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对于2003年以来伊拉克的反美活动,国内外学术界最流行的分析方法有两种:“文化分析”和利益分析。前者把美伊之间的冲突归因为文明或文化对立;后者则把美国的石油和地缘政治利益诉求作为冲突的根源。本文从萨达姆的政治遗产着眼去理解和透视伊拉克当前的反美活动,认为其本质是萨达姆政权与美国之间长期政治对抗的一种延续,虽然国际伊斯兰力量特别是基地组织的卷入使伊拉克反美抵抗运动的内涵更加复杂,但它仍然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文化或宗教性的。

  • 标签: 伊拉克 萨达姆政权 反美抵抗运动 政治遗产
  • 简介:近三年来马来西亚的政治发生很大的变化。构成国家政权基础的马来人,对本民族内部的政治多样化显得比较宽容了。事实上,从1990年大选的结果看,马来人已不再赋予执政党以在多种族体制内保护其利益的专利权。这些发展又影响到全国范围政治联盟的调整。过去33年中国家政治舞台上马来人政府与非马来人反对

  • 标签: 政治变化 政治联盟 伊斯兰党 民主行动党 国民阵线 持不同政见者
  • 简介:引言本文旨在考察1990年菲律宾的大公司,并对国内不同种族和民族的经济地位和企业活动进行分析。受考察和比较的族群包括:(1)华裔菲律宾人,即众所周知的在企业界起主导作用的族群;(2)其他菲律宾人,主要指西班牙裔菲律宾人和当地菲律宾人;(3)主要由美国人、欧洲人和日本人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外国企业界。鉴于一部分大公司属政府所有,它们将作为单独的类别来讨论。

  • 标签: 菲律宾人 华人企业 菲律宾经济 1000家大公司 种族分类 外国人
  • 简介: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台湾与越南没有建立任何关系,但自90年代初以来,双方的政治与经济关系已得到了改善.经济学家认为,台湾在越南投资的扩大对这个变化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台湾当局正在利用台湾岛的经济资源来向越南换取政治利益.在过去的10年期间,台湾在通过经济外交来发展同越南的关系方面做得相当成功.但台湾也面临着中国大陆的严峻挑战,因为后者也正在加强它与越南的关系.

  • 标签: 中国 台湾省 对外关系 越南 经济关系 贸易关系
  • 简介:地缘政治因素是二战期间制约各参战国家战略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l)二战前夕和初期,德意日和美英苏之所以能分别组成轴心国和同盟国两大战略同盟,除了国家利益一致、意识形态接近等原因外,使对手处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这一地缘政治的考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2)地缘政治因素对参加二战的各大国军事战略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南下”向英美开战,美国坚持“欧洲第一”战略,英国拖延开辟第二战场,都与其地缘政治的考虑有关。(3)美苏等大国在战争后期,根据新的力量对比,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划分了战后世界势力范围。以地缘政治因素考察各大国的外交决策,也是观察当代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

  • 标签: 地缘政治 战略抉择 苏联 法西斯 战后世界 日本
  • 简介:<正>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蜚声世界文坛的灿烂名星,印度伟大的民族主义者。他与甘地是同时代人且与甘地齐名。甘地被称为“圣雄”,他则被誉为“导师”(Guide)。尼赫鲁把甘地和泰戈尔称作是“世界最杰出的人物”。然而,人们对泰戈尔的文艺成就及其思想了解的比较多,介绍和评述的论著有如过江之鲫,而对他的丰富的政治思想却了解得甚少,这方面的著述也寥若晨星。本文正试图为弥补这一不足而作一初浅的尝试。一、泰戈尔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 标签: 泰戈尔 政治思想 印度人 印度社会 中国人民 民族主义者
  • 简介:本文通过对拉奥政府在联邦制和议会民主制下的改革策略的分析,揭示出:要成功地在现行政治体制框架下进行经济改革,政府必须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使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起同一方向的有效作用,实现国家政治与经济的良胜互动.

  • 标签: 经济改革 政府策略 印度 拉奥政府
  • 简介:印尼与马来西亚是同文同种并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国情也有许多相似之处.2004年是两国的大选年,大选后马来西亚巴达维政权稳固发展,印尼苏西洛新政府加大反贪反恐和重建经济的力度,两国将步入稳定发展时期.

