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2003年.自治区审计厅对全区截止2002年末扶贫贴息贷款投放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农业银行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缺乏审慎评估,盲目发放贷款和隐瞒不良资产等问题,并提出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审计建议。

  • 标签: 审计建议 农业银行 分行 宁夏 贷款投放 管理情况
  • 简介:2018年11月22日,由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协办的2018年农业财务人员知识竞赛决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知识竞赛活动自2018年5月启动以来,已成功进行了书面答题和网络答题环节.

  • 标签: 财务人员 知识竞赛
  • 简介:A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部门审计对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审计。农业开发部门是农业开发项目的管理部门,对项目单位立项、申报、可行性研究及方案的设计、资金指标下达和项目管理等每个环节,都要参与并决策,严格把关。因此,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应主要审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是否符合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任务要求;是否按照工作规程的要求建立项目库、立项、申报、审批;可行性报告是否由具应资质的单位编制或组织有关专家评审,有无缺乏充分的可行性论证而使决策失误或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内容、

  • 标签: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 农业开发项目 项目管理 项目单位 决策失误 部门审计
  • 简介:近年来.我们四川省结合农业与资源环保专项资金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积极探索效益审计,已取得显著成效。同顾审计历程,我们深感要进一步深化此项效益审计.就必须坚持依法审计,努力做好有关各项工作.并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 标签: 资金效益审计 专项资金 环保 资源 农业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 简介:在今年开展效益审计中,我们把原州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审计作为突破口,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经审计和审计调查核实,2004至2006年度,原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组织实施的庙台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等一系列小流域治理项目,两年累计投资1.07亿元,共完成小流域治理项目51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平方公里,建设旱作基本农田17万亩,造林33万亩,种草27万亩,建设乡村道路190公里,小型水保工程5880座(处、眼)。

  • 标签: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效益审计 项目支出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小流域治理 实践
  • 简介:<正>几年来,我们哈尔滨特派办按照审计署的要求和部署,连续三年对黑龙江垦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二期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到位的及时性、收支的合法性、管理的规范性、使用的效益性进行了审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开展农发资金审计的主要做法是:一、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是搞好农发资金审计的先决条件。

  • 标签: 农发资金 农业审计 专项资金审计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派办 黑龙江垦区
  • 简介:论如何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张艺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管理是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它对于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完成农业科研单位发展计划,保证预算收支指标顺利完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研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

  • 标签: 农业科研单位 预算管理 财政补助 预算编制 财务收支状况 补助经费
  • 简介:近年来,精河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进农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开辟了农业增效新途经。

  • 标签: 设施农业 农业增效 精河县 农牧业
  • 简介:管理会计领域中新兴的成本粘性研究有助于揭示成本管理这一“黑箱”。通过农业企业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生态链”视角,分析我国视域下农业类企业成本粘性的驱动因素。经过对研究现状的整合,在资源基础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统计分析,搭建起企业履行生态责任、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与成本粘性的耦合性逻辑关系,旨在辅助企业主体在进行资源配置决策时重视自然生态链上企业责任与社会生态链上的供需联系,以期为新时代下农业企业的成本管理和价值创造提供边际贡献,促使农业企业发生嬗变,也为后续相关方与成本粘性的系列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生态链 成本粘性 农业企业 驱动因素
  • 简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农业政策,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调整陕西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加大省、市(区)两级财政投资力度,增加对果业和畜牧业的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把陕西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省和实现陕西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 标签: 陕西 农业综合开发 可持续发展 农业投入 政府支持
  • 简介:农业、农村、农民领域索取,是中国农业社会的典型特征.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2004年取消除烟叶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温家宝总理宣布我国5年内取消农业税,同时对"三农"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多条途径给予扶持和资助.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是实现从"索取"到"给予"转变的标志,表明中国农业和农村一个旧的时代的结束,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只有这样来理解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实质,才能正确把握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 标签: 农业特产税 农业税 中国 农村税费 改革 农民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