产科DIC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重度子痫前期 产科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对医院心血管内科近1年的患者信息与总数进行排查,变化不大,然后在心血管内科去年(2016.12—2017.12)接收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进行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目的与实验方法,6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6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风险事件、医患纠纷、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比实验组高出6.68%(7.87),医患纠纷事件对照组比实验组多6例,满意度比实验组低15.42%,P值<0.03。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医院风险事件发生,缓和医患关系,患者住院满意率得到提升,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风险管理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患有该疾病的患者都是高危患者,其基本特点就是复杂多变,因此,需要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老年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进行提升,以便可以更好的提供护理服务,增加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预防并发症和医疗事故出现。

  • 标签: 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老年人
  • 简介:摘要评估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问题,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加强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老年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椎管内肿瘤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手术治疗均成功,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对于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情况更为严重,随时有可能因为突发性事件使得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为此,需要安排综合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适当干预,并且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做好应急预案,避免意外事故和突发性事件影响到临床护理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且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进而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质量 用药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进一步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得到更加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更充分的满足患者的内在需求,提升生活质量,因此这种方法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心血管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做好病发症的预防,完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一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护理、宣教,同时做好病发症的预防。结果经过积极治疗护理,对症处理,患者对该病相关知识已了解,同时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加强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积极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护理 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究护理质量管理和用药安全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果。方法: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病患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性的分组方式,将这60例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30例/组。在对住院病患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向实验组病患施加实验干预,对这30例实验组的心血管病患采用护理管理和用药安全管理,同时另外30例参照组的在护理和用药过程中,不施加任何干预。对比两组病例中违规病例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病例违规病例发生率和满意度的各项指标,得到相应的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病患,违规病例发生率更低且同时对我院的服务满意率也更高。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质量管理 用药安全管理 违规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护理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随着工作压力的逐渐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与日俱增,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来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融入风险管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求找到最佳的应对措施。因此,本实验选取了2020年4月~2021年4月来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且每组共有患者60例,然后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来获取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最终通过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有效对比,来评定最终的护理治疗效果。而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更高一些,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说明,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来说,融入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从而在此基础上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脉瘤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内容,并对其实践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抽选出44名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4月~2020年11月,依据双盲法内容将其划分至X组(观察组)与Y组(对照组),每22名患者被划分至一组。本次研究Y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内容,X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内容;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栓塞治疗工作内容。将X组与Y组患者并发症以及疗效表现进行比较。结果:X组中疗效表现属于总有效范围的患者有21名,在该组中的占比表现为95.45%;护理期间共有1名患者并发其余疾病,在该组中的占比表现为4.55%,均优于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管内栓塞治疗 实践价值 颅内动脉瘤患者 人性化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护理体会 。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21.04月至2023.04月到医院诊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选对象共8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常规护理,n=42)与研究组(血管内介入治疗+综合护理,n=42)。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在心率与肺动脉压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综合护理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效果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 综合护理 肺动脉压
  • 简介:摘要:在儿童心血管内科领域,用药安全管理是保障治疗效果与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心血管用药的安全性问题,分析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通过深入研究儿童用药特点和常见错误,我们期望为临床提供指导建议,提高用药安全,优化治疗效果,最终推动儿童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现代化和标准化。

  • 标签: 儿童 心血管内科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样本是来自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患有心血管内科感染的患者80例,按照平均随机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0例,治疗效果对照组40例,通过实验对照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期内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了所有患者在院治疗过程的临床症状,通过医学相关指标对所有患者的病情分类为泌尿系统感染12例,上下呼吸道感染分别为23和2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4例,其余患者为胃肠道感染。通过两组患者的采集数据可以看出,患者的心功能与上述合并症的多少、住院时间长短、抑酸剂的用量大小、侵袭性操作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可比性,符合统计学中的差异水平特征。患者的平均感染水平普遍高于我院的感染度,达到了7.25%。结论要重点观察患有合并症的患者,仔细了解医院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精确度,同时医师应该按照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指导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感染患者 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