  • 标签: 印尼 马来西亚 大选 政治 经济
  • 简介:东南亚是海外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全球80%的华侨华人居住在东南亚.因此,东南亚华人研究从来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是真正有所成就,作者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科研能力.该项目涉及的问题复杂,难度颇大.庄国土等著的,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的成果之一,也是福建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第一期)的成果,这是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有创建、有特色、有份量的学术专著.它的主要价值和特色是:

  • 标签: 东南亚 华侨华人 庄国土 《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 李其荣
  • 简介:清政府入主中原后,为了解决铸造钱币所需要的铜斤,一反明朝对日本实行海禁的政策,鼓励商民到日本贩运洋铜,遂使清初的中日海上贸易迅速地发展起来,即使在实行海禁以至迁海期间,中日海上贸易仍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本文拟对迁海时期以及康熙开

  • 标签: 海上贸易 日本贸易 海外贸易 对日贸易 康熙皇帝 中国商人
  • 简介: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及九五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成功召开之后,妇女问题进一步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八年来,中国政府以行动履行承诺,为实施《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作为中国最大的非政府妇女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宣传、协调优势,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在带领妇女参与发展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开展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世界妇女大会 中国 社会地位 男女平等观念 参政比例 妇女权益
  • 简介: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关系的发展,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移民问题越来越成为两国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俄地缘教训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状况,远东人口形势严峻,及中俄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都是远东地区中国移民问题产生的根源。

  • 标签: 地缘政治 中国威胁论
  • 简介:随着伊斯兰世界与美欧冲突的加剧、恐怖威胁的日益增大、中东巴以矛盾的尖锐,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文明冲突"、伊斯兰教教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伊斯兰教对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等,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 标签: 伊斯兰 国际政治 中东政治 巴基斯坦 国际关系
  • 简介:冷战后美国两党政治的一些显著变化吕其昌美国是一个实行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典型国家。今天,民主、共和两党仍垄断着美国的政治舞台,影响到美国政治的各个层面,这种情况还将长期维持下去。但是,多年来,特别是冷战之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美国两党政治的一些方...

  • 标签: 两党政治 冷战后 利益集团 联邦政府 民主党和共和党 第三党
  • 简介:印度人民党主席阿德瓦尼2005年5月30日至6月5日对巴基斯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阿德瓦尼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的言论,特别是对巴基斯坦建国者真纳的褒扬和对捣毁阿约迪亚巴布里清真寺事件的反省,在印度政坛特别是印度人民党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场政治风波不仅对印度人民党本身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给当代印度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阿德瓦尼在印度的'夙敌'巴基斯坦国土上发表如此'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的原因和动机以及这场印度人民党政治风波对印度政治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做一探讨.

  • 标签: 印度人民党 印度政治 印度教民族主义
  • 简介:伴随着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东北亚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参照国际经验,解决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区域多边能源合作机制。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看,在东北亚构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有其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 标签: 国际政治 东北亚 能源合作机制 石油
  • 简介:1998年世界政治安全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在多极化进程中,大国关系的调整进一步深化;大国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日益明显;地区冲突总数较之往年有所下降,但新发生的地区冲突明显增多。在大国关系调整及大国力量对比中,中国处于较主动和较有利地位。1998年,中国的安全环境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 标签: 世界政治 安全形势回顾 政治安全形势
  • 简介:自1847年容闽赴美以来,中国学子远赴海外求学的历史已经走过了将近160年,许多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艰苦奋斗使世人看到了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可贵精神。“中国留学生”是勤奋、刻苦以及“精英”的代名词,是响当当的“国际品牌”,他们很多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加入WTO后对国外教育的广泛放开,众多的中国家长和学子纷纷选择出国留学的道路,使中国海外留学生数量激增。据统计资料,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出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近20多年来,共有58.2万留学生赴103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然而,随着留学渠道的多样化及留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中国留学生中的存在问题也日益凸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3年中,涉及.中国海外留学生的谋杀案共12起,绑架案8起。中国海外留学生的形象也正面临危机。一些外国媒体把留学生与“垃圾”联系起来,使得多年以来的“留学精英”成了“留学垃圾”。在多伦多出版的中文报纸更以“赌博、吸毒、滥交”为题目,

  • 标签: 海外求学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学 中国留学生 出国留学生 海外留学生