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都安瑶族自治有30个乡(镇),370个村公所,88.9万人,是一个以瑶族为主体民族,同时有汉、壮、苗、仫佬等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都安县地区,石山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0%,土地资源十分有限,1986年,全县人均耕地只有0.87亩,是一个“九分石头一分土”的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发展生产困难,1986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23元,口粮238斤。其中特别贫困户16025户,19.19万人,占全县农业总人

  • 标签: 石山地区 都安瑶族自治县 新路子 脱贫致富 都安县 经济效益
  • 简介:本文以对内蒙古自治区一个蒙古聚居的半农半牧村落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蒙古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访谈和观察所获得的资料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土地数量、户主教育水平、劳动力人口和生产性投资等因素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家庭经济多元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蒙古族 农村家庭 经济状况 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
  • 简介:将我国正在实施的精准扶贫从政府政策主张转化为国家法律制度,是一项迫切而又现实的立法课题。本文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为例,就该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的最低生活保障这一主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法律规制的方法,即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的路径选择——政策抑或法律,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律规范——实体规范抑或程序规范,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的救济手段一一行政抑或司法。

  • 标签: 精准扶贫 路径选择 法律规范 救济手段 文明 疏解
  • 简介:通过对广西富川瑶族自治F寨过山瑶刀耕火种的混农林业的考察,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了这种耕作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生态补救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过山瑶在人工营林中,针对不同的林地采取小面积分散地开垦,坚持最小改动的原则,采取浅坑堆土定植幼苗、林地间种经济植物和其他农作物、间伐代抚的操作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地表土壤的原有结构,实现生态补救,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系统维护相兼容的目的。这种生计方式包含了瑶族人民朴素的生态智慧,并非所谓的破坏生态环境,在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有着借鉴价值。

  • 标签: 过山瑶 人工营林 生态人类学 水土保持
  • 简介: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新一轮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贫困人口收入低.易地移民搬迁任务重,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还面临着贫困人口指标层层分解与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脱贫攻坚项目实施资金投入刚性需求与扶贫资金投入供给能力不足、产业扶贫项目脱贫效应的时滞性与年度脱贫目标要求短期性、贫困农村“空心化”与脱贫任务艰巨性等突出矛盾。为此,要抓紧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建立以目标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改革精准脱贫成效的考核办法,切实加强贫困村扶贫治理能力建设,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精准脱贫 难点与对策 个案分析
  • 简介:宗教场所、神祗与偶像、仪式都是宗教性信仰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些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其信仰的宗教属性和特点,而且可以揭示其社会文化内涵,以及信众的民族性格。

  • 标签: 汉族 宗教信仰 民间信仰 文化内涵
  • 简介:青海多民族聚居,是民族工作大省,全省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总面积的98%,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7%。针对青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大通、民和回族土族自治成立于1986年。过去的30年,是大通、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的30年,是两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30年。大通和民和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实践,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实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族地区的光辉实践。

  • 标签: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和谐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方志,乃经世致用之书.中国方志事业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是体现方志事业成果的志书对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功用,这种功用的大小决定于志书编纂者对当地地情的研究状况及其记述水平.一部成功的志书,最大的成功之处说到底是它有较强的资政功能.

  • 标签: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 地方志 王胜兵 沙砚勤 体例结构
  • 简介:县志的编纂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编修之前要先编好凡例,收集资料是修志的基础,编辑大纲是修志的关键,在编辑中不断提高认识,不断修改,初稿完成后要广泛听取意见,在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修改,在修改上下工夫,这样才能提高志书质量。

  • 标签: 县志 凡例 大纲 资料
  • 简介:张家川回族自治是我国回族人口最多的自治,清真寺是当地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其和谐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张家川在和谐清真寺建设中,通过加强寺管会班子建设、"三联三引三助"等一系列举措,使得张家川的宗教生态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保障和推助作用。张家川创建和谐清真寺活动取得的基本经验,对于其他民族地区也很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民族地区 宗教场所 和谐清真寺建设 张家川
  • 简介:"十一五"以来,互助土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 标签: 互助土族自治县经济社会 发展素描 发展美好
  • 简介:行政执行是整个行政运行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自治级政府政策执行必然会受到来自政治系统内外的各种政治与行政权力和社会力量的监督和约束。在现行的体制下,当前自治级监督机关在人事、财政、福利等方面与执行机关有着密切的利益依附关系,难以有效地对政府行政执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为此,有必要通过相关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安排以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灵活的自治级政府行政执行监督机制,从而更好地对政府执行进行监督与制约。

  • 标签: 自治县政府 行政执行 过程 监督
  • 简介:《峨山彝族自治志》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这部包罗宏富、卷帙浩繁的志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体例严谨,印刷精美,堪称上乘之作。这部志书在大量搜集资料,反复核实,认真整理的基础上,本着贯通古今,详今略古,实事求是的原则,把记述的重点放在当代,从纵横两个方面记述了峨山彝族自治的自然和历史沿革,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生活习俗、民情民风、文化教育与宗教信仰,又把重点放在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峨山彝族自治建立以来的发展变化,鲜明地突出了民族自治的民族特色。全书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规定的基本体例,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以志为主,各志又以类叙事,横排竖写。

  • 标签: 民族特色 《峨山彝族自治县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云南
  • 简介:<正>《内蒙古自治区史》是第一部全面叙述和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历史的专著,由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郝维民教授主编。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根据,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系统地叙述和分析了

  • 标签: 内蒙古大学 自治区 出版发行 毛泽东思想 历史问题 近现代史
  • 简介:基础教育实行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大量的实践表明,当一类教育已经或即将进入普及阶段后,要加快普及进程,必须实行均衡发展方略。可以说,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推动基础教育实现普及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略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我国自1985年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到2000年,

  • 标签: 教育均衡发展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天祝藏族自治县 甘肃省 调查 教育改革与发展
  • 简介:俄罗斯与中国新疆布尔津"凭"水相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82年(清光绪八年)。额尔齐斯河在阿勒泰地区境内的干流总长593米,其与支流布尔津河交汇处以下162千米水路有较悠久的航运历史。这段水路航运开辟的文字始见于清朝末年。《新疆图

  • 标签: 俄罗斯族 发展历程 布尔津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